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海外,吴啊萍真的是心理疾病吗

新辉网

问道海外,吴啊萍真的是心理疾病吗?

你好!结合当事人供述,其居士身份,病史,行为可以说是完全符合这起事件,并解答了原先存在的一些疑点。我认为可以盖棺定论了,无需阴谋论。同时,我倾向于认为:她这是迷信迷成了魔怔人。让人想到了一个著名词汇,野狐禅。

问道海外,吴啊萍真的是心理疾病吗

野狐禅: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之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惯用小聪明和主观见解曲解佛法,喜欢在黑山鬼窟里做活计。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

当然,调查结果没任何问题,首先要注意,这个傻子不仅供奉了4位战犯,同时也供奉了一位帮助中国的国际友人。起初我就觉得这人应该是认知出现了问题。

一种叫往生莲,一种叫延寿禄。

给死者立的往生莲,意为往生莲邦,离苦得乐,得成佛道。 和超度一个意思。

给生者立的延寿禄,意为延年福寿,健康安泰,事业顺遂,家庭合睦等。 和祈福一个意思。

吴啊萍立的是往生莲,而且这种小寺庙,并且不是单独供奉的,收费一般按年收,价格也就是一年100到500左右,5个牌位,一年也就是500到2500。完全在吴啊萍月入3000的消费水平内。

如她所说,南京有许多大屠杀纪念照片,观看了大量此类照片,出现身理和心理的不适,又有认知上的错误,所以迷信选择了立往生牌,希望超度亡魂。

最根本的诉求是自身身心,本意上是“别跟着我了,我给你超度”。只不过脑容量不够,没有考虑到给战犯立牌位会严重伤害到民族感情。

我给这件事定性的话,行为上比918在纪念馆门口穿和服严重,主观恶意上比认同战犯行为要轻微。

总之,是属于个人思想错误导致的热点极高,但影响及后果有限的个人行为。

总的来说,迷信犯罪不影响追究法律责任。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并明确表示要入刑,个人认为已经是比较严格的处理方式了,没有什么问题。但我多嘴一句,作为同样伤害民族感情的毒教材事件是关乎教育,影响国之根本,荼毒青少年,影响非常深远的大事件。

香港和澳门因为教材的不同导致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完全不一样就可见一斑。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可以说是此次事件的几百万倍,吴啊萍只是一个认知出现偏差的人,而且主观意识上也并不是认同战犯行为。但毒教材可以塑造千千万万个比吴啊萍可怕得多的香蕉人和汉奸。

最后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请正视毒教材事件的严重性。

医院的误诊有多可怕?

世界上没有医生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完全没有失误,我觉得如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是认真的、负责的,只是局限于经验或者医疗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误诊,可以去告诉那个医生你最终的诊断,可以去投诉,但不要搞到毁了这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因为一个医生的成长着实不容易。一个有医德的年轻医生,医术上的不足是暂时的,假以时日一定会补足的。

如果确实是医生态度敷衍,不认真负责、唯利是图造成的,那你怎么怎么都可以。

‬病理专家通过数十万临床病例进行病理学统计分析,我国医生的平均误诊率是33%。医生平均看3个多一点病人,就有1个误诊!门诊误诊率甚至高达50%,即门诊医生每看2个病人就有1个误诊。病例专家给出的数据虽然比较有权威性,但也都没有科学统计和溯源。

一个医生的成长周期特别长,要经历无数的磨难,才能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医生的成长周期

首先,通常本科毕业后,多数都会选择读研,才有机会进入大医院,大城市的一般三甲医院都会要求博士学位或者海外留学经历,本科直接工作也需要进行三年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读研一般规培与读硕士同时进行。目前听说还有专业化培训,但尚未强制,大概2-4年。

结束规培后,才算上真正的医师,从此开始职称晋升之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般到主治可以凭年头熬到。晋升副高正高,多数三甲医院都会要求有省部及以上级别的课题或学术文章等。有的医院还会有积分制,比如发文章多少分,援疆援藏等等多少分,累计分值评定职称。

从这个成长的周期来说-小学6年,初中➕高中6年,大学本科5年,研究生3年,20年的求学历程,毕业后才是一名住院医师。

要‬经历‬无数次‬的‬临床‬磨练‬,病历‬书写‬,无‬数‬次‬的考试‬,才能‬够‬有机会‬站‬在‬临床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觉得只要不是原则性的误诊,比如用错药,或者各种不认真,不负责导致的,都可以理解,不过也不是说医生误诊没有处罚措施。

任何情况下,出于对患者利益的考虑,只要医生出现任何事故,都会对患者有一定的补偿,对医生有一定的处罚。也并不一定非要毁了这个医生的职业生涯,毕竟一个医生的成长周期非常的辛苦,又很漫长!

