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000,历史上的大名府为什么那么出名?
黄河一路向东,奔腾在华北平原之上,在黄河北岸有一座景色秀丽的山,名字叫“沙麓山”。某一天,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这里扎下营寨,队伍的首领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周穆王。
周穆王是个超级驴友,经常一出门就是一两年,曾经游历到昆仑山跟王母娘娘约会。这一次他的旅程一点都不浪漫,因为就在沙麓山下他心爱的盛姬病逝了。
前两天周穆王还拉着盛姬登临山顶,偶遇一对凤凰在他们面前翩翩起舞,转眼间美人香消玉殒,穆天子暗自伤神。他的女儿叔㛗对母亲的仙逝无法接受,痛苦数日后竟然追随盛姬而去。
连失爱姬爱女,穆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一点纪念,于是他将母女俩葬在山顶,此谓“穆云陵”。又在山下筑了一座小城,令城中的人世代守陵祭祀,这座小城就是后来的大名县。
时光飞逝,转眼来到周惠王十七年。这一年,翟人攻破卫国,那位与鹤为伴的昏君卫懿公被杀害,卫国亡了。
第二年,春秋霸主齐桓公决定对卫国实施“国际援助”,在他的倡议下,联军打跑了翟人,重新恢复了卫国,并在沙麓山下重建被毁坏的城池,并将它命名为“五鹿城”。
几年后,又一个名人来到这里,那一天他们一行衣衫褴褛跟乞丐无异。谁呢?逃亡途中的晋文公重耳。在这里他们饿得双腿打颤,想跟路边的老农讨口吃的,却被老农扔了一把土奚落。
晋文公刚要发怒,狐偃却说:人家给你土地就预示着你要得江山,吉兆啊!于是激动万分的晋文公手捧泥土,长跪谢天。
时钟再往前快进,来到西汉中期,五鹿城已经更名为“元城”。某一年,从东平陵迁徙来一户人家,户主叫王贺。
王贺曾经担任绣衣使者,有一次奉旨巡查地方时善心大发,他不忍心处死罪犯和失职的官员,结果因此惹怒汉武帝,差点被砍了头。在同僚的求情下,王贺虽然保住了命,但丢了工作。回到家乡后又得罪了一个乡霸,因此被迫全家搬迁。
仕途不顺的王贺感慨:都说救百人性命能获得侯爵,我救下的性命何止上万?咋就没见到福报呢?
王贺在运命不公的哀叹中得了一个孙女,孩子刚出生,家里来了一个老头。这个老头说了一番让王贺心惊肉跳的话:“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
原来沙麓山早在645年前就在地震中塌陷了,留下一个巨大的沙丘。当时晋国的史官“掐指一算”说,沙麓崩意味着这地方在645年后将要出现一位圣女。老头说,我算来算去,这位圣女应该就是你家孙女。
你还别说,老头说得真准,这位女孩儿就是后来大汉王朝的皇太后王政君。对了,王贺还有个曾孙名叫王莽,新朝的开国皇帝。
所以,大名府是个人杰地灵,文化悠久的历史古城。
时间来到大唐建中三年,这里成了河朔三镇之一魏博镇的治所,当时的节度使叫田悦,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
田悦仗着兵多粮广,干脆关起门来称魏王,不再接受朝廷的命令。既然独立了就得有点仪式感,田悦下令将魏州改为大名府,元城改称大名县,从此“大名”这个名称一直流传到今天。
到了宋朝,大名府的名气达到顶峰,这里曾经被改名为“北京”,作为大宋帝国的陪都。北宋至少有潘美、寇准、王钦若、吕夷简、韩琦、欧阳修六位宰相曾经在此任职,郭震、潘美、刘安世都是大名府人。
请不要忘记,还有一位大美女是大名人——邓丽君。当然,老百姓对大名府印象最深的情节还是来自于《水浒传》,“智劫生辰纲”、“大闹大名府”就发生在这里。
到了元明清,大名府的历史地位开始走下坡路,它与周边的县多次合并和拆解,如今已经是邯郸市下属的一个县。
一个不算大的大名府,为何聚集了这么多的名流,留下如此多的灿烂文化?元朝之后又为何逐步衰弱了呢?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大名府的兴盛和衰败,都源自于它的地理环境。
我国古代是个农耕社会,平原和河流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由华北平原和黄河构成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了世界上最优质的产粮基地之一。
大名府恰好地处黄河北岸,又是华北平原的心脏地带,因此它既是南北交通的要塞,又是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
从政治版图上看,元朝之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长安和洛阳一带,大名府紧邻洛阳,是朝廷影响北方的前沿阵地,这就决定了它无可替代的政治地位。
从军事上看,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草原民族,河北平原一马平川,唯一的天险就是黄河。作为黄河北岸的大名府,充当了洛阳的防卫屏障。
正因为这些特性,中华文明诞生之初这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历朝历代都会把这里当作战略要地。那么,元朝之后它为何走了下坡路呢?
