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dos版(还记得小时候过年通宵打的游戏有哪些吗)

新辉网

仙剑奇侠传dos版,还记得小时候过年通宵打的游戏有哪些吗?

起凡,群雄逐鹿,玩了10年,只要去网吧,就只玩群雄逐鹿,当面10黑的朋友,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坚守着起凡,一直爱玩司马懿,技术不是很好,

神雕侠侣端游还有人玩吗?

有人玩的。

仙剑奇侠传dos版(还记得小时候过年通宵打的游戏有哪些吗)

经典金庸小说游戏再现dos平台,当年因为仙剑奇侠传的 关系这款游戏并不为很多人所青眯,但是这绝不代表这款游戏不优秀。“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是金庸所著的《神雕侠侣》中的一句名言,它曾让多少 金庸迷为之倾倒,如今我们在智冠公司的年度大作《神雕侠侣》中再次领略到这份一往情深的爱情了。

仙剑奇侠传对于仙迷不仅仅是游戏?

仙剑对于玩家是一个情感载体,在仙剑中玩家不仅可以完成侠客梦,更多的是那凄美的爱情故事使得仙剑系列拥有独特的魅力。仙剑也是代表一种情结,代表着玩家的青春,在一定程度上仙剑系列不再单纯的是一款中文游戏,它已经成为一个流传的故事。

1991年台湾大宇构思出一个新的游戏世界,那时的姚壮宪和谢崇辉还都是年富力强,于是狂徒工作室成立了,影响几代人的游戏仙剑奇侠传诞生了。仙剑最早的版本是1995年的DOS版,一个宿命的传说引出一段凄美的爱情。2001年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对游戏有一个很好的还原,也成就了胡歌和刘亦菲。

后来的每一部都有着自己的主题剧情,仙剑2是宽恕,仙剑3是轮回,仙剑4是寻仙,仙剑5是心愿,这是姚仙看中的,也是广大玩家最珍惜的部分。这不再是游戏,更是一个传说。2003年的仙剑2不能说是成功,它的风格和配乐都有些乏力。

2003年7月,经过改良,仙剑3问世,这部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说挽救了仙剑品牌。这是的开发公司已经是上海软星了,这是2003年最佳RPG游戏。

2004年仙剑3问情篇发售,这是一个低成本的资料片,游戏结局不太完整,是一个遗憾。

2007年的仙剑4是很成功的,这是情感最丰富的一个系列,很多玩家说仙剑4的故事就是上软自己的故事。

仙剑5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了,这是一款李逍遥的晚年生活,后面又有了前传,这也是整个系列第一部前传性质的游戏。

仙剑6就是一个突破,它是新的开始,正式结束李逍遥的故事,全部采用全新动画制作,在战斗和操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仙剑7不只是PC端了,还有更多的期待。一眼平生无限事,曾经陌上少年游。仙剑系列是永远的经典,永远的。

未成年人该不该玩网络游戏?

去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许多游戏厂商纷纷在游戏中加入相应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近期,据暴雪官网的公告显示,暴雪旗下《魔兽世界》、《星际争霸Ⅱ》、《炉石传说》、《暗黑破坏神III》、《风暴英雄》、《守望先锋》等游戏均加入了未成年保护机制。

公告中表示,未满18周岁或未实名登记信息的用户将被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每天22:00-次日8:00无法登陆游戏,在线时间超过1.5小时将被降低游戏收益。

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在去年公布防沉迷相应通知便逐步采取相应的防沉迷举措。在去年10月25日,《王者荣耀》在原有的“健康系统”基础上加入强制的公安实名校验,未通过实名登记的用户将无法登录游戏。

在健康系统之外,腾讯在2017年2月便已上线“成长守护平台”。父母可以关联孩子账号,掌握孩子的游戏时长和消费情况并对此作出相应的管理。腾讯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可谓是“尽职尽责”,充分表现了游戏大厂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为了预防青少年过度游戏,网易同样是积极响应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的防沉迷政策要求。其中也包含了未成年人“宵禁”措施,晚上21:30-次日8:30未成年人无法登录游戏。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工作日游戏时间只有1小时,节假日为2小时,只要到达规定时间游戏账号就会被强行下线、当天无法登陆。

除了基础的防沉迷措施,网易也随之推出了《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内部也构建了未成年守护团队。家长监督、游戏消费提醒,配合健康系统,为孩子提供更成熟的防沉迷保护。

除了国内,国外也有相对成熟的防沉迷举措。例如韩国,未成年注册游戏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英国成立专业机构对暴力网络游戏加以管理和限制;日本有网络游戏协会监督游戏市场,建立了严格的未成年人消费限制制度;美国则拥有比较成熟的游戏分级制度。

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加入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大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呢?

