西线平魔,那么德国海军和空军有类似这种的划分吗?
当时德国陆军之所以会有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划分就是希特勒想夺取陆军的控制权,毕竟德国仍旧是一个陆权国家,只有掌握陆军才能算是控制了德国的武装力量。至于德国空军,其空军总司令戈林便是希特勒的心腹,还一度被希特勒指定为帝国的继承人,德国空军已经处在希特勒绝对的控制之中了,无需再设立新的空军组织。当时德国海军在德国的武装力量是最弱的,影响力也很低,加之希特勒对于海权战略几乎是“一窍不通”,痴迷于陆权,整个二战中希特勒都对于由海军主导的作战行动都表现的非常谨慎和低迷。
从希特勒崛起到德国失败的12年里,德军陆军将领始终力图排斥来自外界的干扰,为保持其在军事领域的专业话语权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德军陆军将领一直在抵制其军队被纳粹化,但是在希特勒的各种手段下,德军的高级将领被分化最终让希特勒趁机而入夺取了军队的最高战略指挥权。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38年希特勒利用希莱姆蓄意制造的道德问题先后解除了国防部长布隆贝格和陆军总司令弗里奇,分别由凯特尔和勃劳希契代替,其中凯特尔对希特勒是言听计从,勃劳希契则表示中立,他既不亲纳粹,也不反对纳粹。
在希特勒决心用武力解决波兰时,德国陆军将领是持反对的立场的,虽然在希特勒的强令下最终还是对波兰发起了进攻,但是在波兰战役结束后的西线战事上,德军陆军将领再次站在了希特勒的对立面上,他们反对立刻对法国发起进攻,认为以当前的军事实力无法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如果不能迅速结束西线战事德国则必败无疑,他们希望通过被动的防御来迫使英法放弃武力打败德国,争取政治上的和平。而希特勒则要求立刻在西线发起进攻,赶在英法战争总动员前迅速的击败他们,掌握战略主动权。
当然了最终结果是德军在西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希特勒的决定是正确的,此后希特勒越来越对陆军的高级将领不满,认为他们未和自己站在统一的立场上,自己的战略构想无法在陆军中得到贯彻。而德国陆军是有着悠久的传统的军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彻底将其彻底改造成完全听从自己的新军,于是便想通过组建武装党卫军在分化、削弱德国国防军,随着战事的继续武装党卫军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队,达到了制衡国防军的目的。如果不是纳粹德国在短短的几年战争内就失败了的话,随着时间的继续,希特勒迟早会将党卫军扩充到可以和国防军分庭抗礼的地步,甚至会完全取代国防军,真正掌握德国所有的武装力量。正如同斯大林在苏联所做的那样,执政党在军队中必须取得绝对的领导地位,而不是职业军人。
曼施坦因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有没有获胜的机会?
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的方面来看,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从战略上讲,当时德军在43年2月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创纪录的惨败,正式宣告了德军在东线战场,乃至整个二战战场上的丧钟己经敲响,希特勒己经丧失了继续战争的物质基础,而同时期英美盟军在北非登陆,并于43年5月全歼了德意联军,下一个作战目标就是渡过地中海,兵锋直逼意大利和希特勒的命门——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
此时的曼施坦因元帅即使全歼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缩短了德军战线,也绝对难以抵挡源源开来的,兵员和装备数量远超德军的苏军战略预备队,当时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德军己经是希特勒手上最后的机动力量了,更加可怕的是,德军的汽油桶早己揭不开盖了!
而从战术的角度上讲,德军也毫无获胜的希望,这场战役的作战计划早就泄密了,苏军己在突出部地带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且由于希特勒的犹豫不决,本该在43年5月4日发动的战役,一直拖到7月5月才打响,苏军利用这段空档进一步完善了防御设施,且希特勒又否决了曼斯坦因积极防御的策略,更加大了德军的攻坚难度。
另外德军的兵力也捉襟见肘,在从西线调来大批援军后,在库尔斯克方向也仅仅拼凑了90万人,1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及强击炮,2000余架飞机,而苏军仅在突出部内的两个方面军就拥有将近140万人,近2万门火炮,3400辆坦克及自行火炮,约2200架飞机,还不包括战区后方的草原方面军!
