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风雨稻香村,剑网3风雨稻香村里面?
这个任务,是在第二个BOSS完成的,这时候,你只清小怪,让莫雨自己到那个屋子里去找到毛毛,不然没法完成。我当时激动了,把毛毛引了出来,结果失败了。总之就是跟着剧情走,别修改了。
7字名言警句?
七字名言警句励志
1、良药甜舌尤利病;忠言悦耳更宜行。求名贵法梅松柏;取利羞师蟹蚤蝇。
2、水天秋晚时呼茗;芦荻风来欲系船。水不求深鱼自乐;人之好吾鹿则鸣。
3、正值万株红叶满;问言何处芙蓉多。功深书味常流露;学盛谦光更吉祥。
4、盖世功勋狂里减;弥天大罪伪中增。伟人自古无闲逸;志士从来不屈挠。
5、效梅傲霜休傲友,学竹虚心莫虚情。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6、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7、与有肝胆人共事;与无字句处读书。政勤何须驱车快;身正岂在训话多。
8、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
9、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
10、读有益书精力爽;行无愧事梦魂安。知识无涯须勤学;青春有限贵惜阴。
11、能知耻终生不耻;肯拜师随处有师。人心若路直行好;世事如棋宽着高。
12、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13、坎坷人生磨铁汉;纷繁世事炼雄才。立定脚跟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14、洞悉世事胸襟扩;阅尽人情眼界宽。万物能容称博大;千金难买是真诚。
15、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16、虚名恰是捆身索;浊富犹如束颈枷。手臂不伸名利场;脚跟休踏是非窝。
17、益世甘为牛献乳;利人乐作马飞蹄。伏案潜心尝世味;横空仰面写人生。
18、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19、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
20、文章奇古原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21、示弱为立身之巧;逞强是惹祸之胎。相貌不佳德可补;品德太劣貌难遮。
22、万事必求其所以;居心不可有然而。我费时间时费我;人荒事业业荒人。
23、玉瑟瑶琴倚天半;白波青嶂非人间。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
24、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古柳荫中来走马;好花深处有鸣禽。
25、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26、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
27、莫作软藤攀大树;敢为硬木咬悬崖。泪珠难换丰盈果;汗水能滋烂漫花。
28、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29、世事每从宽处乐;人伦常在忍中全。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30、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31、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32、为有才华翻蕴籍;每从朴实见风流。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宝生光。
33、成功每在潜心处;败事多为得意时。相貌不佳德可补;品德太劣貌难遮。
34、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文章或论到阃奥;笑谈与世殊臼科。
35、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36、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37、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38、古与为怀稽作者;兴随所引契天然。古来画师非俗士;此间风物属诗人。
39、气雄河汉开天镜;声振关山度月魂。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
40、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41、心存公道行方健;言出精诚语自雄。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每无忧。
42、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
43、碧玉蒙尘无损害,红梅傲雪自添骄。志士眼前无蜀道;男儿心上有天梯。
44、宁作劲松迎雪挺;不为媚柳顺风摇。莫只看财边有贝;应常想利侧藏刀。
45、龙门开凿曲通海;石梁高悬峻极天。过如新竹芟难尽;学似春潮长不高。
46、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47、月榭琴弹新制曲;晓窗画展旧游山。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
48、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49、开心每在无私后;塞耳难得有道言。闲里寻忙忙里乐;苦中作乐乐中忙。
50、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51、玉海金涛千里秀;绿树红楼万家春。玉堂修史文皆典;香案承书望若仙。
52、文章散作生灵福;议论吐为仁义辞。六经以外无奇籍;一室之中有太和。
53、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古人所重在大节;君子于学无常师。
54、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肠铁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