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生能治愈的疾病屈指可数,大多数还只能对症处理,治病救人只是理想和目标。故常言道,医生治病不治命。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有一句名言: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是完全相同的。病人的性别、年龄、出生地、成长阅历、文化层次、个人修养、社会环境、心理素质等均不相同,疾病展示、自我表达、个体耐受、对于治疗方法的接纳、药物的敏感性等也均不相同。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看着‬自己的病人‬健康‬出院‬,那种‬成就感‬是‬很‬大的‬。

所以患者和医生之间,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吵,才是最重要的。

河北一二三年级开学是6月15日吗?

小徐老师是身在河北的一线教师,今天,我们学校开会,已经公布了一二三年级老师下周做核酸检测的消息,同时内部也通知了一二三年级6月15日开学的确切消息。

目前来看,河北6月1日六年级开学,各学校严格按照防疫措施做好学校防疫工作:

一、开学前一周,全部任课教师和相关教职工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确定老师没有感染后才能如期上课。

二、六年级学生,每天上课时必须佩戴口罩,每个同学的座位前后左右保持安全距离。

三、每天早起,学生家长在送孩子上学前,先给孩子量体温,确定孩子体温正常后再送学校。

四、进校门前,学校值班老师依次检测体温,确定体温正常才能放孩子进入教室,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一律按防疫应急方案执行。

开学2天来,六年级学生开学平稳运行,6月2日,四五年级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也做完核酸检测,6月8日,四五年级如期开学,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如期开园。

暂定这周末如下周一,一二三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合格后,一二三年级会有6月15日同期开学。

从河北的疫情防控形势来看,河北本土早已实现了所有病例清0的目标,境外输入病例也并不多,在河北的严防死守下,全部实现闭环管理,不会对本地疫情造成影响,6月1日出现的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也被集中闭环隔离治疗,同样不会对河北疫情造成影响。

就连河北号称“超级中学”的学生开学,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都在各省份联防联控和健康码互认,以及核酸检测的帮助下,并没有发生任何疫情,我们为河北取得这样的成绩而骄傲。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最担心的武汉,今天全员检测全部完成,全市1108.1万人,历经10天,全部将未完成检测的人员进行完,而这样规模巨大,史不前例“号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后,武汉感染真实情况如何呢?

结果实际情况,比大家想象的好得多,上千万人作检测,无一人漏网的情况下,从5月11日-5月21日进行检测的人中,仅检测中161例无症状感染者。我们此时完成可以放下心来:武汉稳了,中国稳了。

总之,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河北6月15日一二三年级开学,必定毫无悬念。大家准备好送孩子上学吧!

法国运动员称军运会就已感染病毒?

法国运动员在3月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中有不少人在2019年10月份的时候参加武汉的军运会就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这一个消息直到昨天才被法国媒体公布出来。

同样的美国新泽西州市长也曾经在4月30日表明他在2019年11月就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可是面对这样的事情法国、美国官方却矢口否认,哪怕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病毒的来源定义为自然界,他们也不愿意承认新冠病毒最早发生在他们的国家,总感觉他们一直都在隐瞒着些什么。

法国运动员的自白:他们在2019年10月就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法国的多家媒体在5月6日公布了一个可怕的消息,那就是法国现代五项女运动员艾洛蒂.克劳威尔在3月25日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他们在2019年10月底参加中国武汉的军人运动会时就已经感染新冠肺炎,其中他们代表团就有几名感染者。可是这一个消息被相关部门封锁了,他们不能够回答有关新冠肺炎的问题。除了艾洛蒂.克劳威尔的说辞之外,后来法国军方也表示:法国运动员在10月28日回到法国之后,在11月1日就出现了新冠肺炎。美国的遮羞布特朗普政府在中国向世卫组织公布新冠疫情的时候,极力吹鼓中国是新冠病毒的源头,企图混淆视听,让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众矢之的。可是美国新泽西州市长在4月30日表明他在2019年11月就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这一事实狠狠的打了特朗普的脸,并把美国的遮羞布给撕破了。这让人想起在参加武汉军运会的美国军人中也有5名军人出现发烧、感冒、呕吐等不适症状。后来世界卫生组织想调查是什么情况,但是却被美国的高层压下来,以至于现在这5名军人是否得到救治也无从得知,但是我们知道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新冠病毒肺炎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来自病毒的惩罚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美国和法国就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个病毒的危害,及早预防并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也许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如果前面的消息是真的,他们国家分别在2019年10月、11月就发现了病情,而且经过了那么长久没有防护的接触、传播,突然也明白为什么美国有那么高的患病率了。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26万,而法国的确诊人数也高达17万。假如一开始他们就公布了,让公民能够及早做好防护,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疑惑的特朗普: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新冠肺炎很多人都知道,在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之后,特朗普曾多次发表惊人的言论,比如“你这是个假新闻”、“你真是个糟糕的记者”、“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新冠肺炎”……让人诧异的是,特朗普在很多场合都没有配戴口罩,也有接触过感染新冠的人,但是他就是没有被感染。难道他真的非常了解新冠?这只能够说明美国可能早就知道新冠肺炎的存在,并且研制出了相应的疫苗,不过因为特朗普是一个商人总统,所以现在还没有到他公布疫苗价格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消息都是在五月之后才纷纷被爆出来,这很有可能是跟世界卫生组织前段时间公布的“新冠病毒来自自然界”有关。因为世卫组织这样公布了,就说明不会再追究某一个国家或者个人的责任了,所以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公布出来了。

