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宏,可以推荐一些好听且治愈的纯音乐吗?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平时也是轻音乐的忠实爱好者,在此我推荐一些专辑吧,比起搜索单曲我认为推荐专辑要方便的多。
①专辑《钢琴随笔》,作者:罗威,qq音乐里面搜索就可以找到,里面有近百首曲目,基本上里面的歌曲都是不会出错的,都是一些安静治愈的钢琴曲,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②专辑《文武贝钢琴改变作品集》,作者:文武贝,里面的歌曲是根据国内的一些流行歌曲改编的,听起来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一般是比较大众和抒情化,总共是126首,即便是《爸爸去哪》这首歌也是弹奏的非常温柔,还有《一次就好》、《手写的从前》、《海阔天空》等等热门歌曲,qq音乐也是能搜索到的。
③再一个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了,这个专辑有很多,发行时间都不一样,直接搜索专辑就都可以显示了,都非常经典,小时候家里车载的光盘放的都是这个系列的纯音乐。
以上是我推荐的一些专辑,里面的轻音乐加起来应该有上百首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单曲的话,我给你分享一下我收藏的一些曲目吧,图片里有详情~??????
玩cf鼠标移动手法?
1. 玩CF的鼠标移动手法有很多种。2. 首先,大部分玩家会选择使用鼠标来控制角色的视角移动,通过左键和右键来进行射击和瞄准。同时,他们会使用鼠标滚轮来切换武器。此外,一些玩家还会使用鼠标侧键来进行特殊技能的释放。3. 除了基本的鼠标操作外,一些高级玩家还会使用鼠标宏来提高操作效率。他们会通过设置鼠标宏来实现一些连招或者快速切换武器的操作,从而在游戏中取得优势。总之,玩CF的鼠标移动手法是多种多样的,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wow怎么做视角宏?
在游戏《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中,视角宏是指将一些自定义的视角切换操作固定在一个宏中,以便更快捷方便地进行视角切换。下面是制作视角宏的步骤:
1. 打开游戏界面,按下“/”键,进入聊天栏。
2. 在聊天栏中输入“/run SetView(1)”命令,这将切换你的视角为第一人称视角。
3. 在聊天栏中输入“/run SetView(2)”命令,这将切换你的视角为第三人称视角。
4. 点击聊天栏中的空白处,选中已输入的命令文字。
5. 按下“Ctrl+C”键,将命令复制到粘贴板中。
6. 打开宏面板,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个新的宏。
7. 在宏编辑框中输入一个便于记忆的宏名称,如“视角宏”。
8. 在宏编辑框中输入“/run SetView(1); SetView(2)”命令。这将切换你的视角为第一人称视角,然后再切换为第三人称视角。
9. 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宏,完成操作。现在你可以通过点击该宏按钮来快速完成视角的切换。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职业、不同种族和不同装备都可能对视角产生影响,因此你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来获得最佳的视角。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怎么回事?
十六国、南北朝,其实围绕的中心就是“五胡乱华”。
汉末三国、三归归晋、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十六国、北魏一统北方、南北朝、后三国时代,隋文帝 一统天下。
这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概脉络,为什么这段历史如此丰富多彩,可是却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呢?