答案是:随着中国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北移,以及经济中心的南移,大名府的价值缩水了。
从元朝开始,都城北移到北京,打破了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政治地缘格局,军事防御也从黄河向北推移到燕山以北。
从宋朝开始,南方的经济发展完全超过北方,中原的农业支柱地位也不复存在了。唯一能显示大名府重要性的,仅剩下交通枢纽这一个理由。
这种现象不光体现在大名府,中原地区的历史名城全都遭遇了历史的寒冬。尤其是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流过大名府的漳河、卫河、运河也失去了光泽。
当历史的发展摆脱了对大名府独特地理条件的依赖后,这个历经数千年的文化胜地也终于走向了暮年,留给我们一个岁月沧桑的背影。
拉脱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来到拉脱维亚才知道十女配一夫,女性愁嫁人都是骗人的,不过遇到小姐姐送鸡蛋就不要轻易拒绝,会错意或许就错过了一段姻缘。
拉脱维亚美女多拉脱维亚确实是女多男少,但并不是传说中的男女比例1比10,拉脱维亚是女性比例占比最多的国家,占到了总人口的54%,比男性要多8%,加上当地的美女实在太惊艳,给人一种美女如云的视觉享受。
实际上拉脱维亚年轻人中女性比例并没有高于男性,两者比例接近1比1,年龄越大女性比例才开始逐步高于男性,退休后人群里女性比例就远高于男性,当地男性平均寿命只有60多,而女性平均寿命超过76岁,造成男性寿命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男人太爱喝酒。
拉脱维亚的美女主要是拉脱维亚族,占到了总人口的60%,其他的美女是俄罗斯族,乌克兰族,波兰族等,可以说是集中了各个出美女的民族。
拉脱维亚的美女平均身高达到1米7,甚至1米8以上的也很常见,走在路上随处可见大长腿美女围绕着身边,一双双笔直修长的美腿,衬托玲珑窈窕的曲线,是盛产模特比例最高的地方,在国际模特和选美比赛中屡获殊荣。
拉脱维亚的美女喜欢琥珀,她们认为佩戴精美的琥珀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当地的男生追女生必不可少的礼物就是琥珀,象征着爱情。
拉脱维亚的美女比较含蓄,结婚的年龄普遍较晚,基本在30岁左右,想要找当地美女做老婆要积极主动,她们喜欢有幽默感的人。
娶她们做老婆,不用考虑买房买车,也不用担心彩礼,两情相悦就能水到渠成,不过在拉脱维亚,婚后的丈夫要牢记老婆的生日,忘记的话属于违法行为。
拉脱维亚的收入水平拉脱维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500欧元每月,平均税前工资水平达到1200欧元,四分之一的人收入低于500欧元一个月,三分之二的人收入集中在500欧元到1400欧元之间。
在拉脱维亚从事服务行业的月收入基本就在500欧元左右,普通工人月收入700欧元,公司白领月收入600到1000欧元,医生月收入1500欧元,大学老师月收入2800欧元。
拉脱维亚人每周工作40小时,超过的时间要支付双倍工资,每年有四周的带薪假期,不包含节假日,可以分开使用,每次年假要连续休息两周时间。
拉脱维亚的物价拉脱维亚一升装的脱脂牛奶1欧元,一公斤面粉0.8欧元,一公斤大米1.5欧元,一公斤面包2欧元,一罐啤酒3欧元,一公斤奶酪12欧元。
一公斤土豆0.4欧元,一公斤胡萝卜0.6欧元,一公斤白菜1欧元,一公斤黄瓜1欧元,一公斤西兰花1.6欧元,一公斤香蕉1欧元,一公斤苹果1.4欧元,一公斤橘子1.5欧元,一公斤梨1.7欧元,一公斤车厘子3欧元。
10个鸡蛋2欧元,一公斤鸡肉3.5欧元,一公斤猪肉5欧元,一公斤香肠5.5欧元,一公斤牛肉8欧元。
一杯咖啡1.5欧元,一份咖喱牛肉套餐3欧元,一份大号披萨10欧元,中档餐厅餐馆一份正餐10到15欧元,两个人点三个菜人均20欧元。
公交车单程票价2欧元,购买交通卡每次票价只要1.15欧元,购买日票5欧元,当地的出租车起步费1.7欧元,每公里0.5欧元,打的从机场到市区14欧元左右。
首都里加市区单卧室的公寓月租450欧元,两室一厅的公寓月租650欧元左右,郊区的租金是市区的70%,当地的房价市中心每平米1700欧元,市郊每平米1000欧元左右。
拉脱维亚的生活习惯拉脱维亚人偏爱独居生活,在公寓居住的不少人会等公共区域无人时才走出家门,避免和人打招呼产生尴尬。在路边的餐厅经常看到一个人吃饭的身影,而且餐馆四人位设置很少,基本上是双人位的位置。
拉脱维亚人的传统服装离不开衬衫,无论男女都要穿长度到膝盖的长衬衫,女性把衬衫当作衬裙穿,外面再穿裙子、夹克和外套,男性在衬衫外会穿上外套和大衣。
拉脱维亚人喜欢喝啤酒,快到冬天的时候,他们普遍会喝特有的黑药酒,由草本植物提取加工,口味苦中带甜,用来调制鸡尾酒,或者倒入咖啡和果汁里面喝,有助于促进消化。
拉脱维亚人爱吃蘑菇和浆果,在夏天结束的时候,会看到当地人成群结队地提着桶子和篮子到森林里,他们采摘成熟的菌菇和浆果,用来腌制成泡菜,便于储存起来过冬食用。
拉脱维亚人喜欢蒸桑拿,尤其是湿蒸,就是把水浇在滚烫的石头上产生水蒸气,无论春夏秋冬,当地人有空就会举家出门或者和朋友一起蒸桑拿,而且蒸桑拿的时候男女在一个房间里都一丝不挂,坦诚相待。
拉脱维亚的奇风异俗拉脱维亚人在复活节有荡秋千的传统,先由家里的男主人和女主人荡秋千,再轮到其他家庭成员,荡秋千开始后要等秋千自然停下,不能人为地停止秋千,荡秋千寓意着庄稼丰收,牲畜健康。
拉脱维亚人在仲夏夜的晚上不睡觉,要彻夜狂欢来庆祝节日,女人头戴鲜花编织的花冠,男人头戴橡树枝叶编成的头冠,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边喝酒边吃烧烤,象征着生机盎然。