而且苏联空军早在5、6月份就主动出击,轰炸德军各前进机场,使德军的航空兵力遭受重大损失,由于缺乏燃料及轰炸、攻击机,德军在开战前就基本失去了制空权……。
此外苏军游击队还频频袭扰德军补给线,使其后勤保障雪上加霜,曼斯坦因几乎未战先败!
德军手上唯一的王牌是新式的虎式和豹式坦克,还有裴迪南坦克歼击车,但数量极其稀少,大部分是改良过的三号四号坦克,且由于苏军的火炮几乎拥有2倍数量的优势,又是先敌开火,再加上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极大程度上抵销了作为进攻方的德军的装甲优势。
这一切都造成了曼施坦因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和克鲁格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于7月5月在库尔斯克南北两翼同时发起的攻击,尽管造成了苏军的重大伤亡,但在实力远远占优的苏军顽强阻击和反复逆袭下,攻势没几天就被遏制住了,战线分别在普罗霍夫卡和奥廖尔一线稳定了下来,至7月17日德军开始后撤,23日就恢复战前势态。
更让曼施坦因抓狂的是,美英盟军7月10日在西西里登陆,7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罗马尼亚大油田己处于盟军战略轰炸机的有效攻击范围内,希特勒随即下令中止堡垒作战,抽调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师增援凯塞琳空军元帅的地中海战区,苏军经过浴血奋战,接连收复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等战略重镇。
对曼施坦因元帅来说,这场历时53天,损失50万人,1500辆坦克,火炮3000门,飞机3700余架的库尔斯克会战本来就不该打!此役虽然歼灭了苏军90余万人的兵力,但耗光了德军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丧失了东线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请推荐一下你家乡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是哪个?
新疆,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如果你没有来过新疆 必须提上日程了 因为...... 如果没去过新疆 你不会知道什么是刚中带柔 如果没去过新疆 你更不会相信世间所有奇景都汇集于此
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一路走走停停方才能欣赏到这世间的好风光,于是就有了这些此生必走一次的公路。
独库公路——英雄之路(全长561公里)
从独山子到库车,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这条公路贯穿莽莽天山,是一条真正意义的“天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
它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沙漠中的“绿色长城”。它让死海变通途,沙漠变绿洲,是一条希望之路。它是为开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修建的一条专用通道,是一条幸福之路。
伊昭公路——天山上生死穿越(全长180公里)
美丽的雪山、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满山遍野的牛羊、还有奔腾的昭苏骏马,一路风光、一路景。
喀喇昆仑公路——用生命铺就的道路(全长1224公里)
在冰封千年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在冻土千里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之上横跨着一条绵延千里的公路线。上世纪修建喀喇昆仑公路时,中巴双方共有约700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都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喀喇昆仑公路的一段 白沙湖
新疆的公路仿佛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两边的风景就够你看上好一会儿。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收获什么美景,就是一条大写的“未完待续”。
记忆里的新疆是蓝色的。 是清到骨子里的水和永远望不穿的天——赛里木湖
记忆里的新疆是黄色的。 是那触不及的山和孤寂壮观的沙——塔克拉玛干沙漠
记忆里的新疆是绿色的。 是那永远一片生机和希望的草地——巴音布鲁克草原
记忆里的新疆是白色的。 是那被冰雪笼罩却仍够惊艳的雪——冬季喀纳斯
花期5月至6月❀ 报春花
乌孙山上有一个阿克塔斯草原,天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纯美,成片成片的紫色报春花,开遍整个草原!
在特克斯县,5A级景区喀拉峻遐迩闻名,而被当地人称作是“后花园”的阿克塔斯草原却鲜为人知。大朵蓬松的云,有白有灰,在山风的指挥下,时而聚集成一团,时而变换成各种形状,在花海中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5月的阿克塔斯草原,真是一片如梦境般的花海!