有观点认为未成年人该做的就是学习,应少玩或不玩游戏。现在许多孩子玩起游戏极易着迷,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吃饭,对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认为,玩游戏也有积极的一面,有助于塑造孩子的三观,锻炼孩子思维、动手能力,对于游戏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沉迷游戏伤身,但适度游戏同样可以开发智力。

青少年沉迷网游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很要命的大事”,家长并没有办法很好的处理游戏沉迷问题,因此他们都将根源追究到,应从游戏开发商入手,限制青少年游戏时间。与此同时,游戏中包含赌博、暴力、色情等元素,也让未成年人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游戏审查也越发严格,包括游戏版号的限制,游戏内容的审查等等,在游戏中尸体、血迹、战利品、暴力等因素都限制出现,游戏连续三次无法通过审核,也将不允许此游戏重新提交审核等等。

总结下来,大家认为是否应该加入“游戏防沉迷”呢,如果加入防沉迷,采取什么样的防沉迷机制,大家更易接受?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们共同探讨。

金庸群侠传好题材为啥只有圈钱的烂游戏?

实在不知道是头条的问答采集了我文章标题还是我居然和头条问答想到一起?直接把自己头条号上已经写过,但是却没啥推荐和阅读量的一篇文章作为答案吧。

当年90年代末,电脑都是稀罕物,在那个网吧根本没有出现的年代,街头游戏厅的角落有着运行DOS或者win95的电脑,老板很神奇的输出命令之后就能玩到《仙剑奇侠传》、《红色警界》、《主题医院》等游戏,《金庸群侠传》当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第一次出现的。

dos环境下96年出品的游戏

时至今日我们也没能等到河洛工作室出品的续集《金庸群侠传2》,只有当年《武林群侠传》的续作《侠客风云传》和《侠客风云传前传》。

其实归根到底,真正的原因就是版权问题。上世纪90年代版权保护不严,而且那时候IP改编没有现在这么火爆的市场,所以当年河洛工作室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拿到金庸作品的改编权。

但是随着现在IP的持续火爆,加上金庸本人其实已经没有自己作品的改编权。(金庸先生已经将他的作品在游戏上的改编权分别卖给了搜狐畅游(8部书)和完美世界(4部书)。所以目前所有的“金庸正版授权”,都是由这两家公司授予。)现在任何公司想弄出金庸题材的游戏,都需要支付巨额费用,决定了只要是金庸题材的作品,不坑钱肯定是收不回成本的。

之前国内手游市场上出现过《大掌门》等一些蹭金庸的游戏,后来都成为被告,支付了巨额赔偿,游戏也遭遇改名再重新上架的风波。

现在我们追着看的网络小说,有些作品没有写完的时候就已经贩卖了影视改编权和游戏改编权,直接导致作品烂尾。

当年萧鼎的《诛仙》在游戏改编权卖给完美以后,匆匆结尾,理由居然是让读者去玩网游,寻找真正的结局,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猫腻的《择天记》更是书没写完的情况下,电视剧居然已经拍完了,所以书中后期明显就已经是凑数了。小说逃不过烂尾,电视剧都是请的小鲜肉,砸钱拍的是粉丝向的烂片。

还好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情怀不止会被消费,总还是有些有情怀的人在坚持,比如松鼠工作室这样的个人爱好者,在知道版权这条坎迈不过去以后,大方的公布了游戏MOD的制作工具,虽然游戏从公开平台下线了,但是给予了我们每一个武侠爱好者,去创建世界的可能性。

实在有感于现在好IP太多,但是烂游戏烂电影烂电视剧在一遍一遍的伤害我们小说粉。

如果你也有和小编一样的感受,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大家一起构思想要的武侠MOD,我们可以创建自己喜欢的游戏世界!

欢迎关注本小编头条号——问天看小说,有更多好小说游戏推荐,从不一样的角度带你品位经典,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喜爱的小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