拉脱维亚人在11月要庆祝马丁节,大人带着孩子身穿动物式样的服装,戴着动物模样的面具,白天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晚上共进晚餐,马丁节标志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来临。
每年的5月迎来男人最爱的节日,就是当地的金发女郎节,节日当天拉脱维亚的姑娘会穿上粉红的短裙,配上一头漂亮的金发,自信地在大街上展示姣好的身材,不仅有拉脱维亚的美女参加,更是吸引世界各地的美女前来。
拉脱维亚的新人结婚时,要一起走过河上的桥梁,代表婚后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携手跨过,新婚夫妇到亲戚家做客,亲戚在沿途会设置各种障碍,新婚夫妻要留下巧克力来通过阻碍,表示婚后会克服生活中遇到的障碍。
来到拉脱维亚才知道的事到拉脱维亚人家里做客要带上一束鲜花和一份小礼物,鲜花的数量必须要单数,收礼的人会当面拆开礼物表达感谢。
拉脱维亚人喜欢鹳,如果鹳到家里来筑巢,就不会去驱赶鹳,他们认为会给这户人家带来祝福。
在拉脱维亚自己的车子脏了要马上清洗干净,不然被交警发现会被处以罚款,当地洗车比较贵,很多人就自己动手洗车。
在拉脱维亚看到别人向你求救,要是没有施出援手,属于违法行为,轻则要进行社区劳动,重则要面临起诉。
拉脱维亚是牛仔裤的故乡,当地裁缝最早发现一种耐磨的布料,用来做牛仔裤后风靡全球,到拉脱维亚要带条裤子回去。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拉脱维亚的美女收到礼物后,如果回送5个鸡蛋就代表愿意嫁给你。石家庄到新疆北疆15天自驾游?
我们是18年7月中旬去的新疆,来回16天。我把我们的行车路线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石家庄出发通过太原、北上到宁夏中卫,走河西走廊通过威武、张掖、嘉峪关、瓜州,从瓜州向北直奔星星峡,由星星峡进入新疆的吐鲁番。由于时间有限,在吐鲁番玩了多半天就通过218国道通过何静县翻过天山奔北疆游玩。游玩了巩乃斯、那拉提、特克斯、琼库什台、伊宁、赛里木、唐提拉等,跑了独库公里和赛果公路,去霍尔果斯看国门,让后由奎屯、克拉玛依、布尔津到喀纳斯风景区游玩。
新疆真的很大,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半个月时间游玩新疆只能是走马观花,如果有时间最好延至20天以上。我们16天跑了1.2万公里,感觉行程太紧。
回程有的京新高速,这条路路上车少人少,还有几百公里无人区,如果走京新一定要加满油。
值得注意的是限速,新疆很多国道、乡道限速很厉害,如:独库公里全程限速30,有些国道还有隐藏电子眼,注意听导航提示吧。
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十大名人都是谁?
以下是本人认为的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十大名人(排名不分先后):
1、孔子(551-479 BC),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性、伦理、政治和文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变。他的思想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家学派也被尊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一学派”。
孔子生于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士族家庭,但是他非常勤奋好学,很早就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他先后游历于各个诸侯国和小国,寻找理想的治国之道,尝试推广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他的学生有三千余人,其中有不少人成为了后来的政治家、学者和文化名流。
孔子最为著名的是《论语》一书,其中收录了他的言行和学说,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孔子的思想主张尊重天命、重视教育、注重道德和礼仪、推崇忠诚和诚信等等,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屈原(约340-278 BC)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和诗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他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楚国文化的代表。他的诗歌充满着激情和豪迈,表达了他对爱情、国家和民族的深情追求。