01.三国归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最终以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为东汉画上了句号,这一年是公元220年。
从此之后,天下三分,先后建立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
对于这三个国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只是说两点:
第一,刘备以汉室宗室的身份,建立的王朝,国号为汉,但是当时刘备政权最巅峰的时候也不过占据部分荆州 ,以及整个益州,实力弱小,所以他这个“汉”跟东、西两汉完全难以相提并论。
再加上后来西晋是继承曹魏大统,以曹魏为正统,就不承认刘备的“汉”,毕竟以曹魏的说法,汉朝自汉献帝禅让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史书上都以“蜀”来称呼刘备政权。
如此一来,后人往往以蜀汉来称呼刘备建立的政权,算是不偏不倚,既承认了刘备的国号,也不否认曹魏的正统地位。
第二,三国的国都分别是:曹魏定都洛阳,蜀汉都城成都,而东吴的都城开始是武昌,后来迁都建业,这也是建业第一次成为国都。
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自汉末三国以来的割据局面正式结束,中国大地再次迎来一段短暂的统一时代。
从三国建立,到三家归晋,正好是60年时间。
02.八王之乱司马氏政权的建立并不是如同曹魏、东吴、蜀汉一样靠自己打下来的。
而是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发动内部政变,最终取代了曹魏。
有鉴于此,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为了维护自己司马氏的统治,抗衡强大的士族阶级,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宗室子弟为王。
不仅如此,这些封王在封地上还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税收的权力。
基于此,在晋朝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因为皇后贾南风弄权,引起宗室的不满,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
所谓“八王之乱”,指的就是宗室亲王为了获取最高权力而引发的内乱,只是其中最主要参与者有八个,所以被称为“八王”。
最终晋惠帝司马衷暴毙,晋怀帝司马炽继位。
八王之乱始于公元291年,终于306年,历时十六年。
要知道,自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再次一统,天下早已大乱数十年,现在西晋刚刚安定不久,再次爆发内乱,诸王互相攻伐,导致全国不少地区都遭到严重破坏,百姓再次民不聊生。
03.五胡乱华从三国后期开始,中原人口剧减,魏晋两朝不断“招抚五胡”,这段期间内迁的五胡约有数百万,一度达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甚至到西晋末年,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数倍于汉人。
八王之乱后,晋朝国力空虚,民生凋敝,军事力量迅速衰弱,失去对各地方的控制,导致民怨四起,各种政权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先后出现。
在百余年内,先后由胡人、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大小不等、强弱各异的政权,由于这些政权大部分都是胡人建立,而这些胡人中又以匈奴、羯人、氐人、羌人、鲜卑最强大,所以被称为“五胡”。
在胡人建立政权之前,汉族占据支配地位,自然是汉尊胡卑,可以想象,当胡人政权建立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胡人会如何对待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汉人。
公元304年,晋朝宗室还忙于内乱之时,氐人领袖李雄占据曾经蜀汉的都城-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
同一时期,匈奴人刘渊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自称“汉王”,史称“汉赵”,或者“前赵”。
成汉与前赵的建立,为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
公元311年,前赵皇帝刘聪攻破晋朝都城洛阳,俘虏晋怀帝等王公大臣,并对洛阳百姓大肆抢掠屠戮,史称“永嘉之乱”。(永嘉是晋怀帝当时的年号。)
313年,晋怀帝被杀死,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继位。
316年,汉赵皇帝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出城投降,西晋正式灭亡。
04.衣冠南渡与东晋十六国随着洛阳、长安两次被胡人建立的政权攻破,两代晋帝先后沦为俘虏,北方百姓沦为胡人刀下的冤魂,但是却无可奈何。
这时候,强大的士族集团也开始慌了,他们开始争相向南方逃亡。
因为百姓无力逃亡,所以这才难逃的主要人群都是士族集团,所以这次逃亡有了一个很美的名字——“衣冠南渡”。(衣冠指的是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代指士族。)
与士族一起逃亡的,当然还有天下最大的士族集团,那就是晋朝宗室,司马家族的人也有不少逃到了南方,比如琅琊王司马睿。
公元317年,也就是在东晋晋愍帝被俘的次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从此之后偏安一隅。
与此同时,北方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政权)、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当然,事实上北方并不止有这十六个政权,只是其他的太小,影响力不足,以这十六国最具有代表性。
这段时期,统称为“东晋十六国”,整个中华大地再次陷入长达两百多年的分裂时期。
05.前秦,北魏公元376年,五胡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前秦攻灭前凉、代国,实现北方统一,与南方的东晋王朝隔江对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之后,发动数十万大军进攻东晋小朝廷。
