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伊苏2攻略,就是小时候插卡的那种类似吞食天地那样的经典?
好玩的RPG很多,不过没有哪个敢说最好玩的,因为还受到游戏风格以及玩家个人喜好的影响。小时候的吞食天地确实很经典,不过这个类型的游戏现在已经很少了。个人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日式的有永远的伊苏系列、英雄传说系列、最终幻想系列、北欧女神系列;国内有仙剑、轩辕剑这些老经典。还有就是欧美类的RPG,例如博德之门、无冬之夜、上古卷轴等。
现在手游联动新番已经成为了惯例了么?
谢邀!
二次元手游日益蓬勃壮大,除了不断有新作品涌现之外,越来越多的手游作品开始和经典动漫作品展开了联动,甚至出现了诸如《野良神:宿命》,《魔法禁书目录手游》这样以动漫原作为主题的漫改作品。频繁的联动改编似乎不仅仅是商业利益的结合,其中还隐藏着许多令人振奋的大消息!
网易旗下《魔法禁书目录》本身作为知名动漫IP,在上线之初,原作动漫就爆出了新一季动画的制作预定消息。
游戏则先后联动了伊苏8与闪乱神乐,两作也是分别在即将上架steam的前夕和魔禁手游来了一波亲密接触。
而近期《永远的七日之都》则是与背景设定都极其相似的《命运石之门》进行了一次联动,同样也是即将在四月推出第二季《命运石之门0》
《刀使巫女》手游虽然还未正式公测上线,新番却已经在1月先行,近期看板娘阵亡事件也是小小的火了一把。
似乎每次联动或是漫改,都预示着一部新作的上演!
如果说哪部手游原作的新作最值得期待,那毫无疑问,笔者当属推荐《野良神》。
前两季开播之初就一直是人气爆表,蝉联新番榜首。日式神鬼世界的背景,精彩绝伦的故事,能逗比能耍帅的野良神明男主,可以说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佳作。
而如今即将推出手游的消息也不由让人为之振奋!由蜗牛数字自主研发,日本“ノラガミ ARAGOTO製作委員会”官方正版授权的《野良神:宿命》即将开启首测!
ARPG的游戏类型让本作玩法剧情都将在动漫原作的基础上做到最大还原,意图为粉丝呈现最佳的野良神手游。
如今《野良神:宿命》首测在即,漫画作者安达老师即将复刊的消息也已经传出,加上骨头社近期大量新作的产出,究竟在这2018,我们是否能等到野良神的第三季呢?值得期待!
谁能估计永远的伊苏9什么时候出啊?
这个应该最近不会推出的请关注下最新通知吧
清代一共出过多少个武状元?
清代考上武状元有多难?
在清朝,考武状元的程序与考文状元差不多,同样要通过县试、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有机会成为武状元。
武生的科考历程
清朝重文轻武,武秀才考试比文秀才考试要晚,学政考完文秀才,定出名次,贴出榜单,才会考武秀才。考武秀才,先考外场,再考内场。外场考武艺,分为马射、步射和刀石三项。马射即马上射箭,步射即平地射箭,刀石就是耍大刀和提石锁。三个科目全部及格,可以参加内场考试。内场即笔试,与文秀才们考诗赋、对策、八股文不同,武生们只需要默写一遍《武经》,默写要全对,字迹要规范。内外两场全部通过,即成武秀才。
武秀才参加乡试的考试制度比院试更严,但基本规则是一样的,内外场所有科目全过,考官们还要排定名次,根据朝廷分给本省的武举指标,将排名靠后的考生淘汰掉,剩下的考生就是武举人。
乡试完了是会试。会试主考官一般由兵部侍郎担任。会试过后,还有复试,所有通过初试的考生,都要复试马射、步射和刀石。如果通过了初试,没通过复试,一样要被淘汰掉。过了复试,紧接着是殿试,此时皇帝会亲自到场观看。武科殿试一般不会再淘汰考生,只是为了给考生排定名次。
清朝总共举行过100多次武进士考试,取中的武进士总共只有9000多名,平均每次取中不到100名。
不考实战考力气
传说中的武状元,都要武功超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实际上,清廷对武状元的要求很低:第一,会骑马;第二,会射箭;第三,力气要大;第四,有基本的背诵和书写能力。至于会不会武术套路,有没有实战能力,并不做具体要求。外场考试永远都是一个个考生单独演练,从来不让他们两两搏斗。
但即使不考实战,普通人也考不上武状元,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以乾隆年间的武科会试为例,考生射箭,可以选八力、十力和十二力的弓。“力”将近10斤,八力即80斤,十力即100斤。考生搭弓射箭之前,先要拉满三次。如果你选的是十力弓,前两次拉满,第三次没拉满,立即淘汰。
如果三次拉满,可以参加马射和步射。步射则需要站在距离箭靶50步开外的地方,连射六次,中靶两次以上算及格。
清代考生要用大关刀,有80斤、100斤、120斤三种。选一把大刀,完成“雪花盖顶”“前后刀花”等几个动作,可以及格。
石锁项目更不用说,对体力的要求更高,300斤重的大石锁,先提到胸口,再左右翻转,一般人恐怕很难做到。
武状元得从基层做起
清朝选官制度还是比较苛刻的,不管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都要从基层做起。
朝廷通常会给武状元实习生“二等侍卫”的头衔,但不能马上去给皇帝当保镖,还要经过两三年的实习期,实习期间需要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带兵常识。
御前侍卫必须懂得格斗,所以武状元们在实习期间还要学习格斗术。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规定新科武进士(包括武状元)要跟随侍卫学习格斗。顺治十七年(1660年),号称“满洲第勇士”的权臣鳌拜担任武进士总教习,亲自教导他们骑射功夫和行军布阵。
学习期满,要参加考试,假如成绩不合格,只能卷铺盖回家候补。成绩合格的,可以当上真正的侍卫,或者被分配到军营里当千总、游击等官职。此后如有战功,慢慢可以升迁到参将、副将、总兵、提督。
清朝有多少武状元?哪里人最多?