屈原原本是楚国宰相,但由于反对与秦国通婚的政策,他被排挤出朝廷,流放到江南。在那里,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关切。在《离骚》一诗中,他描述了自己游离在政治和文化的边缘,感受到的孤独和苦痛,但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和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尽管屈原并没有亲身参加楚国的军事行动,他的诗歌却在后世对楚国的文化和民族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的《离骚》和《天问》等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其诗歌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韩信(231-196 BC)是中国秦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曾为汉高祖刘邦的亲信和军师,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韩信年少时曾受过草莽英雄刘胜的赏识,后来便跟随刘邦参加了反秦战争,多次立功,最终成为了刘邦的麾下将领。
韩信在战争中以善用兵法和变化多端的战术而著称,被誉为“兵家之神”。他的战术和策略,如“暗度陈仓”、“欲擒故纵”、“借刀杀人”等等,不仅在汉朝建立之后被广泛传承,而且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和战略管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刘邦(256-195 BC)是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曾为草莽英雄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年少时是个放荡不羁的人,后来随着时局的变化而逐渐成长起来。他曾在汉王朝建立前,领导了许多起义军和反秦力量,最终打败了秦朝的军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平定三秦。
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后,成为了第一个皇帝,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设立县、推广儒学、减轻赋税等等,从而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他的统治虽然不是非常完美,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被认为是一个能够在乱世中为民除害,统一国家,开创大汉文明的英明君主。
5、诸葛亮(181-234 AD)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卧龙先生”。他年轻时曾拜在刘备门下,成为了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在乱世中建立了蜀汉政权。
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华都非常出众,他在战争中多次展现了精湛的战术和策略,如“空城计”、“赤壁之战”等等,成为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之一,撰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如《出师表》、《诫子书》等等,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
6、武则天(624-705 AD)是中国唐朝时期的女性政治家和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后来嫁给唐高宗,成为了唐朝的皇后。
武则天在唐高宗去世后,掌握了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她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修筑水利工程、加强边防防御、改革农业制度等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她的统治虽然备受争议,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女性政治家。
7、李清照(1084-1155 AD)是中国宋朝时期的女性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李清照的诗歌作品以清新、婉约、细腻著称,表达了她对生活、爱情、家庭、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李清照的诗歌作品广受欢迎,她的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等等被传唱至今。她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珍品,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郑成功(1624-1662 AD)是中国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海上神剑”。他的父亲是明朝南明政权的建立者郑芝龙,他自己则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南明政权的领袖。
郑成功在海上打了许多胜仗,曾多次攻占荷兰殖民地台湾,并将其归于中国的领土。他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智慧被广泛赞誉,他的军事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9、曹操(155-220 AD)是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他的才华和智慧被广泛赞誉,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化人。