两军在淝水展开决战,东晋以弱胜强,前秦大败亏输,从此之后一蹶不振。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随之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状态。
386年,拓跋珪趁着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后来又改成魏国,史称“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的分裂状态。
06.南北朝公元399年,东晋孙恩在会稽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纷响应,朝野震惊。
公元402年,因为孙恩反晋造成京都防御空虚,前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趁机夺权,于403年逼迫晋安帝禅让,建立楚国,史称“桓楚”。
不久之后,下等士族出身的刘裕举兵讨伐桓玄,各地纷纷响应,最终消灭桓玄,迎回晋安帝。
俗话说“屠龙者终成恶龙”,消灭桓玄的刘裕成为了下一个权臣,以讨伐桓玄之功,刘裕诛锄异己,开始统领朝政。
但是刘裕不愧是“南朝第一帝”,执政期间,刘裕对内灭卢循、取岭南,平刘毅,并荆江,尽吞荆扬。
对外攻灭南燕、灭亡谯蜀、北灭后秦,先后立下不世之功。
公元419年,刘裕派人弑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帝禅位,登基称帝,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或者“南朝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从317年到420年,东晋虽然持续了一百多年,但是一直偏安一隅,并没有能收复被司马氏所断送的中原大地,使得中原百姓遭到胡人屠戮,惨不忍睹,所以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这两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他们的统治者也难以受到后人的尊敬。
07.南朝南朝是四个朝代的统称,分别是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南朝宋:起于宋武帝刘裕,是南朝第一个朝代,因为承自东晋,也被认为是正统王朝,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王朝,历经十帝,享国59年。南朝齐:477年6月,南朝宋宰相萧道成在家午睡,突然间皇帝刘昱闯了进来,一箭射中萧道成的肚脐,使得萧道成怀恨在心,于7月买通刘昱的侍臣弑杀了皇帝刘昱,扶宋顺帝为帝。479年,萧道成逼迫宋顺帝禅位,建立齐国,史称“南朝齐”。南朝梁: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本是南朝齐的宗室,趁着南朝齐内部不稳,举兵攻入都城,杀掉皇帝萧宝卷,改立萧宝融为帝,后来让萧宝融禅位,自己建立了南朝梁。南朝陈:公元554年,北方的西魏发兵突袭将领,梁元帝被俘之后遇害。陈霸先杀死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控制朝堂,之后篡位称帝,是为南朝陈。从南朝宋,到南朝陈,都是偏安于江东,以建康为都城,与北方王朝隔江对峙,这四个王朝都是通过内部权臣上位,所以整个南朝虽然势力弱小,但是南方倒是一直处于一个王朝的控制之下,并未如北方继续分裂。
08.北朝北朝是五个朝代的统称,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与南朝不同,北朝自北魏之后,就开始分裂为两朝并存,所以在南北朝后期,整个中国其实是处于三国分立时代,相较于魏蜀吴三国,这段时期又被称为“后三国时代”。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鲜卑族)一统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28年,北魏发生了一件十分令人震惊的事,北魏孝明帝元诩的亲生母亲胡太后,竟然毒杀了皇帝。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朝野愤慨,元诩的岳父尔朱荣趁机兴兵作乱,攻下国都洛阳,将胡太后以及被她扶立的幼主皇帝沉河,又将文武大臣2000余人全部杀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阴之变”。
高欢原本是尔朱荣的亲信,曾劝尔朱荣称帝,但是被尔朱荣拒绝了,尔朱荣扶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
530年,孝庄帝在宫中刺杀了尔朱荣,尔朱氏家族起兵讨伐孝庄帝,孝庄帝战败身死。
531年,高欢起兵,次年攻入洛阳,推翻尔朱集团,拥立孝武帝元修,自己成为北魏的实际掌控者。
534年,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邺城,是为东魏。
而被赶走的孝武帝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不久被宇文泰杀死,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是为西魏。
从此之后,北魏一分为二,东西魏虽然名义上的皇帝都是北魏皇室后人,但是实际统治者则分别是高欢与宇文泰。
550年,高欢之子高洋逼迫东魏皇帝禅位,建立北齐。
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在宗室的帮助下逼迫西魏皇帝禅位,建立北周。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终于再次一统北方,但是没多久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大权再次旁落,这一次花落到了杨家。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让代周称帝,建立隋朝,不久之后,隋灭南陈,中国大地再次迎来了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除了西晋曾有短暂的统一之外,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阶段,尤其是北方自从五胡乱华之后,一直处于被胡人政权统治的阶段,民族矛盾严重。不过,这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互相融合,为盛世大唐奠定了基础。哪一本书对你启发最大?
