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4武器拿法(用天平测量物体是先放砝码)

新辉网

真三国无双4武器拿法,用天平测量物体是先放砝码?

先放物体,后放砝码理由:天平的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指向红色0刻度线。

真三国无双4武器拿法(用天平测量物体是先放砝码)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游码必须归“0”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调,使用口诀:左高端,向左调。)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3.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千万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这样会让砝码生锈,砝码质量变大,测量结果不准确),游码也要用镊子拨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8.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9.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可推荐?

七麦数据为你解答!

春节时期,字节跳动和百度一系列撒钱行为,掀起了大波人群的集卡兑红包浪潮。而字节跳动和百度撒出来的这些钱,也成功为旗下产品吸收了大量的用户量和下载量,以至于头条系和百度系的 App 相继霸榜一周。

除开这种人为干涉,导致 App 的排名和下载量激增外,不少开发者也趁机推出一些休闲游戏,试图在春节期间捕获用户量,“梦境侦探”App 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

“梦境侦探”App 于 2 月 1 日正式上线 App Store,榜单排名在第十天时,就达到游戏(免费榜)第 5,总榜(免费榜)排名 13,目前该游戏下载量已超过 47w(iOS 端),可以说是春节期间的小爆款游戏了。而且该游戏在上线当天,就获得 App Store 精品推荐,截止至今天(2 月 12 日),已经被推荐 2 次。

游戏画风呆萌,细节之处博人心

“梦境侦探”这款 App 之所以会选择在春节期间上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中春节期间用户市场大、需求量多,这一点从它的产品设计风格当中,就可以窥探一二。

打开“梦境侦探”App 后,会发现这款游戏的主题十分贴近春节过年场景,不论是【候车大厅】的人声鼎沸、在【捡鞭炮】中捡哑炮、还是【年夜饭】上找菜肴、【新春灯会】中看花灯等等,可以说这款游戏就是专门为春节而设置的。

游戏画风也是十分呆萌有趣,在主题关卡中,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专属的姿态和故事。如在【候车大厅】中,除了指定物品被用户点击后,会闪现金黄色的星星外。当用户点击到其他不相关的人物角色时,该人物角色都会说出一句脑洞大开的话,或幽默风趣,或直白吐槽。

有些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点着点着,就被这些小人物的话吸引,甚至都要忘了自己是来解谜玩游戏的。通过小人物道出人情冷暖,这种游戏设定也是比较少见的。

故事类解谜游戏,覆盖范围广

“梦境侦探”App 与曾经席卷各大应用商店的“找你妹”App 游戏玩法很相似,都是让用户寻找游戏关卡的指定物品。不过“梦境侦探”这款游戏更加的垂直细分,属于故事类解谜游戏。

这款游戏主要分为【大侦探之家】、【候车大厅】、【明日孵化塔】、【美食大赛】、【大师模式】五大游戏部分,游戏难度依次增加。用户只有将前面的游戏环节解开后,才可开启下一个主要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提到的五个主要游戏关卡中,并没有时间限制;而且用户只需找出一部分指定物件,游戏就会提示用户可以进入下一关解谜。

这五大部分又会根据主题的不同,衍生出一些【特殊挑战】,其中涉及口红、年夜饭、兵马俑、鞭炮等等,覆盖范围较广,难度同样依次增加。在【特殊挑战】中,用户需要在规定时间内( 60 s)找出指定的物品,否则就会被宣布挑战失败。

玩这种限时解谜游戏时,时常会有用户出现只差一个指定物品就能完成游戏的场景,但规定时间结束,游戏又得重新再来,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就挫伤用户积极性。

游戏广告设定合理,注重用户体验

“梦境侦探”App 在每一关【特殊挑战】中,都会提供一个道具,或直接帮用户找到一个物品,或帮用户排除一些错误答案。而得到工具帮助的条件就是,用户在过关之后,需要观看不到 30 秒的广告。将广告安排在用户闯关成功后,也减少了用户对于广告的反感度。

【特殊挑战】中广告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增加时长。当用户时间仅剩 20 秒时,游戏将会跳出一个小广告,在不影响用户继续找指定物品的同时,提醒用户可以通过观看广告来增加游戏时长。

用户在观看广告后,并不是直接就可得知指定物品的所在位置,只是增加 60 秒游戏的时间,用户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任务。可以说这是一款很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了。

