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shuihu,那些小时候被叫做神童的孩子?
正在研究三国,便给大家讲一讲三国神童的各色人生吧!
三国时代最有名的神童,莫过于曹操的幼子曹冲,他从小聪明仁爱,五六岁时见识就超过了很多曹魏大臣,曹冲称象的故事更是闻名天下千古流芳,曹操真是太喜欢他了,于是将他内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曹冲生于建安元年,也即是曹操长子曹昂死的前一年。死一孝子,生一奇才,曹操觉得上天对他还不算太坏。
可惜,这位内定接班人竟没来得及长大。赤壁之战前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五月,十三岁的曹冲突然暴病而亡,白发人送黑发人,曹操悲痛万分,曹丕跑去安慰曹操,曹操却说:“此我之不幸,却是你的大幸啊。”可见如果曹冲不死,魏帝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曹丕。
曹冲这一死还连累了他的好朋友周不疑,这周不疑也是个神童,两个神童既是同学也是玩伴,也算是一段千古佳话。而且这周不疑不仅文采风流,还是个军事天才,当初曹操北征乌桓攻打柳城久攻不下,谋士郭嘉又因病重留在后方养病,曹操正一筹莫展之时,初出茅庐的周不疑献上攻城十计,曹操依此行事,不日果然破城。
按道理,如此天才神童,曹操必当重用,正好可以接郭嘉的班。可惜造化弄人,曹冲早夭,曹操算了一下年纪,发现周不疑壮年之时自己必已归天,而以曹丕的本事肯定驾御不了这小周,所以就想把女儿嫁给他以为拉拢,不料竟被拒绝。曹操见此人虽才华横溢但桀骜不驯,实非可用之人也,既然无法用那就只有除掉,免生后患,一了百了!结果曹操竟派了个杀手,摸进周不疑家里把他给暗杀了!
曹操似乎和神童有仇,三国时期好几个有名的神童如祢衡、杨修、孔融都直接或间接死在他手里。其中孔融尤其早慧,不仅幼时曾有让梨之美名,而且十岁那年就敢自己一个人去拜访学界泰斗、朝廷重臣李膺,看门大爷不让他进去,毕竟李膺可是司隶校尉,相当于国家检察院院长兼直隶总督,一个小孩怎么能说见就见,孔融于是就瞎说自己是李膺的亲戚,结果李膺看到这个小孩后很奇怪,说我咋不知道有你这个亲戚呢?小孔融说,我祖先孔子和你祖先老子曾为师友(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咱们两家是世交啊!众人听了,莫不惊异于孔融的机敏,只有一个叫陈韪的人不以为然,脱口而出:”我看你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神童孔融随即展现出了国际级辩手的风采,立刻反唇相讥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孔融是神童,他的女儿也是神童,若能长大,恐怕比他爹还厉害。当时孔融被曹操抓住要杀了,他七岁的女儿竟然还能安坐下棋,左右问何故,这女童竟说出一句千古名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其实曹操身边的神童还真多,他那继子何晏也是个神童,史书上说他来到曹家时才七岁,却聪察岐嶷,明惠若神,曹操就想让何晏干脆改姓曹,完全做他曹家人,哪知何宴完全不领情,他在地上画了个圈儿,自己待在里面,不许任何人踏入。问他啥意思?何晏小朋友老气横秋的说道:“此何氏之庐也”——这个圈儿就是我老何家的房子,你得到了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
另外还有曹操的红颜知己蔡文姬也是个神童女,她6岁的时候听父亲蔡邕弹琴,竟然就听出了琴弦的问题,这让她父亲大吃一惊。所谓音乐天才,不过如此。
更聪明的是夏侯渊的小儿子夏侯荣,他七岁的时候就能写议论文,每天读书数万字,皆过目不忘,曹丕请客吃饭宴请了一百多人,夏侯荣看一遍名单就全记住了,跟每个人聊天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且一字不差,镇的曹丕一愣一愣。可惜夏侯荣也早死,十三岁便随父亲夏侯渊战死在汉中战场上。
曹冲病死的时候,也只有十三岁。
东吴方面,其实孙权本人也是个神童,十四岁便在哥哥孙策账下参与政务,十五岁便当了一县之长,十七岁便主持江东,其政治才能让孙策都自愧不如。
孙权这是大聪明,他手下还有个小聪明,那就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诸葛恪也是个著名的神童,小小年纪就多次在嘴巴上胜过了东吴老臣张昭和蜀汉重臣费祎,于是名扬天下,成为孙权的托孤大臣,但此人仗着一点小聪明,妄自尊大,刚愎自用,结果因得罪太多人而最终在政治斗争中惨败,被杀死在“鸿门宴”上。
与诸葛恪命运差不多的,还有灭蜀的钟会,钟会小时候也是个神童,也是才华横溢自视甚高,结果最后也把自己给作死了。