我喜欢的书有很多,很难说哪一本是“最”喜欢的。接下来我想分享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勒内.笛卡尔的《方法论》(国内出版书名为《谈谈方法》)。
关于笛卡尔,你可能不太熟悉,因为我们之前的教科书是把笛卡卡尔定位为唯心主义者,所以我们对他的批判多于正面宣传。当然最近这些年有了很大的改观,笛卡尔也逐渐进入了我们普通人的视野。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我思故我在”,就是笛卡尔说的。笛卡尔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是“解析几何之父”,也是“现代哲学之父”,还是“近代科学的始祖”。如果以上的信息你不太清楚,我相信你应该看到过景田百岁山矿泉水的广告,那个广告中的男主人公就是笛卡尔(有几个不同版本)。关于笛卡尔的更详细信息,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行在头条搜索栏里检索。
接下来我简要的介绍一下笛卡尔的这本书--《方法论》。
笛卡尔的《方法论》可以说是一切方法论的源头,在此之前,我们只有方法,没有方法论,因为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方法,有了方法论,就可以找到很多方法。
所以,当你有了方法论之后你就不会担心在工作中找不到解决方案,因为任何一个问题你都会很容易找到3种或5种以上的方法,你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在这么多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
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是基于你有方法论,能从多个方法中判断最佳的方法,也是基于方法论。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方法论,那我建议你就学别人的方法论,别人的方法论可能有很多,那就选择一个最牛的方法论。我认为最牛的方法论就是笛卡尔的方法论,而笛卡尔的方法论就在笛卡尔写的这本小册子--《方法论》中。
《方法论》中有4条基本原则,我分别称之为:怀疑一切、由大化小、由简入繁、亲自验证。这4条原则,十几年来解决了我80%以上的问题,特别是管理和商业实践中的问题。
这4个方面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对管理或工作中的事情要从怀疑入手,但是怀疑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但如果我们能从怀疑入手,并能亲自验证我们的怀疑是对的还是错的,那我们就节省了很多很多的工作。那验证的方法是什么呢?有两种方法:由大化小和由简入繁。由大化小,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问题来解决;由简入繁就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即找到一个切入点,只要找到切入点,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然,笛卡尔的方法论属于还原论,不可能解决100%的问题,但是他至少可以解决你80%的问题。剩下的20%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系统论来解决,在此不再赘述。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关于系统思考的书籍,比如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或丹尼斯.舍伍德的《系统思考》,都是系统论或系统思考领域经典中的经典。如果你研究透了系统论,那么你对我们中国的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就会理解的非常透彻。但以我的理解,如果你想非常快的掌握系统论的思想,最好有还原论的思想,这就凸显了笛卡尔的《方法论》这本书的伟大价值。
如果你精通了还原论,同时又精通了系统论,那么你应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成为牛人,甚至是牛人中的牛人,因为你已经认知升级了。这时你会发现,之前你可能仅仅在工作或管理中只能发现一些异常现象,但是看不透这个异常现象背后的本质,即使你看到了问题背后的本质,但依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说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但当你掌握了方法论,并把别人的方法论变成自己的方法论之后,你会发现之前的疑难问题都迎刃而解。
以上就是我读完笛卡尔的《方法论》这本书后的体会。
如果你已经阅读到这个位置,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你肯定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应该对这本书也有了很大的兴趣。
我只是来回答我们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到此基本上可以结束了。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4条方法论,可以去买笛卡尔的这本书--《方法论》。在我的头条号中有专门针对这4条方法论的详细解释(一文解读方法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也欢迎大家私信我深度交流。
希望有更多朋友分享你最喜欢的,认为最有价值的书,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