55、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当以德才评高下;莫将富贵记愚聪。
56、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57、坎坷常能磨壮志;徘徊每会误前程。压石何妨春笋出;抽桥无碍白云飞。
58、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
59、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
60、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61、学问多自虚心得;风物常益放眼量。百里长堤蝼蚁毁;千寻大树蛀虫枯。
62、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63、旧书百读无新意;古事重论感世情。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灯火系心头。
64、求真知不行伪道;重实学勿慕虚荣。事无大小唯求益;才有高低贵学贤。
65、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66、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
67、益把自卑为自奋;莫将天命作天条。神游物外烦情少;心注书中乐趣多。
68、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峰。玉子半枰敲净几;炉香一缕上藏书。
69、知难不进致无路;遇险攀登别有天。基本功从勤学起;精深理自苦辛来。
70、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71、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月写个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72、右军书法晚来善;庾信文章老更成。右军帖许怀仁集;兴嗣文宜智永书。
73、袖里清风无价宝;胸中正义有声雷。廉贪各走兴衰路;谦满分怀福祸胎。
74、四面江山尽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四壁春烟无燕到;一窗云影有龙飞。
75、书到右军难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横。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76、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
77、文从疑古参同始;道在黄花翠竹间。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老杜转多师。
78、谦到十分防有诈;让开一步不为虚。待人接物和为贵;兴业建功志必高。
79、怕小人不算无能;敬君子方显有德。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80、为人不外修齐事;所乐自在山水间。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81、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水宽山远烟霞迥;天澹云闲今古同。
82、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83、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石径有尘凭雨扫;庵门无锁任云封。
84、石径芳踪林荫道;小桥流水稻香村。石含太古云水气;竹带半天风雨声。
85、莫同俗草争闲气;可与高风论远怀。未出土时先有节;得凌云处尚虚心。
86、实穗低头朝大地;虚禾翘首向高天。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87、幸福常从闲里减;才华每在苦中添。诚可防贪忍防祸,宽能治偏谦治急。
88、诚意待人终有德;平心处事自无争。阴晴圆缺终须有;苦辣酸甜不可无。
89、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
90、莫待明年花更好;当惜今朝春尚浓。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你认为四大名著人物中有哪些令人感到惊艳的女性角色?
四大名著人物中令人感到惊艳的女性是林黛玉。
林黛玉是二百多年来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总角儿童,他们可能没看过《红楼梦》,但是他们都知道林黛玉。
林黛玉尚未出场就从侧面突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贾雨村说:“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黛玉进贾府,小小年纪,举止言谈不俗,透露出良好的教养。在众人眼里,林黛玉年龄虽小,但是她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王熙凤见黛玉后,拉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黛玉通身的气派是公候家小姐的气派。
黛玉的见多识广,冰雪聪明。黛玉进贾府时,年仅6岁。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黛玉如实相告。当黛玉问姐妹们读什么书时,贾母说,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当宝玉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便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的应变能力不低。
在拜访两位舅舅的过程中,黛玉表现出来的见识,令人不禁咂舌,这个小女孩知识实在太丰富,见识实在太多,对待刁难,轻轻起化解。
黛玉看出来贾赦的院子是花园改建的,在荣禧堂,在王夫人房里,黛玉认识屋里一切家具,古董和物件。知道其材质,产地。例如:黛玉知道花瓶是汝窑生产的美人觚。汝窑的产品稀少,能一眼就认出是汝窑的产品。其见识非同一般。