当然如果用户不想借助工具和增长时间,被宣布游戏失败后,再重新进入游戏时,游戏指定物件也会同步更新,保证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而在那五个主题关卡当中,虽然没有广告的设定,也没有时间限制,但游戏给每个物品的提示也各有不同的,有些会明确在哪个物件的旁边,而有些只是说出这个物品的属性。

如【美食大赛】当中的老鼠,游戏的提示是“晚上经常有人看到老鼠”,但就算是用户通过时光水晶逆转时空后,还是很难找到老鼠。

总结

其实,想在过节期间为自己产品捕获用户量的开发者并不在少数,虽然不能像大厂那样大量撒钱到达获量,但中小企业的开发者也可以像这款游戏一样,开发出一款针对某一时期的产品,用户们还是很愿意埋单的。

而且在如今各大应用市场当中,面对那些逐渐同质化的 App,用户更愿意看到并尝试的,是那些更加垂直细分的产品,产品有了新意和亮点自然而然也会吸引到用户。

怎样考研?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海天考研小编将会为您解答。

考研这件事要花费1年的时间来准备,所以涉及的东西比较杂,今天小编就着重讲一下会影响你考研成功的几个大方面,细节的话可以私信小编给你解答。

一、确定考研目的

这一步的重要性其实是贯穿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如果目的不明确,军心溃散,何谈用12个月的时间打这个持久战呢?你考研的目的,直接决定了你能用几分的用心来对待这份考试,同时也就决定了你的成绩如何。

二、查询考研条件

除了在校的大三生,可以在大四上学期进行考研报名之外,还有很多二、三战生或者在职人上了一段时间班之后才觉得要考研的人,还有一些曾经高考没考好的的大专生想要考研,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根据下图选择自己的状况,来看自己是否满足考研的条件。

三、择校择专业

准备时间:1月-6月

为什么小编觉得择校择专业的时间可以这么长呢?

因为只要大家的专业确定了,基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考什么内容了,毕竟每个学校除了专业课要自己出题之外,你要考的两门或一门公共课都是统一命题的,而专业课的复习从6月份再开始刚刚好。除此之外,各个院校去年考研的报录比、复试线、院校线等重要信息都在6月份之前公布,我们可以随时观察,筛选出最适合自己分数的目标院校再准备专业课,(这里要注意一下,上面小编提到的这些重要信息有的学校可能只对外展示1个星期或1个月,大家自己要记录好)。

这样就避免频繁换学校的想法了~

例如:环境设计专业 1-5月份只需要复习英语和政治,因为每个学校都要考这两个科目的,6月份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了,再开始按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买来专业课书籍和练习手绘。

至于择校择专业的方法,之前小编出过很多回答了,你可以往前翻一下。

四、主观因素:怎样才能考一个高分?

没什么别的途径,就是高效率的学学学!

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打分原则,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知识面,所以没有什么模板理论来供大家参考,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及时查漏补缺就好了!

五、客观因素:怎样及时获取政策信息?

考研中事实上是没有哪些政策会影响到你的成绩,所以这里指的就是考试科目更改、调剂和找资源这3大客观因素了。

1、考试科目更改

像今年就出现了很多学校在考前临时更改科目的情况,大家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官方网站或者@海天考研资讯 就可以获得一手信息~

2、调剂

考研中最遗憾的就是调剂的时候没有及时知道还有哪些学校有几个调剂名额,让很多同学只准备了目标院校和保底院校的复试,错过了成为研究生的机会。

调剂的时候其实是要奋不顾身的,一次性调剂3-6个学校都是可以的(再多就会应接不暇),当然了你要非某所学校不上的话,就只能准备二战了!

要及时获得调剂信息可以持续关注我哦~

3、找资源

不管是复试导师的资源还是目标院校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这些如虎添翼的事情小编是鼓励大家尽自己最大可能找一找(也可以找信得过的考研培训机构),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里要注意下,不要随便在淘宝上找无良卖家,物财两空,还有一些声称自己是学长学姐能提供资料的也要谨慎小心!一切没有东西就想要你掏钱的人都是骗子,大家记好了!

以上就是海天考研小编觉得整个考研过程中你需要格外注意的五件事情,其余的就需要大家自己沉下心来,始终把“自己怎样才能考一个高分”这句话记到心里,分数高只要高,没有考不上的研究生!

老规矩: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或评论小编~

茶是什么?

