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英雄传补丁,有很多玩家自制的游戏MOD是怎么制作的?
有些要,有些不要。
比如骑砍和CS,都有相应的编辑器,用那个可以相对方便的制作,而很多游戏并没有这种编辑器,那就只能在游戏破解的基础上对游戏文件解包并且重新编辑制作,这就要求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了。
有些热爱游戏的程序编写高手,经常试进行修改游戏中的部分资料设定,像人物的服装、外貌、声音、武器、工具、地图等等,甚至写出新的任务剧情,使修改后的游戏产生大幅的变化,提高了游戏性和耐玩度。想想看,把游戏中的人物改为自己,声音换成你的口头禅,在你们家的后院里来一场游戏大战,那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感觉,现在,这种似乎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景将通过MOD的强大威力得以实现。
MOD简单的说就是游戏的另一种修改模式。其实另类模式在国内作为一种新诞生的“行业”,目前处于一种介于“游戏黑客”和“游戏专家”之间的尴尬境地;就如同是两者的私生子,既十分关爱,又有难言的苦衷。但法律同样对于私生子赋予了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他所获得的权利和义务同正常人是一样;“私生子早晚会被遗弃”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认识到了另类模式的前景非常广大,它所包含的趣味性和可拓展性等等,都是在正常模式下无法实现的。
你有过哪些让你刻骨铭心的感动呢?
大家好,这里是正经游戏,我是正经小弟。
前几天,温州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位清洁大叔在ATM机上发现了处于可取款状态的银行卡内有20万,在把银行卡带到派出所途中又捡到30多万现金,最后这些钱他都如数交还给了失主。
清洁大叔面对50万不改初心,品德让人佩服。不仅是现实,游戏中也有很多正能量的事情。暴雪经常被称为爸爸,不仅是因为做游戏认真,还因为他真心为玩家做了很多事情!
守望先锋: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
2016年的5月23日《守望先锋》开服前一天,广东工业大学一位学生为了追偷车贼,和偷车贼的车发生碰撞,其中一位吴姓学生不幸身亡。那天他事发前他还在朋友圈问明天有没一起玩《守望先锋》的朋友,没想到却在开服前夕离开了人世。
暴雪得知这一消息后给游戏更新了一个补丁。《守望先锋》漓江塔里能找到三位宇航员,中间那位宇航员衣服上写着那位见义勇为吴姓学生的名字“宏宇”,雕像脚下有一圈白色的花圈,背后鲜红的背景墙上写着四个大字“英雄不朽”。
DOTA2:让善意的谎言变成现实
有一位小女孩的父亲病故了,家人骗她说父亲出远门。小女孩越来越思念父亲,就想要一只兔子玩偶,因为以前父亲玩游戏的时候里面就有那只兔子。小孩要的那只兔子其实就是《DOTA2》里的神兔信使,家人发现网上买不到同款的,于是发微博求助问哪里能买到这只兔子。
很快DOTA玩家就注意到了这条信息,有人建议大家众筹找厂家订制,还有一位手巧的妹子网友连夜捏了一只兔子来。知名游戏人hoho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就联系原作者求授权制作这样一个玩偶,原作者爽快的答应了受权同时预祝小女孩茁壮成长。
事情引起了中国DOTA2代理商完美世界的注意,官方接手玩偶的制作任务,最终在一个月后神兔信使玩偶带着一张载满祝福卡片送到了小孩的手中。
暴雪:圆了孩子的魔兽梦
加利福尼亚有一对父子,俩人都喜欢《魔兽世界》,儿子Ezra Chatterton有个梦想:长大了想进入暴雪,在《魔兽世界》里设计一个角色。然而命运却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患上了脑癌,他的时间所剩无几了。
在暴雪得知后立刻安排他到公司参观,同时邀请他参与设计了残酷角斗士的凤凰之弩以及NPC阿哈布·麦蹄,此外还设计了一个以他的小狗为原型的寻找小狗的任务。