我国清朝250多年的武举考试中,据朱彭寿《旧典备征》统计,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一共出了武状元109人。其中顺治朝7人,康熙朝有21人,雍正朝5人,乾隆朝有27名武状元,是中武状元最多的朝代,嘉庆朝12人,道光朝 15人,咸丰朝 5人,同治朝 6人,光绪朝 11人。
清朝第一位中武状元的是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的郭士衡,他是山东章邱人。据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郭仲衡,顺治三年殿试中武状元,为702年(长安二年)设武科900多年来章丘唯一的武状元。”郭士衡也就成为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一位武状元。据《清史稿》记载:郭土衡曾率八旗军攻打吴三桂,强悍骁勇,一路所向披靡。山东是清朝出武状元较多的一个省份,清代有些状元的地址不详,有史可查的山东共有13位:郭士衡、霍维鼐、王元浩、玉懋赏、马兆瑞 、徐殿飙、丁殿宁 、吴 钺 、田在田、韩金甲、宋占魁、李梦说、张宪周。但清朝山东武状元虽多,还不是第一。
清朝中武状元最多的地区是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时期,“直隶”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名,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区域。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直隶能确定的至少有武状元24人,他们是张英奇(直隶深州)、徐宪武 、田 唆(直隶献县)、 齐大勇( 直隶昌黎)、 哈攀龙(直隶任邱) 、哈廷梁( 直隶献县)、李国梁(直隶丰润)、 段飞龙 (直隶永年) 、邢敦行(直隶定州)、李云龙(直隶阜城)、李白玉(直隶蔓城)、张联元(直隶献县)、 张云亭( 直隶清丰)、张殿华(直隶枣强)、吴德新(直隶东明)、李信直(直隶晋州)、温常勇(直隶天津)、王世清 (直隶南和)、马鸿图( 直隶抚宁)、史天样 (直隶邯郸)、 黄大元( 直隶怀安)、佟在棠( 直隶天津)、武国栋( 直隶天津)、张三甲 (直隶开州)。直隶能出这么多武状元,或许与直隶是京城要地有关。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他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也是直隶(开州)人。张三甲,字鼎臣,号魁轩,又名荣甲,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于开州户部寨村,一个清贫而又尚武世家。相传百八十斤的练武刀耍起来如盘龙翻舞,套数多变,跑马射箭能百发百中。
清代以直隶、山东、浙江等一带中武状元较多。其中,浙江名列第三,有王玉玺、刘 炎 、 郎天诈、罗 琪 、 朱秋魁 、 林大彪 、黄 瑞 、陈桂芬8人;江苏也不错,有林本直、杨 谦 、张兆潘 、刘荣庆、刘国庆 、卞 赓6人;山西有张大经 、马 全( 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更名再中,真是传奇)、 张从龙、李相清 、李广金5人; 河南有马殿甲 、牛凤山 、赵云鹏、张风鸣、杨廷弼5人。
在清朝这250多年的武举考试中,有些省份一个武状元也没有的,如广西为0,而同样地处岭南的广东却出了三个武状元:乾隆朝有长乐县(今五华县)的李威光,嘉庆朝有海阳黄仁勇和广东南海县的姚大宁 。 福建与广东一样有丁锦堂、宋鸿图、黄培松3人中武状元。
清代武状元名单(109人)
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罗列于下: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 琪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纬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缴煜章 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维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杨 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显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鳞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镛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马 全 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黄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飞虎
嘉庆朝 (12人)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隶蔓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华清 山承临润。
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凤来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开业 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11人)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以上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广东籍一共有三人考中清朝武状元分别是: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状元李威光,广东长乐人。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状元黄仁勇,广东海阳人。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状元姚大宁,广东南海人。
哪些主角让你觉得非常酷?