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去世后?

孟小冬是个戏子,并且是旧社会的当红戏子。她生得标致漂亮,扮相英俊萧洒,尤其是那嗓音苍劲醇厚,令人百听不厌--低音时浅吟轻唱,如凤鸟滑行;高调时丹田十足,似可气冲霄汉。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叔岩的嫡传弟子,她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名角“冬皇”。旧社会的当红戏子,有如今天的当红明星,她的人生注定不平凡。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曾邀请杜月笙一同前往,而他却选择去了香港,孟小冬作为他的第五房姨太太自然不舍得丢下。1950年,杜月笙准备携全家旅居法国。望着忙于核实护照的杜月笙,孟小冬淡然地说:“我是作为你的使唤丫头去,还是作为女朋友去?”,一语惊醒梦中人,杜月笙陡然发觉,他的爱中尚欠她一个婚礼。于是,他放弃了所有的计划,一心操办婚礼。那天他从病床上爬起来,让人搀扶着同孟小冬照了结婚相,孟小东虽说一直被他宠着爱着,但名份迟迟得不到,这次还算欣慰。结婚时杜月笙62岁,孟小冬42岁,仅仅一年后,这位威震上海滩的青帮头子就撒手人寰。临死前,他将11万美元和一些家产分给5个太太和10个子女,其中孟小冬分得2万美元。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深居简出,靠教授学徒维持生计。其实,凭她的名气不用为生计发愁,到哪里都会活得很滋润。其间,宋美龄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去台湾;周恩来总理也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为新中国的戏曲事业作贡献;母亲张女士、业界精英们也纷纷劝导她,希望她回去;然而,她牢牢记住杜月笙的话,哪里也不去,在香港一住就是十多年。相比于关心她的生计,人们更关心另外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年青有为的孟小冬选择了低调的生活?又是什么缘由让她不再婚配、孑然一身呢?

这要从孟小冬的少女时代说起,那时的她,身材阿娜,貌美如花,性格活泼,她是女人羡慕嫉妒的对象、男人梦中的情人。最为痴迷她的人中有三个,一个是上海滩风云人物杜月笙,经常来捧场献花,可孟小冬对这个老男人、暴发户根本不屑一顾;另一个是狂热粉丝、达官之子李志刚,20岁的北京朝阳大学肄业生李志刚,他一直暗恋孟小冬,后来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还有一个是誉满神州的伶界大王--风流倜傥的梅兰芳,梅兰芳堪称美男子,尤其是技艺精湛,他所扮演的花旦秀雅灵动、声音柔婉甜美;有好事者撮合二人同台争辉,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四郎探母》、《游龙戏凤》中大放异彩。梅兰芳男扮女装、深情款款,直要把那男观众色魂钩断;孟小冬女窜男生,神釆奕奕、风度翩翩,搅得女票友春心荡恙、茶饭不思。一对金童玉女,两颗耀眼明星,佳话频传于世间;二人也是惺惺相惜,互生爱慕;狂热的粉丝们,只愿这男女二人喜结连理,成就百年不遇的旷世佳偶。经一银行老总做媒,花旦大王与梨园冬皇走进了婚姻殿堂,一时间,大街小巷奔走相告,人们为这一对新人欢呼、高兴。