花期:5月中下至6月初 ❀ 天山红花
每到5月,新疆伊犁周边的山坡上,原野中,红艳艳的大片的“天上红花”争相开放,美不胜收,引得游人纷至而来,赏花、拍照留影。 这片烈焰的红海,就像热情的当地人,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花期:6月中下❀ 霍城薰衣草
整片遍野紫雾般的薰衣草花田,点点碎碎的紫缓缓汇成紫色的河流,那种带有蓝色的紫色织成梦幻的霓裳。 它没有玫瑰那样浓烈的情绪,也不像百合那样淡然,却怎样都抹不去优雅就像是风过后还留在心中的香。
花期:6月底至7月中旬 ❀ 昭苏油菜花
七月的伊犁属于昭苏,每年七月,到了油菜花开的时节,昭苏高原便美景不断。 广袤的绿色背景上,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向日葵花镶嵌其中,仿佛天幕上绘就的一幅巨大的油画。
花期: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 阿勒泰向日葵
如果你在七月份到了这个地方,你会看到大片大片黄洋洋的向日葵,和远处的山、蓝天上朵朵的白云,像极了宫崎骏里面的风景画。 以至于过往的人们像醉了般,不愿赶路,只想在花香中沉沉睡去。
赛里木湖,你不能错过。
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环绕,天水相映。
白哈巴,你不能错过。
在落日的傍晚和雾气的清晨,炊烟袅袅飘荡,牛羊满坡,整个村落构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一片安宁、祥和。
喀纳斯,你不能错过。
一弯深广的湖泊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依山峦岭,清波泱泱,漫长的湖面状如巨形弯月,山湖林草、物物景景组成一轴轴秀美诱人的画图。
五彩滩,你不能错过。
大风起时,五彩斑斓的岩石会发出怪异的声音,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火焰山,你不能错过。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
魔鬼城,你不能错过。
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在戈壁之上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巨大石柱并列,非常的壮观雄伟,石柱之间经常有大风呼啸,好似鬼哭狼嚎,感受恐怖独特,这也是被命名为魔鬼城的原因。
库车大峡谷 天山神秘大峡谷红褐色的山体群直插云天,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 进入谷内,在红褐色的山峦中步行,仿佛进入了一个幽静清凉的世界。
安集海大峡谷 有人说,“上帝没有带走梵高,把他留在新疆,安集海大峡谷的某个段落。” 这里不像是现实世界,更像是一幅现代派抽象画卷,站在万丈绝壁边,令人脊背发凉。
独山子大峡谷 看到独山子大峡谷,就如同看到水流与大地交锋的历史痕迹。直上直下的峭壁,如同一排排雕塑,傲然挺立。 独山子大峡谷位于独山子城南28公里处,近南北走向,谷底流水时分时合,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站在谷肩处遥望峡谷,呈现出雄浑壮阔的奇特景观。
温宿大峡谷 温宿大峡谷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 峡谷中山壁岩层分布清晰,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弯曲的线条十分清晰,奇峰兀立、形态各异、嶙峋怪异、色彩浓烈、千姿百态、五彩纷呈。
努尔加大峡谷 如果不是被人偶然发现,努尔加大峡谷或许还隐匿在北疆深处。 经过千百年的风削雨蚀.形成了今天世人看到的,庞大峰林和山群。
新疆特色美食,也是不能放过的!
大锅抓饭 葡萄干抓饭 椒麻鸡 炒米粉 羊蹄 馕坑肉 烤羊肉串 黄面烤肉 拉条子 面肺子。米肠子 烤羊腿 烤包子 烤馕
如果没去过新疆 ,必须提上日程 ,大美新疆欢迎您!
为什么钟会攻蜀走的就是子午谷?
三国时期有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是“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的手下大将魏延向他建议,由子午谷奇袭长安。诸葛亮认为此计太悬危,改从祁山出师北伐。但是,在后来的曹魏灭蜀之战中,钟会伐蜀走的却是子午谷,并且一举夺取了汉中。那么,这中间究竟有何玄虚,让双方的抉择成败如此不同?