茶为何物,何为茶?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覆盖率最高的“饮品”之一

茶,是一片叶子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

而中国茶是世界特殊的存在,20世纪前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可以生产加工茶叶。

中国茶一共有六大品类,每款茶的发酵度不同,其工艺也有所不同使得中国茶产生了不一样的风味。

中国茶不同的发酵产生的不同属性使得中国茶被分为六大类

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青茶、黑茶

而这六大茶类广泛的分布在中国领土的不同角落,成为了不同地区人民共同的爱好。

茶的来源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

中国茶初始与神农尝百草,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更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历时长河的洗礼中国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烙下了深深的足迹。

茶不再只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喝茶的人寻得一份静心和放松自己的生活方式。

经过千年的洗礼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茶树青叶和普通树叶的区别是什么

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其性格喜温暖湿,主要分布在南纬16至北纬30度之间。

茶叶和树叶可能会被很多朋友误会是同一种东西,其实他们有明显的区别。

茶叶叶片是单片互生,其叶脉明显边缘有锯齿,叶肉突出,叶片背部布满了白色的毫毛。

而普通的树叶外面光滑,边缘也多为光滑状,叶片瘪平且交叉生长,背部没有绒毛产生。

就普通肉眼最直观的分辨方法其实就是是否存在绒毛,而正是这不一样的生长特征使得茶叶拥有了树叶不曾拥有的多酚类物质。

从而使得中国茶拥有了不一样的“性格”

中国六大茶类的不同“性格”

中国茶一共分为六大类,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中国茶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发酵度也使得不同的茶叶产生了不同的口感及香气。

发酵度越低的茶品性格“凉薄”发酵度高的茶品性格“热情”而发酵度中等的茶品性格“温柔”

现在为大家稍微总结一下六大茶类的“性格”

绿茶:性凉(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适合夏日或者身体体质燥热者饮用)

白茶:当年白茶性凉,多年陈老白茶性平

(白茶有润燥功效,更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建议不同的朋友根据不同的体质选用新旧白茶适当饮用)

黄茶:性凉(黄茶发酵度较轻口感与绿茶较为接近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青茶:性平(青茶品类较多发酵度跨度较大,其中最为特殊的武夷岩茶有焙火工艺其发酵度较高,例如铁观音及单丛发酵度较低,不同朋友可以根据自己身体需求选用不同青茶饮用)

红茶:性温(红茶且有养胃暖胃一说,其发酵度较高)

黑茶:性平(陈年黑茶具特殊的陈香和药香,具有去油腻,降血脂的功效,是游牧地区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特殊提示,黑茶类中包含普洱茶,但是普洱生茶性微凉,还未进行后发酵,肠胃较弱怕凉的茶友可以适当减少对生茶的饮用。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替大家解决问题。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我国民间四大传说?

中国古代有四大爱情传说,迄今仍然家喻户晓: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蛇传。

一代代中国人把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和悲情记忆,都寄托在这四大爱情故事里。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传播,这些故事被无数次改写,是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经过长期的、模式化的解读,这些故事的本意,是否也遭到了扭曲?

如果你不人云亦云的话,认真想想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一定能够发现很多细思恐极的细节,潜藏在故事的背后。

孟姜女不哭

先说说孟姜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标志性的情节是“哭倒长城”,但事实上,最早的历史记载中,这个女子恰恰是因为不轻易掉泪、极度遵从礼节而受到赞扬。

据历史学家顾颉刚的考证,孟姜女的故事脱胎于《左传》上的杞梁妻。

《左传》记载,杞梁随齐侯出征战死,齐侯回去时,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并表示慰问。杞梁妻不以为然,说按照礼数,你应该到我家中进行正式吊唁。

丈夫死了,尽管她很悲痛,但还是要求按照当时的礼数来吊唁亡者,一点儿也不含糊。这是一个知礼克制的女性典范,所以,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把她的言行记录下来。

神奇的事儿发生在后面,在历代的流传中,这个简单的故事被不断加料,杞梁妻的形象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到了唐代,原本无名无姓的杞梁妻,有了自己的姓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杞梁(有些地方说成万喜良)也不再是战死疆场的将军,而是一个民夫,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内。孟姜女为了寻回丈夫,这才向城而哭,并哭倒了长城。

这个故事传播的高潮出现在明代。明代流行的孟姜女故事,把秦始皇和孟姜女的纠葛融入到情节中,说孟姜女由于哭倒长城,被报告给秦始皇,获召见。秦始皇见到孟姜女之后,见色起意。孟姜女提条件葬夫,关于所提条件多数认为是三个:造桥、下葬、秦始皇亲自发丧。一一完成之后,孟姜女投水自尽。

到此为止,孟姜女从《左传》中懂礼数的无名女子,变成了忠贞如一、敢于与强权对抗的烈性女子。但最惨的是秦始皇,一代雄主的形象在这个影响深远的故事中,简直被批得一无是处。事实上,孟姜女比秦始皇早生了数百年,两人根本不可能同台。

我们不禁要问,明朝人讲述孟姜女故事,为什么要硬拉上秦始皇?