然而,似乎老天在嫉妒他们的完美,两件事情不仅将二人拆开,而且变成了不愿再见的冤家。

原来,在孟小冬之前,梅兰芳己有两位妻子,原配王明华知书达礼,在生有两个孩子之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主动实施了结扎手术,可是不久,两个孩子不幸夭折,梅家不能无后,于是,续娶了满族女艺人福芝芳为妻。福芝芳为家道中落的旗人,母女俩相依为命,符合梅兰芳、王明华夫妻的要求。福芝芳各方面都好,先后为梅兰芳生有九个子女,只是不容比她更年青、更漂亮、更有名气的孟小冬。王明华在忧郁的煎熬中患上了结核病,为了不传染梅家,她主动搬出治疗。自从王明华的孩子患麻疹夭折后,由于悲伤过度,日渐消沉,他们的婚姻己经名存实亡。1929年,王明华去世,梅兰芳夫妻将她安葬于香山脚下的万花山上。

孟小冬19岁嫁给梅兰芳,那一年是1926年。议婚时孟母对梅兰芳已有两个妻室十分忌惮,媒人解释:王明华重病在身,将不久于人世,实则家中只有一个妻子;梅兰芳为祧子,可以娶两房妻子。原来,梅兰芳为独子,父亲死得早,是伯父母将他抚养大,伯父母有女无子,梅兰芳一肩两挑,成为伯父母的祧子。在得到不做妾、明媒正娶的承诺后,孟小冬嫁进梅家(单独另居)。

1927年9月14日,身着灰色西装的李志刚,突然闯进梅兰芳“金屋藏娇”的缀玉轩。年青人气势汹汹要见梅兰芳,《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自告奋勇出来斡旋。本以为几句托辞就能打发李志刚,不料,他猛然拨出手枪叫梅兰芳出来见面。原来这李志刚痴迷孟小东,达到寝食不安的地步。只要是孟小冬的戏,他一场不落地要看,因此学业也耽误了。最近听说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从此不再演戏,因此心怀愤怒要找梅兰芳算帐。门房传出话来,说梅兰芳不在屋里。李志刚扬言要他拿出5万银元,了却“夺妻”之恨。梅家选择了暗中报警,正要离开的李志刚,发现已被警察包围,忙将张汉举抓为人质,慌乱中他的枪打死了张汉举。警察见人质己死,将其乱枪打死,枭首示众。

暴力,情杀,血腥,传得沸沸扬扬,梅兰芳把这一切怪罪到孟小冬身上,他刻意冷落疏远孟小冬,孟小冬感到无比的恐惧和压力。梅党也在背地里拿福芝芳和孟小冬作比较,认为福芝芳对人热情随和,会侍侯人;孟小冬孤傲难近,需要人侍侯;两相选择,应该取福舍孟。梅党的话传至她的耳朵,固然令她可恶,而梅本人的态度更令她心寒。

后来又发生一件事,让本还有一丝幻想的孟小冬彻底死心,祧母(伯母)去世,身为儿媳的孟小冬理应前去尽孝,但到达门口,被福芝芳指使的下人拦住不准进。福芝芳正在厅堂料理丧事,梅兰芳央求福芝芳:“你就让她进来叩个头就走吧?”,福芝芳指着肚子里的孩子,毫无商量余地:“你让她进来可以,我有两个孩子,加上这一个和她拼了!”,孟小冬望着梅兰芳,指望这个男人给自已挽回面子,梅兰芳一副委曲、受伤的表情,孟小冬只得失望地离开灵堂,她知道身后是无数的嘲笑和议论。从那时起,她决定离开这个不能给她安全感的男人。

1933年9月,孟小冬于5日、6日、7日连续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启事:……冬甫盖八龄,先严即抱重病,迫于环璄,始学皮黄。粗窥皮毛,便出台演出,籍以维持生计。历走津沪汉粤、菲律宾各埠,忽忽十年,正事修养。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合。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世人皆知。

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他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抑冬更有重要声明者:数年前,九条胡同有李某,威迫兰芳,致生剧变。有人认为冬与李某颇有关系,当日举动,疑系因冬而发。并有好事者,未经访察,遽编说部,含沙射影,希属敲诈……

看到孟小东的启事,杜月笙喜出望外。他一个电话打过去,叫梅兰芳出4万银元的分手费,可怜梅兰芳卖了花园大宅才凑足此款。

孟小冬24岁离开梅兰芳,30时,在结拜姐妹--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的撮合下,委身于杜月笙。杜月笙体弱多病,孟小冬侍奉床榻,直至63岁病故。

某日,梅兰芳到香港演出,顺道看望孟小冬,孟小冬只是礼节性接待,形同陌路。其实,他哪里知道,在她的寓所里挂着两张像,一张是恩师余叔岩,一张是她爱过的梅兰芳。

1967年,害怕孤寂的孟小冬,应姚玉兰的呼唤迁居台湾。她谢绝任何抛头露面的邀请,安然度过了十年。1977年,70岁的孟小冬因患哮喘病去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