当王夫人让黛玉做到贾政的位置时,黛玉没有坐,而是坐到椅子上。黛玉没有一点儿失礼的地方。
黛玉的美,令人倾倒。宝玉眼中的黛玉是这样的:
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的美是令人窒息的美。令人不由自主沦陷的美。呆霸王薛蟠,瞥了一眼林黛玉的风流婉转就浑身酥软。
林黛玉的才华,令人叹服。她的每一首诗,都别具风流。在书里写诗最多的人就是林黛玉。诗社写诗,黛玉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元春也喜欢林黛玉的诗,因为林黛玉诗里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句子把已经命名为浣葛山庄的院子改名为“稻香村”。
林黛玉的情调高雅。在花谢花开花满天的日子里,她扛着花锄葬花;在潇湘馆,她吩咐人:“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黛玉还养一只会说话的鹦鹉。黛玉回来了,鹦鹉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除此之外,鹦鹉还会念诗。
黛玉今生是为还泪而来,她的哭令人震撼,令鸟惊心,令花落泪。第26回,描写了黛玉的哭。
(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林黛玉令人惊艳的地方不止这些,她幽默风趣,她会管家理财。总之林黛玉身上,有许多让我们惊艳,叹服的地方。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为什么没有提搜查黛玉的房间?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文本中明言凤姐带着抄检队进入了潇湘馆。题主问为什么没有提搜查黛玉的房间,大概是指没有搜查黛玉饮食起居的上房。以黛玉在贾府的居住状态,潇湘馆可以抄检,但是黛玉的上房,是绝不应该搜查的。
贾府对黛玉的抚养方式与自家姑娘无异,黛玉虽然姓林,她所居住的潇湘馆可以查抄。黛玉和宝钗,一个姓林,一个姓薛,都客居于贾府,在抄检大观园时,凤姐只提出不抄薛大姑娘的屋子,接着便带人一头走进潇湘馆内。凤姐会如此区别对待,是因为黛玉和宝钗与贾府的关系和居住状态都很不一样。
“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第六十五回
这是贾琏的小厮兴儿对尤二姐、尤三姐闲话贾府里姑娘、奶奶们时,对黛玉和宝钗的一段评语。在兴儿心中,黛玉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而宝钗是“姨太太”的女儿。个中亲疏一目了然。
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家的姑娘,黛玉与整个贾氏宗族都是血亲。而宝钗只是贾府儿媳王夫人的妹妹的女儿,无论是血缘还是宗法认定,都比黛玉疏远。
宝钗住在贾府,只是亲戚的情分,一分一厘都不沾贾府的。吃穿用度和仆人,均自家自理。
黛玉的父母双亡,林家无近支族亲,贾府是她唯一的也是长久的居住地。黛玉的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由贾府提供,和迎春、探春、惜春一样。
黛玉来贾府的时候,只带了王奶妈和雪雁两个仆人。后来贾母把紫鹃给了她,又为她按迎春等人的规格,配备了四个教引嬷嬷,和五六个粗使丫鬟。
林家已经没了,不可能为黛玉的仆人支付月钱及穿衣吃饭看病的花销。黛玉屋里的仆人,包括从南方带来的奶妈和雪雁,所有的资费皆由贾府承担。
黛玉在贾府的居住状况与自家姑娘无多大差别,情感与亲缘都很亲近,就跟自家人一样,因此潇湘馆可以查抄。
黛玉居住的上房不可查抄贾府每个主子居住的院落,都分上房和下房。上房是主子饮食起居的地方,下房则是丫鬟、媳妇、婆子们的地界。文本中曾提及袭人将送海棠花的婆子领进下屋坐着,封赏钱给她们。上、下房分割明确,可见一斑。
抄检大观园当晚,非但没有搜查黛玉的上房,任何一个主子的上房都没搜查过。
一:宝玉
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
抄检队入怡红院,直扑丫鬟们的房间,袭人、晴雯等丫鬟的箱子都一一搜过。搜毕就走,再去别处,没有搜过宝玉的上房。
二:探春
探春老早就收到抄检的风声,将大门洞开,待抄检队来了,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鬟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凤姐见势不妙,忙陪笑着向探春解释,又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忙替侍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的东西哪敢动一下。
三:李纨
因李纨才吃了药睡着,不好惊动,只到丫鬟们房中一一搜了一遍,也没什么东西。
抄检队到稻香村时,李纨已经睡下了,众人没有惊动她,只是在丫鬟们的房中搜查一遍就走了。李纨的上房也没人敢动。
四:惜春
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她。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
查搜惜春的屋子,文本中没有“直扑丫头们的房门”和“只到丫鬟们房中”等明确的字眼,不过我们可以从前文以及搜查迎春紫菱洲的后文,判断出惜春的上房也没搜查过。
五:迎春
迎春已经睡了,丫鬟们也才要睡,众人扣门半日才开。凤姐吩咐:“不必惊动小姐。”遂往丫鬟们房里来。
与搜查李纨的稻香村一样,紫菱洲的主子迎春已经睡了,没人惊动她,抄检队直接进入丫鬟们的房间。迎春的上房并不曾遭到搜查。
贾府把黛玉当作自家的孩子,在抄检的时候也搜查了她的潇湘馆,这无可厚非。但是,既然宝玉、李纨、探春、惜春、迎春这几个贾府自家的儿子、女儿、儿媳的上房都没搜查,为何独独要查检黛玉的上房?这是想欺负人还是昭示自家缺修养?凤姐不会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
邢夫人在傻大姐手上拿到绣春囊,这是抄检大观园的起因。抄检的目的,是想查找出绣春囊的主人。抄检时,凤姐向宝玉、探春给出解释:“丢了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
无论是找绣春囊的主人,还是查失落的要紧物件,王夫人、凤姐、王善保家的及周瑞家的等人,都不会将大观园里的年轻主子们列为嫌疑对象。年轻的主子们虽然年轻,但也是上等人,怎能轻易把他们当作贼子,肆意搜寻住处,践踏他们的尊严?践踏他们,难道不是践踏贾府的体面?