后来暴雪还以他的名字为灵感,为他设计出了凤凰坐骑。在孩子去世以后,雷霆崖的长者也被命名为伊萨·麦蹄长者(Elder Ezra Wheathoof)。让被上帝带走的孩子用游戏的方式留在他最爱的世界里,这大概就是暴雪被玩家称作“爸爸”的原因吧。
剑网三:65个小时筹62万善款
去年8月22日14级台风“天鸽”席卷珠海造成严重损失,《剑网三》把原本八周年纪念活动改为爱心募捐活动,在游戏商城内上架了1元特效道具“祈愿”白烛和“祝福”红烛,销售所得全部用于灾后重建。
在广大剑网三侠义玩家的支持下,这次爱心活动只用65个小时就筹得62万的善款。
剑网三那60多万捐款就用在了供电受损的白蕉镇上,分批购置了10000多支的电线杆,变压器,电线等其他供电设备,从而帮助白蕉镇尽快恢复供电,把损失降到最低。
剑网三的这次善举不但获得了广大游戏玩家的支持,还上了报纸新闻。许多参与募捐的玩家们感慨万分,因为这次西山居举办的爱心慈善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光荣四君子
说到日本的光荣大家想到《三国无双》、《三国志》、《信长的野望》等作品来,其实光荣还有一款历史题材的游戏但是一直鲜有人提及,那就是《提督的决断》系列。关于这个作品曾发生一个影响非常恶劣的事件。
在1996年光荣决定制作《提督的决断3》,同时让光荣天津分公司负责游戏的美术。
光荣天津动画制作部门的梁广明、高原、郭海京、祁巍四人发现游戏严重的歪曲二战历史,还宣传日本的军国主义。四人联名向日本光荣发出抗议,但是日本方面一意孤行,于是梁广明、高原、郭海京、祁巍等11位员工愤然离职于示抗议。
事后天津光荣公司迫于各方压力最终发表一份“认罪书”平息众怒,而梁广明等四人则被网友称为“光荣四君子”。
小弟有话说:游戏的确是虚无的,但是让你为游戏付出真心的时候,那么游戏就不再是一款没有生命的代码。
那么问题来了:你曾在游戏里遇到过什么让你感动的事情?
有哪些当年红极一时?
作为一个90后,接触过的网络游戏不下百款,传奇、泡泡堂、跑跑卡丁车、冒险岛都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网游,现在却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
传奇2001年盛大代理的角色扮演网络游戏,整个游戏充满魔力颇具东方色彩,红遍大江南北相当成功,去网吧必玩传奇。打BOSS、攻城、PK、招募英雄玩法一应俱全,战士、魔法师、道士三职业,商店购买一背包的药水,跑去刷怪升级,多余的药水可以卖给不愿意回城跑一趟的土豪玩家,赚取差距升级装备。时隔多年,传奇依旧还是传奇,网吧玩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只有那些老玩家还在坚持着。
跑跑卡丁车跑跑卡丁车是韩国NEXON出品的比较良心的休闲类赛车竞速游戏,多主题赛道竞速“全民漂移”成为标志,火热程度不亚于腾讯出品的QQ飞车。当年跑跑卡丁车是网吧热门游戏,其中的大神真的牛批,开挂都未必跑的过,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时下,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依旧能够看到有主播直播跑跑卡丁车,虽人气大跌却不至于凉凉,满满的都是情怀。
冒险岛冒险岛是由韩国WIZET和NEXON制作开发的一款2D横版卷轴网络游戏,于2004年正式上线中国大陆,盛大网络代理运营。游戏画面颇具童话色彩,操作简单清新有趣,在网游发展还不成熟的阶段一度成为网游热门。后来的冒险岛外挂横行,各种吸怪根本玩不下去,不少玩家选择弃坑。版本的不定时更新还会给予玩家重温经典的热情,可在网游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冒险岛的可玩性大不如从前,只有部分老玩家还在坚守。前几年世纪天成代理冒险岛手游问世,玩过才发现各种坑钱套路,简直就是蚕食玩家所剩不多的情怀,果断选择卸载。
泡泡堂泡泡堂是由韩国游戏公司Nexon开发的一款休闲游戏,于2003年正式上线中国大陆,盛大网络代理运营。卡通人物形象、多种道具饰品和搞怪表情,是一款很暴露年龄的网游。回首往昔,那些曾经各种爆满的频道却人烟稀少,熟悉的海盗船样貌未改,脑海中依稀可见大神各种秀操作的画面。泡泡堂,时下在网吧可谓销声匿迹,几乎没有人在玩。
只能说,再好的游戏遇到外挂也会毁于一旦,曾经的经典已经不复存在,如今我们已经不在年轻。各位小伙伴,你们还有哪些被遗忘的网游推荐?