游戏中的主角基本上非酷即帅,要不然长得像马里奥大叔那样呆萌也行,毕竟歪瓜裂枣的角色很少有人能玩得下去。但也并非每个主角都把酷发展到了极致,强中还有强中手。一定要说的话,下面大概就是我见过的最酷的十个游戏主角了:
维吉尔(鬼泣系列)说起游戏中最酷的主角,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鬼泣里的维吉尔了。印象中他永远都是一副冷冷的酷酷的表情,偶尔露出一个笑容似乎都是在藐视众生,仿佛高不可攀的样子。
他的攻击招式全是快准狠的典型,超高杀伤力的同时还炫到不行,完美的诠释了一个“酷”字。
八神庵(拳皇系列)第一次在游戏中感受到酷是在玩拳皇的时候,里面几乎每个角色都酷酷的。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八神庵了。不管是狠劲十足的必杀八稚女还是胜利后掩脸大笑的表情都给人一种仿佛忘我的境界,一直觉得那种感觉很酷。
秀真(超级忍PS2版)由于游戏太老了,我对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模糊的记忆。记得最清楚的是主角发动必杀以后的场面。就像下图这样,每个中招的敌人都会有死前特写,然后主角缓缓把刀收入鞘中,身后的敌人随即喷血而亡。现在看起来,演出有点中二但还是觉得很酷。
贝姐(猎天使魔女)猎天使魔女本来就是为了对标鬼泣而打造的系列。主角贝姐更是把鬼泣式的酷炫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多出了女性特有的气质。每一场战斗都像是一场贝姐的个人表演秀,各种让人惊叹的杂技招式打的敌人天花乱坠。特别是贝姐那猫步一样的步调随时都能把战场走成T台,霸气十足。
艾达王(生化危机系列)艾达王是整个生化系列中最神秘的角色,她的过去永远隐藏在迷雾中,她总是游走在灰色地带,正邪难辨。每一次里昂出现危机,她都会出人意料的出现,并施以援手(火箭筒)。而且她仿佛有在任何险境中都能悄然脱身的能力,一颦一笑都带着让人着迷的神秘感,就像一个来去无踪的女王。
V(鬼泣5)自带摇滚BGM的烟熏妆青年,他是维吉尔的人类分身,自然也就继承了本尊那高冷的气质。在装酷方面V比起维吉尔更加出色,不管是说话时略带诗意的调调还是战斗中的颓废的步态无不在表现着一个酷字。
47(杀手系列)47的酷是与生俱来的。他是沉着冷静的天然杀手,一旦混迹于人群中,他可以装扮成任何人,无处不在。在刺杀行动中,他永远都保持着那种“安能辨我是杀手”的从容感,
毁灭战士(毁灭战士)如果说其它游戏的主角扮酷都要靠奇特的外表和耍帅的动作,那么毁灭战士就是最实在的那种。在他的游戏中,不需要说话,甚至不需要露脸,力量就是他的语言,几杆大枪打爆一切。巅峰时期的毁灭战士是一个在地狱都能横着走的狠角色,仿佛一台为了屠魔而生的永动机,地狱都要为他颤抖。
格斯(剑风传奇无双)一把巨型铁块一样的大剑,断手瞎眼,超越常人的魁梧身材,格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暴力气息的男人。不管在游戏中还是漫画里,他都给人一种以一敌万的强大感,无论有多少魔物像潮水般袭来,他都能把它们打成一片肉泥。
除开这引人注目的外表和实力,格斯真正的酷来自他那永不妥协的内心,不管世界多么残酷,他的怒火和对希望的渴求让他可以战胜神一样的强敌。
只狼(只狼)第一感觉,只狼的表现是很木讷的,有时候仿佛只是个对主子唯命是从的工具人。但当他施展致命忍杀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在展示一门艺术,酷到了极致。
特别是忍杀白蛇神的情景,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只狼毫无惧色,纵身跳到蛇头上就是一记忍杀,随着刀划过巨大的蛇身,只狼面无表情的悄然落地,身后是漫天血雨和大蛇震天响的嚎叫,当时真的被这个画面震惊了。
正如开头所说,游戏中的主角通常非酷即帅,肯定还有很多我没有提到的。那么,你们还有哪些觉得非常酷的游戏主角呢?不妨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