所有的主位,包括黛玉在内,都不得蔑视,他们居住的上房,都不得搜查。
红楼梦你喜欢林黛玉什么?
我是香樟路X号,我来说说,我喜欢林黛玉什么吧。
首先,林黛玉,是个很有趣的女孩子。
黛玉的有趣,基于她的才学和机敏,完全是有感而发、应景而生。她的确有些锋锐,但白开水有何趣味?
比如,第九回,宝玉去私塾上学,去辞黛玉,黛玉正在对镜理妆,笑着对宝玉说:
“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
——黛玉明明知道宝玉去上学不是真为了研究学问,不过拿“蟾宫折桂”打趣他而已,宝玉听了也是一乐。如果是宝钗湘云,定要说些仕途经济,宝玉肯定会不耐烦了。
再比如,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逛了大观园,赞不绝口,贾母就生了让惜春画园子的念头。姐妹几个在稻香村说到此事——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
——看看,黛玉是姊妹们的开心果呢!有她在,笑声多多,谁说林妹妹只会哭?
此外,再看看黛玉对做诗的理解: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可见,黛玉其人,不大理会条条框框,更加看重意趣。也因此,她成为一个灵动有趣的人。
其次,林黛玉,是个有温度的女孩子。
黛玉的温度,基于她的真诚和善良。
比如,香菱学诗。
说起来,香菱是薛家的人,跟着宝钗到大观园里住。她想学诗,找的却是林黛玉——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黛玉借书给香菱,指出她理解上的误区;平等地与其讨论,并没有“老师”的架子。一片赤诚之心,既没有顾着人情一团和气;也没有炫耀自己的诗才打击别人;更难得的是,没有像老学究那样刻板要求香菱,而是鼓励她加入诗社,在和大家共同写诗的过程中,逐步提高。
反观宝钗,对香菱学诗一直持“打击”态度——
“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这里倒不是说宝钗不好,但确实衬托出黛玉的热心和平等待人。
还有一个例子。迎春,一向被称为“二木头”,在书中,是一个比较透明的角色。开诗社,即使少了她,大家也会觉得无所谓。她呢,也是喜欢读佛经的性子。但是,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迎春和黛玉很是亲厚——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大姐儿、香菱与众丫鬟们,都
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
难道还睡觉不成?””
——如此活泼迎春,很是少见呢。
黛玉的温暖,让周围的人,都变得活泼生动。
第三,林黛玉,是个有生活品味的女孩子。
比如,在刘姥姥进大观园里,借刘姥姥的口,描述了黛玉的潇湘馆——
“刘老老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
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刘老老道:“这必定是那一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
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老老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
那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呢。””
“贾母便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罢。”刘老老笑道:“人人都说:‘大
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
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晒东西,
预备这梯子做什么?后来我想起来,一定是为开顶柜取东西,离了那梯子怎么上得
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东西都只好看,可不知
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了!””
——这样的屋子,即使一贯品味高、见过大世面的贾母,也甚是满意。收拾屋子,按贾母的话说,是贵族女子的一项重要功课。
还有一个细节,在二十七回:
“如今且说黛玉因夜间失寝,次日起来迟了,闻得众姐妹都在园中做饯花会,恐
人笑他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刚到了院中,只见宝玉进门,来了便笑道:“好妹
妹,你昨儿告了我了没有?叫我悬了一夜的心。”黛玉便回头叫紫鹃:“把屋子收
拾了,下一扇纱屉子,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
把炉罩上。””
——纱屉子要下一扇,要留意檐下的燕子,烧了香就要把香炉罩上。林姑娘的生活多么地精致啊!不见奢华,只见细节处的点点用心。
第四,林黛玉,很美丽。黛玉的美,雅俗共赏,神仙样人。
话说,谁不喜欢看漂亮的人物?
王熙凤赞黛玉: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
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
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宝玉看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薛蟠看黛玉:当时薛蟠正在一通忙活,
“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林妹妹的美,雅俗共赏。
林妹妹的美,不在五宫,在气质,在那种“风流婉转”的态度。
这样一个集有趣、生动、温暖、品味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怎让人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