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和钟会灭蜀。在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曾经向他献了一条计策,被后世称为“子午谷奇谋”。他建议自己率领五千精兵,加上五千背负粮食的辅助兵,出子午谷北上,奇袭长安。在夺取长安后,等待诸葛亮从大路赶来。预计曹魏的援军从关东到来的时候,诸葛亮的大军也会赶到了。这样,长安以西的地区就会落入蜀汉的手中。
但是诸葛亮否决了这条计谋。他认为这条计策太危险,最终还是决定从祁山方向北伐。这样诸葛亮的大军经过的道路比较平坦易行,能够保证平安的打败魏军。但是,在历史上诸葛亮从祁山、斜谷等地进行北伐,最终都没有成功。
诸葛亮指挥的蜀军在曹魏军队的防御下,不是遭到了街亭之战的失败,就是和敌人打成对峙,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期间病逝于五丈原。而魏延为此也对诸葛亮不满,认为诸葛亮胆怯,让自己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
而多年之后,司马昭掌握了曹魏的政权后,发动了灭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魏军的主帅钟会,则背魏延之道而行之。他率领魏军从子午谷、斜谷和骆谷南下,一举突破了蜀汉北部的秦岭天险,进入了汉中盆地。蜀军据守的阳安关被钟会占领,钟会从此处向南进军。
姜维率军援救汉中不及,只得退守剑阁,暂时阻止住了钟会的攻势。他和钟会的大军,在剑阁陷入对峙状态。但是,由于姜维将蜀军主力东调,蜀汉的西部防线就露出了破绽。西线的魏军在邓艾的指挥下,偷渡阴平,袭取了江油。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邓艾在绵竹击破诸葛瞻率领的蜀汉援军。随后,邓艾兵锋直指成都。刘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虽然此战邓艾从阴平奇袭成都建立奇功,但是他得益于钟会在剑阁牵制了蜀军的主力。钟会突破秦岭天险,夺取汉中功不可没。那么,魏延出子午谷被诸葛亮认为太冒险,而钟会出子午谷却建立大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二、诸葛亮为何否定“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否定“子午谷奇谋”的主要原因是此计太悬危。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且这些原因在实战中也得到了证实。如果真的实施魏延的建议,蜀军很可能会遭受惨败。
首先的原因是子午谷地形太过于险阻。子午谷南口为午谷,在洋县东一百六十里之子午河谷,经宁陕之腰岭关入口,北口为子谷,在长安南百里处,整个谷长六百六十里。在汉顺帝的时候,下诏废弃子午道通褒斜道。到了三国时期,子午道已经荒废已久,不能使用。
本身子午谷就十分险峻难行,当年的栈道经过多次废弃,已经年久失修。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想要从这条道路袭击长安,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将会困难重重。魏延率领一万人,仅仅依靠五千人背负的粮食,企图在不超过十日的时间里穿越此道,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魏延的行动被敌人发觉,遭到对方的阻击。在险峻的子午谷中,兵力无法展开。加上携带的粮食有限,必然会陷入进退两难,粮草断绝的境地。实际上,魏延的这条计策,就是一次赌博。如果赌赢了,就能够奇袭长安,如果赌输了,就全军覆没。
其次,诸葛亮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心怀疑虑。蜀汉在遭遇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后,几乎所有的精兵强将都毁之一旦。诸葛亮只得重新开始军营,训练编组新军。在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重任后,他率领这支蜀军,发动了南征北伐。
诸葛亮训练的军队军容整齐,号令严明。但是这支军队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实战经验。由于军队中缺乏久经沙场的骨干,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堪忧。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和他的部下,是诸葛亮手中少有的精锐主力,自然不愿意将他们孤注一掷。
而动用其他军队,诸葛亮又不放心。这支蜀军在街亭之战中的表现,也证实了诸葛亮的担心。虽然马谡言过其实,擅自修改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但是,在缺水的状态下,占据地利的蜀军在张郃的攻击下,一触即溃。这说明了这支蜀军完全不是张郃部下的对手。
以这支蜀军的战斗力,不要说难以穿越子午谷,就算是穿越了子午谷,也难以对他们能取得的战绩抱什么期望。而且魏延还要用这支蜀军夺取长安,在诸葛亮的主力到达前,守住长安,阻击张郃的援军,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通过各方面的考虑,诸葛亮还是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否定了“子午谷奇谋”。
