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初窥门径,九阴真经逝水诀怎么样?
九阴真经·逝水决徒手招式还是不错的
逝水决是徒手招式,无论是用来打怪还是打架,单挑目前来说还算可以,但是,伤害真的不高,打群架不行,因为招式都是单攻为主的,就算群攻的也只攻面前一小部分。
第一招和华山派的第一套剑法打过不少次,以控制性能来说,可以说是平手,只是伤害太低,能用的招式基本上是只有5招,这5招就有一招是架招,能免封招的,打架还不错。遇上玉装也可以免下玉装的封。
第二招是加闪10%可叠好几层的。这招一用,如果你本身身法高,又有加闪宝物,闪的机率真的很高,我没有移花宫的内宫,如果加是移花宫的内宫也许更高闪了,和华山们打,这招70%可以闪掉对方招式。
还有二招是最长用的,一招是向前拍出晕人的,还有一招是抓住对方转的,这二招一般用连的。
最后一招长用的就是怒招,也是控制技抓人甩人,可以和上二招连用。
至于虚招,时间太长,切错一次只有用一次机会。其他招都没有用的。
九阴真经刺探需要什么条件?
刺探需要实力达到初窥门径以后才可进行
九阴真经最高多少级?
九阴真经里没有具体等级。
九阴真经等级根据内功等级划定
初学乍练(门派内功5层以下)
初窥门径(5-9层)
略有小成(10-14层)
驾轻就熟(15-19层)
融会贯通(20-24层)
炉火纯青(25-29层)
出类拔萃(30-34层)
其实,你完全可以去766九阴真经看看,那边比这边得到的答案会更加详细。
你看过一个名为金庸新的作者写的九阴九阳吗?
对“金庸新”写的《九阴九阳》,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需要与大家交流。其一,作者的取名“金庸新”已经有假冒金庸先生名气的嫌疑,好像金庸先生新的作品,这也使好一部分读者上当,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底气不足,如果真有本事,何不起一个自己响亮的名号,创一片天地呢!偏要往已经功成名就的金庸先生那里去靠呢!其二,作者写的作品取名《九阴九阳》本来就在金庸作品中已有线索,《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相关人物,东邪黄药师、梅超风、陈玄风、郭靖、杨康等,人们已经通过金庸小说与影视,耳熟能详,取名《九阴九阳》的小说,肯定让人们以为又是金庸先生的新作,甚至小说以段子羽综合练成相互矛盾的九阴九阳,集矛盾于统一,以至其武功比金庸小说中的顶尖高手高出很多,造就一个武功铁甲的怪物。其三,就主角段子羽依然延续金庸小说中云南皇族段家的血脉,与段皇爷、段誉一脉相承,似乎让人们更相信;《九阴九阳》就是金庸新作品,蒙蔽读者眼目,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文人最鄙视的。其四,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都以伟大中华民族历史为大平台,都放在民族大义的大背景下叙述故事的,这就需要作者要有丰富翔实准确的历史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字功底,对大故事有把握能力,显然《九阴九阳》在这些方面显出来十分不足,不知各位有无此感!
为什么看懂九阴真经的前提是要先学会玄门内功?
按照金庸的创作理念,九阴真经是北宋黄裳读破八万四千卷《万寿道藏》所悟出的道家上乘功夫,所以修习九阴真经的基础就是道家的基础功夫,金庸在射雕神雕中都曾浅尝辄止地提及过,像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这些道家知识常识那是必定必知必会的,而“黑风双煞”是桃花岛的半途弟子,不曾学全黄药师的全挂本事,所以得到九阴下卷时,对其中的道家练功术语一无所知,百思不得其解,而上卷中才记载有这些修炼的基础法门,后来梅超风借郭靖之口得知一二,初窥门径,像“姹女婴儿”、“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铅汞谨收藏”等都是道家的专用术语,在宋末元初之际,王重阳和全真七子及其他道家著作和诗词中经常提及这些道家词汇,所以要习练九阴真经,对于道家的经典著作以及那些道家的专用术语,必须烂熟于胸,应知应会,修炼真经才能毫无挂碍,势如破竹。当然仅仅熟知这些只能算是入得门来,真正要习练的登峰造极、超凡入圣,那就需要用毕生的精力去钻研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