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六周年(王者6周年玩家要玩几年)

新辉网

dnf六周年,王者6周年玩家要玩几年?

王者6周年玩家要玩六年。

王者荣耀六年玩家要每年至少玩一次网购六年,才会获得这个称号。获得称号之后可以在自定义选项中设置自己的称号。

dnf六周年(王者6周年玩家要玩几年)

为什么我领不了王者荣耀六周年限定称号?

因为你没有玩够六年王者荣耀,所以你领不到六周年限定称号!应该是五周年或者四周年吧,我也是只玩了五周年,领到的是王者荣耀五周年限定称号,这个活动还挺有意思的,进去以后看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英雄和好多曾经的经历,能看到曾经在王者的点点滴滴,挺好!

王者荣耀周年庆活动是从哪年开始的?

是从6周年开始的。

往后每年都有周年庆活动,且每年的周年庆活动内容不一样。反正都会送史诗皮肤,皮肤碎片等,还有珍宝阁也会开启。

DNF跨区投票数量剧增?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几个星期的跨区投票的活动,当时跨六的票数遥遥领先,但是也没有超过10W,在8W附近,而一下少的跨区仅仅有几千票(跨七果然鬼区),我相信这个才是正常的人数。首先玩dnf的人数下降,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活动,也很少专门去下载个心悦俱乐部投票,更多的是各玩各的。

但是过了20多天后,票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一下跨七4929票变成了57.9W票,而跨六更夸张直接90W了,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八个跨区的票数加起来有600W之多,如此庞大的数据面前,任谁都能猜的到这其中有鬼。

票数最少的还是跨七和跨八这两个跨区,但加起来也有100W票了,我实在是想不通哪里来的这么多人?从周年庆的机器人刷热度到现在的票数作假,这些无不透露出一种dnf要凉的信息,做人要“乘10”?

别说600W了,活跃人数能在60W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dnf从开始到现在也没有达到600W人数,小霸王服务器可承受不住这么多人。策划这波作假有点明显了,从短短的几千迅速变成几十万,让人以为dnf还很火爆,仔细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在十一周年庆期间,人数太少策划面子上也过不去,好像他把玩家搞了没了似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策划的这波操作?

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高校927”,本着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先从网络上搜索了一下“高校927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因为事件发生在9月27号,并且此事件涉及到的就是各大高校,就连清华北大等名校也没有幸免,所以命名为“高校927事件”。事件核心就是一款起源于一个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一个apk软件,这款仅有724.32KB大小的一个小软件,其传播的途径主要在我们平时的主流聊天软件,只要我们点一下这个apk,由于内存较小可以瞬间的打开,然后马上运行,最后发出那种不可描述的声音,就算你手机关了静音也无济于事。

为啥很多人中招,因为他就是熟悉的人发的,很多人对于熟悉的人,对于同学之间没有啥戒心,再就是这款聊天软件,被包装的很好。以各种面目出现。

如果有亲密的好友给你发了这样的软件,大家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去点开。可是点开之后,就会发出女性“娇喘的”呻吟,直接控在你的手机音量,会被设置成最大音量,就是带着耳机也在所难逃。

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点开软件,比如课堂,比如会场,比如图书馆等等场所。很多人因为此整蛊软件遭到了处分。还有的为了很快的制止住手机里发出来的令自己尴尬的声音,就有把手机从楼上扔出去的,还有直接把手机摔断的。

就是这款软件疯狂的病毒式传播,让许多的高校纷纷沦陷,南大、浙大西交、中财、川大等高校,就算是清华北大也无一幸免。

开始时一小部分学生被软件整蛊。后来软件被整蛊的同学向外传播,以网络强大的关系网,席卷了整个高校。传播者就是高校的在校生们,他们开始被整蛊了,没有去举报这款非法的软件,而是出于看热闹,看玩笑的心理,推波助澜,把这款携带病毒的软件,以一天的时间传遍各大高校。

这些高校的学子们,没有一点防范意识,在明知道是网络病毒的情况下,不去抵制,而是加快了病毒软件的传播。可见这些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意识不够。

并且大学生们心理很是不健康,自己不小心下载了这款病毒被整蛊了,自己不但不对好朋友们提出警示,却要充当帮凶,也要整蛊别人,并且是从自己的好朋友入手。因为是好友,互相信任,毫不犹豫的就会点开软件,结果却令自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来逃避尴尬。那时你再去给人家解释,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吧。因此令好友受到处分,难道这就是想要的结果吗?这到底是闺蜜、好哥们。还是冤家对头呀。自此后你们的关系恐怕再也无法复原了吧。一个整蛊软件,已经测出你们的友谊深厚程度了。

这款软件,其实在一年多以前,由北邮的一个学生设计出来的。

这款软件起初并非病毒,而是一款整蛊新生的软件。开发这款软件的也是一位名校的大学生,他开发的时候认为现在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于是就想给他们长点教训。然而未曾想到的是这款软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并且还被修改了代码,成为了一款能采集个人隐私的病毒。因此,对于现在看到这款病毒的大学生而言,最好不要再进行传播。

这款软件,你只要不去点开,就没有关系。可是好奇害死猫,很多人都中标了。

由此事件大家可从中得到很多的教训,比如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不是认真听课,而是看手机,大学课堂也像高中课堂一样,加一条不让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制度。

再就是开玩笑、整蛊要有个限度。大家要文明上网。多学习点网络安全知识,对于不良的软件,要勇于制止,而不是去传播,做了推波助澜的人。

大家认为怎么看带着这个问题,请分享下,你对于高校927事件的看法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