三、钟会走子午谷为何能够成功。钟会在伐蜀之战中,他的军队穿过子午谷,到达了汉中。昔日魏延未能走成功的道路,钟会则走成功了。这中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汉中的防御体系,在魏延时期就已经建造了起来,这个防御体系依托秦岭天险,在险要的地点修筑堡寨,层层设防。当敌人来进攻的时候,蜀军依托山险,将敌人阻击于堡寨之前。这使得敌人进不能战,供给困难,最后只能撤退了事。在兴势之战中,王平率领三万多蜀军,依托这个防御体系,打退了曹爽的十几万大军。
但是到了姜维时期,他认为仅仅阻击敌军,只能阻止敌人的进犯,不能取得歼灭性的胜利。于是他改变了汉中的防御系统,开放秦岭天险,让蜀军防守几个要点,放魏军进入汉中。当魏军无法取得进展,后勤供应困难,撤军的时候,蜀军再对敌军加以围歼。这就给了钟会从子午谷进入汉中的机会。
其次,蜀魏双方的兵力众寡不敌,使得魏军能够从容用兵。与当年诸葛亮兵力单薄不同,钟会的灭蜀之战动员了大批兵力。正是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使得魏军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战术,让蜀军疲于奔命。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能够动员的最大兵力只有十万人,而曹魏与他对抗的兵力要多过他。再加上曹魏采取固守防御方针,诸葛亮在敌人的控制区作战,自然困难重重。而钟会这次出兵,曹魏动员的兵力接近了二十万,而蜀军总兵力也不过九万人,除去各地的守备兵力,可以投入战场的机动兵力不过五万人。
正是由于众寡悬殊,魏军将兵力分为西、中、东三路。其中钟会率领东路军为主力,十二万人马分为三路,分别从褒斜道、子午谷和骆谷进军。由于姜维开放秦岭天险,钟会顺利地通过秦岭天险,夺取了汉中。钟会通过子午谷的军队只是他手下的一部分兵力,而且是趁着蜀军放弃防守,才穿越成功的。
第三,姜维贻误战机,造成不利的后果。钟会的军队穿越子午谷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蜀军在汉中的防御兵力不足。按照姜维的布置,他的军队应该在汉中策应各个主要据点。可是,姜维却为了避祸,带领蜀军主力到沓中屯田。而他向刘禅要求派兵增援汉中的奏章,也被黄皓扣押。
姜维在得知汉中危急的情况时,却被曹魏专门为了绊住他,派来的右、中两路人马牵制住。等他来到汉中,阳安关已经丢失,整个汉中防线被钟会击破。正是由于姜维贻误战机,使得汉中在遭受钟会进攻时,防守兵力薄弱,又无大将统一指挥,只能困守几个要点,眼睁睁看着魏军穿越秦岭天险,穿越子午谷。汉中的丢失,尤其是阳安关的丢失,让蜀汉政权陷入了灭顶之灾。
四、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怎样才能成功。那么,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有成功的希望呢?其实,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成功的希望渺茫,想要成功,只能对这个计谋加以更改,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其实它是符合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原则的。但是,由于它对正、奇的颠倒,使得它难免要遭到失败。魏延的这个奇谋,其实和钟会取汉中、邓艾偷渡阴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如果从钟会、邓艾的成功战例,就能够看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缺点,找到改进它的办法。
钟会在进攻汉中时,之所以能够迅速跨越秦岭天险,夺取汉中。不但与姜维开放秦岭通道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汉中方向上蜀军兵力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邓艾与诸葛绪的西、中两路军绊住了在沓中屯田的姜维主力。
司马昭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以钟会为正兵,率领十二万兵力为主力,穿越秦岭,攻打汉中。另外派邓艾、诸葛绪为奇兵,各率三万人马牵制姜维,不让他增援汉中。在战役中,正兵和奇兵都完成了任务,使得钟会轻易夺取了汉中。
在灭蜀战役的第二个阶段,邓艾的正兵与姜维主力在剑阁对峙。而邓艾的军队才担任奇兵的任务,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在姜维的主力被钟会牵制,无法应援的情况下,刘禅只得派诸葛瞻与邓艾在绵竹决战。绵竹之战失败后,刘禅投降,司马昭的伐蜀之战获得了成功。
从以上战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灭蜀之战中,曹魏军队灵活地运用了“以正合,以奇战”的原则,胜利完成了灭蜀的任务。那么,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中,谁又是正军,谁又是奇军呢?不言而喻,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主力是正军,魏延率领的军队是奇军。他们又该如果配合呢?