所以说,小孩子还是不要“大器早成”的好,我年少读书的时候,最嫉妒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整天玩不读书却学习成绩特好的同学,他们太聪明了,一点力不费就走到了大家前头,我们拼死拼活努力了半天,以为甩过他们了,猛一抬头,他们又笑眯眯的出现在前方——老天实在太眷顾他们了,这实在是有些不公平。然而等我成年后我就渐渐明白了,渐渐释然了,其实人太聪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早熟容易早衰,聪明容易自满,而自满很容易犯错误。这些错误的根子,都是在少年时代种下的。种下的时分,耳边一片赞扬声。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诸葛丞相就看得很透,诸葛亮晚年得子,四十六岁才有了独子诸葛瞻,“瞻”者,高瞻远瞩也,可见诸葛亮对此子期望之深。诸葛亮死的那年,诸葛瞻已经八岁,十分的聪慧可爱,但诸葛亮却不无忧虑的给哥哥诸葛瑾写信说,诸葛瞻太过早慧,恐怕将来成不了大器。五丈原上,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又写了一封著名的《诫子书》给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智如诸葛亮,他太明白早熟的坏处了,纵观历史,幼年成名者往往在成人之后销声匿迹,或者因太过骄傲自大而自取灭亡。因此,为人父母者迫切需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过早的被神化、被热捧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上所言,越聪明的孩子就越容易懈怠、越容易浮躁,当年华流逝光环褪去,神童也会变成一块顽石,到时就悔之无及了!
所以,诸葛瞻永远也无法成为诸葛亮,虽然他精通书画,才思敏捷,记忆力极强,但智商并不代表能力。这些神童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经历,永远不可能懂得;没有懂得,永远不可能珍惜;没有珍惜,上天给你再多,你也一定会失去。
你做过最沙雕的事是什么?
今早上起来就是这样子啊哈?在今日头条三个海南证交所公众号里,要干嘛→_→最沙雕:原创为主,辅助转发
qq水浒武将怎么搭配?
有高廉就用,出阵武将:施恩、鲍旭、邓龙、二娘、高廉。马麟出征,看情况可以替换高廉。天寿就不用了。欧鹏也不用,吸血肉盾没什么用,要是喜欢用肉盾,等到后面用李衮,或者是石秀。
二龙山的三位头领鲁智深杨志武松?
三个人都不是将才,只能属于单打独斗的类型,从一系列事迹看来,武松应该是三人中综合战力最强的,鲁智深第二,杨志排名最后。
当然这个综合战力不是他们一对一单挑,谁能赢,而是综合了经验、决心、判断力甚至包括运气等。
三个人的单挑能力应该都很强,其中鲁智深和杨志直接较量过,两人水平基本相当,鲁智深略胜一筹。武松没有和两人交过手,但综合武松打虎的事迹,三人单挑水平应该是伯仲之间,可能鲁智深步战马战综合起来是单挑最厉害的。但是单挑能力不能决定最终战力。
杨志单挑能力应该不弱于武松,但为什么说杨志排名最后,主要原因是杨志运气太霉了,属于衰神附体干啥啥不成的类型。押送花石纲、生辰纲都失败,到了征方腊时,杨志寸功未立,直接病死。所以说杨志这种衰神附身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再有能力,综合战力也很低。
再说武松和鲁智深。武松单挑能力应该略逊于鲁智深,毕竟鲁智深马战步战都是顶级高手,武松没有马战的描述。但是武松的判断力、江湖经验等远远胜过鲁智深。比如在十字坡,武松对孙二娘的把戏一目了然,而且能够将计就计让她露出马脚并轻松将其制服。鲁智深就不行,江湖经验不足,直接被麻翻,差点小命不保。
两人去华山找史进的时候,鲁智深鲁莽的行为把自己也陷入了困境。当然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鲁智深的地方,鲁智深更重义气。武松则比较冷静,能够准确判断形势。
对于形势的判断,鲁智深还有一次失败的教训,那就是在瓦罐寺时,饿肚子的鲁智深错误判断形势,被崔道成丘小乙一顿蹂躏,差点又丢了小命。
而武松大闹飞云浦,则充分反映出了武松的沉着冷静、超强判断、干脆利落,对形势判断准确。武松也是书中少有的步将斩杀马上将领的人,而且不止斩杀一人。这些都是武松超强判断力的表现。
从武松和鲁智深的对比看,除了武力不好对比外,武松在很多方面都要强于鲁智深,这些优势会让武松在综合战力上超过鲁智深。
所以三人综合战力,武松>鲁智深>杨志。
QQ水浒40级?
升40级砍竹左右令活动拿枭雄将,王进李天锡钮文忠邬梨徐瑾。目前暂时武松鲍旭二娘童猛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