曹操在政治上拥有出色的才华,他多次参与政治斗争,如反董卓、官渡之战等等。在战争中,他领导军队多次打败敌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他的诗歌和文章多次被后世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毛泽东(1893-1976)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他的领导和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年轻时参加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在长达20年的革命战争中,他领导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毛泽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如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他的政策和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思想和政治实践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Send a message...
ChatGPT Mar 23 Version. Free Research Preview. ChatGPT may produce in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people, places, or facts.
秦始皇为中国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但是无论怎样也不能抹杀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那么,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灭六国,促一统秦始皇充分利用了祖辈积累下来的基业,“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便“ 初并天下”,统一六国。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自周平王迁都洛邑以来,中国便长期陷入分裂混战的状态中,而秦始皇的统一则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异政教,各自独断”的局面,这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符合人们的普遍心愿和历史的发展趋势。
筑长城、修灵渠
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派大将北击匈奴,并迁徙民众和刑徒充实北部边地,对于开发北方边疆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击败匈奴的侵扰后,秦始皇又派蒙恬主持修筑了著名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南越在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久就发动了对南越的攻击,经过残酷而持久的战斗,最终打败南越。在此过程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问题,秦始皇又命令史禄主持修成了灵渠。灵渠是一条连接湘江和漓江的人工运河,它的修建是我国南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创举,为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制度,利后世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全国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主要包括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度,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等等。这些大多被后世所继承,无一不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秦王朝建立之后,开始在全国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等。秦始皇针对战国时期文字混乱的情况,在统一六国后,便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以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而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尤其是统一货币的措施,其后各皇朝都掌握铸币权,钱的形制也基本保持着“秦半两”的圆形方孔样子,可见其多后世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