我们从这个原则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最大的缺陷就可以看出来了。那就是,魏延所部作为一支奇兵,他要担负的作战任务,是超越一支奇兵的能力的。魏延的一万人马,既要承担跨越子午谷的任务,还要夺取长安,最后还要阻击关东的曹魏援军。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诸葛亮才会认为此计太悬危。
如果要实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的兵力就必须达到能够阻击张郃援军的数量。张郃手下有马步军五万多人,以魏延的一万人马是不可能挡住的。而诸葛亮要平定占领区,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快速增援魏延。因此,魏延的兵力必须加强,这样子午谷就不适合魏延北出了。
因此,如果要采纳魏延的建议,就必须扩大魏延的兵力。至少要将魏延的兵力增加到两三万人。这就必须让魏延出斜谷,遮断曹魏的援军去路。而诸葛亮的主力兵出祁山,迅速占领陇西,然后与魏延汇合,与张郃决战。这样一来,虽然不能取得魏延说的关中一举而定,夺取陇西还是有可能的。
结语:诸葛亮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因为这个计谋正、奇不分,难以获得成功。如果采纳这个计谋,魏延的军队会处于孤注一掷的境地。以魏延的兵力,也难以完成夺取长安,阻击曹魏援军的任务。如果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钟会伐蜀之所以会穿越子午谷成功,主要是因为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方针,开放了秦岭通道。再加上姜维的主力被魏军绊住,无法迅速增援汉中,造成汉中蜀军兵力空虚,这使得钟会轻易通过了子午谷。
虽然两者的情况不同,但是遵照的军事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用兵“以正合,以奇胜”。曹魏的伐蜀军队,用正兵牵制姜维主力,以奇兵进行奇袭,一举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企图以魏延不足的奇兵兵力,来执行正兵的任务,这难免会遭到失败。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不能出游的日子里?
2017年8月8日晚,我刚到兰州宾馆入住好,我的手机被家人和朋友打爆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我7号那天在朋友圈里晒了九寨沟的美景照片,他们还以为我在九寨沟呢,他们说那边发生了地震,大家担心我的安全。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约14.4万人受灾,7万多间房屋受损,童话世界九寨沟一时间变得伤痕累累,我是6日游玩的九寨沟景区,让我记忆犹新的不是这次地震,而的九寨沟美如画般的壮丽景色,九寨沟景色就像一幅画卷一样藏在我的记忆里,然后充分理解了“水在树中流,树在水中长”、“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的含义。但是由于地震,一下破坏了当地多个景点,其中的火花海、诺日朗瀑布等景点损坏严重,几乎“消失”。实在令人痛心,回到家后,有朋友说我算看到了绝版的九寨沟。现在我把我游览时拍摄的照片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游览路线是我坐景交车直接坐到芳草海下车,然后步行开始游览,依次游玩了芳草海、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镜海、珍珠滩、珍珠滩瀑布,然后乘景交直接前往长海、五彩池游览,再坐景交在诺日朗瀑布下车,游览诺日朗瀑布,午餐后步行游览犀牛海、老虎海、树正瀑布等。
1.芳草海——中碧草苍苍,水禽悠游.
芳草海
2.箭竹海——湖畔箭竹葱笼,杉木挺立.
箭竹海
箭竹海瀑布
3.熊猫海——据说九寨沟曾有大熊猫,他们最喜欢来这里游荡、喝水、觅食,因此这里也被叫做熊猫海。
熊猫海
熊猫海
4.五花海——五花海美景是由于海底的钙华沉积、艳丽的藻类,以及沉水植物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有“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誉。
五花海
五花海
5.珍珠滩——大家应该记得86版电视剧《西游记》片头中,珍珠滩就是唐僧师徒牵马涉水的地方。
珍珠滩
珍珠滩
珍珠滩
珍珠滩瀑布
珍珠滩瀑布
6.长海——位于则查洼沟的尽头,呈“S”型分布,是九寨沟海拔最高、湖面最宽的海子。
长海
长海
7.五彩池——五彩池是九寨沟面积较小的海子,但是色彩是最为艳丽的,美的无法让你呼吸。
五彩池
五彩池
五彩池
8.诺日朗瀑布——诺日朗三个字为藏语的译音翻译过来是男神的意思,象征高大雄伟。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也此次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瀑布,现在我多发几张地震前的照片。
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
9.犀牛海——是树正沟最大的海子,也是九寨沟景区中第二大海子,其美丽的倒影堪称所以海子之冠。
犀牛海
犀牛海
10.树正群海——树正群海由19个大小不同的海子呈梯田状群集而成,大小海子之间高低落差百米,每个都色彩艳丽,周边树木苍翠,湖水碧蓝,有“九寨沟的缩影”之说。
树正群海
树正群海
此次地震给九寨沟带来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经过九寨沟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一定会还给大家一个更漂亮的九寨沟。我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大家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