光速不变原理是怎么被发现的?
光速不变原理实际上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础,相对论是建立在两条基本假设至上的科学理论,这两条基本假设,其中之一是光速不变原理,另外一个就是相对性原理。
相对性原理实际上就是我们初高中所学的参考系的一些相关知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今天,我们来详细聊一聊:光速不变原理是咋来的?
关于光速的论战关于“光到底跑多快”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猜想和实践,第一个提出测光速并且真的去做这个实验的人是伽利略。伽利略找了两座山,然后一边点亮手里的灯,另一边看到后,立马点亮自己手里的灯,通过这样一来一回,我们可以计时,两座山之间的距离除以时间,再乘以2,就可以得到结果。
如今我们来看伽利略这个实验,可能会觉得这个实验想当然了,毕竟光速可是3*10^8m/s,一秒钟可以绕地球7圈半。事实也是如此,伽利略并没有成功地测出光速来。
不过科学家并没有放弃测量光速,除了测量光速,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探讨光到底是什么?
最早,牛顿就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他除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巨著之外,还有一本光学的奠基之作《光学》,在这本著作中,牛顿提出光是一种粒子。
牛顿当时在学术圈是绝对的霸主地位,没有人敢来挑战他的权威,因此,当时的主流学术观点就是:光是一种粒子。当然,当时也有像惠更斯和胡克这样的学者认为:光是一种波。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牛顿之后的150年左右,当时有个人叫做托马斯杨,他做了一个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很神奇的,它指引着人类创建了量子力学,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那个时代是“光是一种波”的强有力证据。这是在实验上,但从理论上,科学家也搞出了一套理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麦克斯韦方程。
麦克斯韦通过这个理论,统一了电和磁,让我们知道电和磁其实是一个东西。同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及光是一种电磁波。
随后,赫兹通过是按证明了麦克斯韦的观点,应该说,截止于目前为止,光的波动说完全占据了上风。
牛顿 vs 麦克斯韦
当然,这个新鲜出炉的理论,解决了几乎所有的电磁学现象,但却和牛顿力学发生了矛盾。这是因为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推导出光速的表达式:1/ε0μ0。其中ε0是真空介电常数,μ0是真空磁导率,它们都是常数项,也就是说,光速也应该是一个常数。
可我们要知道的是,根据牛顿力学,任何物体的运动其实取决于选取的参考系,不同的参考系下,运动状态都有可能是不同的。
可麦克斯韦的理论似乎预示着光速是超越参考系而存在的,它在任意惯性参考系的速度都应该是一致的。当时的学者也懵了,毕竟两个理论都是极其准确的。于是,他们就在想,如果光是一种波,那它的传播应该像水波那样需要介质的存在,水波的介质就是水。
当时的学者就把光波传递的介质叫做以太。不过,这是纯粹地科学假设,到底存在不存在还得依靠观测实验。于是,许多科学家投身于验证“以太是存在”的实验中。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们的实验纷纷指向了一个结果:以太不存在。
26岁的少年当这个结果出来后,当时大多数的物理学家都是不想放弃现有的理论,还在想各种办法来补救。此时有个专利局的三级专利员在1905年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被称为狭义相对论。这个专利员就是26岁的爱因斯坦。
这两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放弃了“以太假说”,并且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也就是遵照着麦克斯韦理论推导的结果,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下都不变。加上相对性原理,就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
因此,光速不变原理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调和两个理论体系(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的矛盾。只是在调和的过程中,爱因斯坦以此为基础,直接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而且适用面要比牛顿理论更广。
当然,爱因斯坦通过光速原理推导得到了物质、信息、能量的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光速。这其实也是爱因斯坦留给其他科学家来证伪相对论的一个角度。但是100多年来,无数人挑战了这个假设,至今没有人可以证伪相对论。因此,至少从目前来看,光速不变原理还是很坚实的科学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