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事儿,我管它叫“托尔托拉的力量”。听着可能有点玄乎,就是我自个儿瞎琢磨,瞎实践的一点体会。
起因是啥?
是这么回事儿,前段时间,感觉整个人特别浮躁,干啥都提不起劲,脑子里乱糟糟的,像一团浆糊。工作上的事儿,家里的事儿,堆在一起,感觉压力老大,但又不知道劲儿往哪儿使。就好像你手里攥着一把沙子,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特没着没落的。
那时候我就在想,得找个法子让自己稳下来,得有点“根”,不能老这么飘着。看网上有人说啥冥想,专注力训练,听着好像有点意思,但又觉得离自己挺远。就喜欢实在点儿的,能摸得着,能自个儿练的。
我是咋开始的?
我就琢磨,托尔托拉,那个游戏里的老乌龟,不是说特能扛,特有耐力吗?虽然是个游戏里的设定,但我觉得这劲儿挺实在的——就是那种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攒起来的韧劲儿。
所以我就开始给自己“找事儿干”,找那种需要耐心,需要一点点磨的事儿。
第一步, 我给自己定个小规矩:每天必须抽出半小时,雷打不动,就干一件需要专注的事儿。不是啥大事儿,一开始就是整理书桌,把每一件东西都摆擦干净。
然后, 我开始尝试抄点东西。就找本喜欢的书,拿个本子,一笔一划地抄。刚开始写得歪歪扭扭,心里也毛躁,老想快点抄完。但我逼着自己慢下来,感受笔尖划过纸张的感觉。
再后来 我把这股劲儿用到健身上。以前健身就图个快,吭哧吭哧练完拉倒。现在不,我开始关注每个动作的过程,感受肌肉的发力,哪怕一个简单的俯卧撑,也放慢速度去做,体会那种持续用力的感觉。
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
刚开始挺难熬的。特别是抄书那会儿, 心里老有个声音说:“这有啥用?浪费时间!” 整理东西也是,刚整理好没两天又乱,特打击人。
但我就犟着,告诉自己,这就是在练“托尔托拉的力量”,得扛住。就像那老乌龟一样,慢慢来,别急。
大概坚持一个多月,奇妙的事儿发生。 我发现自己好像真没那么容易烦躁。遇到堵车,以前肯定是狂按喇叭,现在居然能比较平静地听会儿歌。工作上遇到难题,以前可能就炸毛,现在会下意识地想:“一步步来,先解决这个小的。”
不是说我一下子变得多厉害,而是感觉心里好像多块压舱石,稳当不少。 遇到事儿,第一反应不再是慌乱,而是“,来,那我接着”。
想说的
这“托尔托拉的力量”,不是啥超能力,我觉得就是一种笨功夫,水磨工夫。通过做一些简单、重复、需要耐心的事儿,把心磨平,把性子磨稳。就像那老乌龟的壳,不是一天长成的,是一点点变硬,变厚的。
如果你也觉得心里发慌,没着没落,不妨也试试找点这种“笨办法”。可能就是每天坚持走走路,可能就是学着做一道复杂的菜,或者像我一样抄抄书、整理东西。关键是坚持下去,感受那个过程。没准儿,你也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托尔托拉的力量”。
这就是我最近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启发。不一定对,就是我自个儿瞎琢磨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