说穿了也不难理解。明朝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次大修长城的时期,人民制造和传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目的在于借古讽今,把现实中修长城的苦难与历史上的“暴君”联系起来,藉此讽刺时政,发泄不满情绪。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不过是弱者在口头上反抗强权的“武器”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始皇是在替明朝皇帝背锅。

大流氓牛郎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源头之一。论影响力,在四大爱情故事中绝对位居第一。正因为影响力太大,人们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很容易被正统的解读带跑偏。

正统的解读把重心放在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被天帝/王母无情拆散上。并且,天帝/王母被当成封建势力的代表。我们一遍遍聆听这个故事,最终激发起对封建强权的厌恶和挞伐情绪。

很少人会换个角度想想:在一个极其注重个人道德的国度,一个青年农民偷窥女性洗澡、偷盗女性衣裳的行为,为何居然没有受到批判、反而得到颂扬?

牛郎织女故事搁现在就是偷窥狂+恋物癖+盗窃犯+非法诱拐监禁少女。就是这样一堆流氓犯罪行径累积而成的情节,却被包装成了凄美的异地恋爱情故事。只能说,中国的民间和底层,自古就有流氓文化的强大基因。

在中国,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版本有很多,但绝大多数版本都有牛郎“藏衣防女”的情节。什么意思呢?在牛女结婚后,甚至生了两三个孩子之后,牛郎都要小心翼翼把当初偷来的衣裳藏起来,不让织女发现,而织女则千方百计想要找回她的衣裳。这件衣裳,相当于织女的飞行器,一旦找到,她就要飞走。

可以看出,织女和牛郎之间并无爱情可言,有的只是胁迫与被胁迫的性关系。

跟孟姜女的故事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牛女悲剧是天帝/王母造成的,其实也是明朝人加工的结果。明朝以后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开始美化这段流氓囚禁少女的恋情,被偷衣服的织女不但不逃跑了,还对屌丝牛郎一见钟情,夫妻男耕女织,幸福美满。而此前主持公道的天帝/王母,这时都成了大反派。

原本难以启齿的一段胁迫式婚姻,经过改写,用封建与反封建的对立模式,成功转移了故事焦点。

用民俗学专家田兆元的话来说,“牛郎织女故事是生育的互助模式(借妇、典妻等),但在伦理方面又是不太好的,所以神话把它掩饰起来,用华彩的东西来展示,对过去的事件进行辩解,从而起到宽容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然而,现代人把女牛故事当成爱情故事进行称颂,想想也真够奇葩的了。

牛女相会成为情人节典型意境,其实织女内心并不愿意。

梁祝并不“革命”

对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的通行理解,都与所谓的反封建有关。秦始皇、天帝/王母、法海,还有梁祝故事中的祝家、马家家长,都被当成封建势力的代表予以鞭挞。

实际上,这种把故事简单二元对立化的解读模式,虽然有助于我们考试时抓取中心思想多拿两分,却在更大程度上掩盖了故事本身的丰富主题。

在反封建的大帽子下,被误读最深的是梁祝故事。

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与同窗求学三年的梁山伯结下深深的情谊。分别之时,祝英台假称有一妹妹,许嫁梁山伯,暗示梁山伯十日后来说亲,但梁山伯误以为三十天。三十天后,当梁山伯期约来到祝家提亲时,祝员外已将祝英台许配当地马员外的公子,并已定下迎亲的日期。梁祝相见,悲感交加,但无法改变现实。

离开祝家后,梁山伯即一病不起,含恨辞世。在马家迎娶祝英台的途中,祝英台坚持要到梁山伯坟前告别,获许可。祝英台痛哭祭奠梁山伯,当时,风雨大作,坟裂,祝英台纵身坟内,殉情身亡。

在后来的版本中,梁祝化蝶,让传说有了一个悲情而圆满的结局,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梁祝故事被当成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典型。祝英台被许配给马员外儿子,暗示祝员外贪财而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这也被认为是马家以财势欺人,祝家贪财势欺女。

但从梁祝戏剧的原本来看,祝家与马家门当户对,并无高攀之嫌。而且,祝家允许英台乔装求学,马家允许英台在出嫁途中拜祭梁山伯,均是十分难得的决定,可见两家家长在当时都相当开明。

至于父母包办婚姻,在近代以前是主要的婚姻制度形式。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婚姻观念强加给古人。

梁祝二人本身从头到尾都信奉结婚必须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根据法律史学者朱苏力的解读,梁祝同窗时曾“同床而睡,结脚而眠”,如果他们真的主张婚姻自由,完全可以把生米煮成熟饭;但祝英台一定要回家,一定要等着梁山伯按照程序来提亲。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身并已许嫁马家之后,他也仅仅是表示深深的遗憾,还是准备求娶他们分别时祝英台虚构出来的妹妹,只是当发现这一希望也落空时,梁山伯才“罢休不成”。

到了这时候,祝英台还是称“今生料不能够了,我劝你休想也罢了”,坚持尊重传统的婚姻程序和制度,最后,两人伤感而别。全剧中完全没有显示出祝员外或马员外对祝英台施加什么压力和强迫。

可以看出,梁祝二人始终是传统婚姻制度的遵纪守法者,即便面对不能终成眷属的不利结果,他们也从未打算挑战这种制度。

祝英台最后决意殉情,是由于梁山伯的意外病逝引起的,完全是一起突发性的偶然事件。

现代人把梁祝包装成传统婚姻制度的反叛者,并丑化祝家、马家的家长,把他们当成传统婚姻的顽固恶势力,这本质上是一种上纲上线的解读模式。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以父母包办、门当户对等原则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婚姻,长期以来都有其历史合理性,我们不能以今人的后见之明去强求古人的先见之明。

白娘子的淫欲

受众多由白蛇传改编的影视剧影响,我们对白蛇传故事的熟悉程度和刻板化印象都很深。简单来说,白娘子虽是蛇妖,但已修炼成贤妻良母,为报恩而不惜冒死救许宣(许仙),而法海不懂爱,坚持人妖不能相恋,硬生生拆散一对模范夫妻。

这样的故事很符合现代人的自由恋爱审美,但同样的,这是很晚近才形成的情节。

最早的白蛇故事其实充满恐怖色彩。唐传奇中有《白蛇记》,讲的是陇西一个叫李黄的人,被一个穿白色孝服的美女勾引,至其家“一住三日夕饮乐无所不至”。第四日返家,身体化为血水。家人去寻白衣美女,发现其为“蛇妖”所变。

到了宋代和明代,分别有话本《西湖三塔记》和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情节基本都完整了,不过讲述的要点和我们现在的认识完全不同。

宋、明两代的白蛇故事,都在强调色欲,白娘子身上的妖性也不灭,曾威胁许宣说:“我如今实对你说,若听我言语欢欢喜喜,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以许宣经不住色诱而人生坎坷的事例告诫世人:

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但看许宣因爱色,带累官司惹是非。不是老僧来救护,白蛇吞了不留些。

这时,法海的形象也是正面的,收伏蛇妖,并劝诫男人禁欲,不要贪恋女色,否则后果很严重。

可见,早期的白蛇故事,不像现在是反佛教的,恰恰相反,是替佛教打广告的。

直到清代,白蛇故事才完成最后一轮重大修改并定型。最大的改变是,白娘子从蛇妖成了蛇仙,而法海从正面人物成了负面人物。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白蛇故事。

为什么会有这一轮转变?这应该与明末、清代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有关。僧人不守戒律,禅林隳败堕落,连带着民间对佛教的风评就急遽变差。

体现在民间文学上,就是白蛇故事中的僧人形象发生逆转,由原来救苦救难的济世之人而变成破坏美好生活的罪恶之人。

《新白娘子传奇》经典剧照。

简短的结语

揭露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的真相,并非要让大家不相信爱情。

看懂神话传说的门道,你才知道,一切故事都是当时的历史现实的写照。这样,虚构的故事才能成为解构历史的密钥。

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传说的变动之下,隐藏着稳定的、深层的心理结构。

从中国最受欢迎的四大爱情传说故事的流传与改写,我们或许也能发现,我们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到底包含了哪些东西。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