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抬棺材表情包,黑人抬棺会不会给殡葬业带来些新的商机?
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
本着死者为大,以任何形式用死者来哗众取宠的人和事都是对死者和死者家属的大不敬,这是不道德行为。
黑人抬棺是真的吗?
有句话叫做“一样米养百样人”,地缘地理作用到经济,经济又作用到政治、文化,最终都会对一个地区的人们造成深远的影响。在非洲西海岸,有一个叫做加纳的国家,与世界上多数民族的哀痛的丧葬文化不同,他们盛行着欢快的丧葬文化。最近火爆全网的“黑人抬棺”,说的就是这件事。
每一个开化的民族,都会对生死之事极为看重,这是生命的开始和终结,每个人都不能避免。“人从哪儿来,死了去到哪儿去”,这些问题延伸出来又形成了一系列诸如“人的一生该怎么活,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所以,关于生与死这两种生命状态的思考,往往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起源。
中国传统上是农耕文明,这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必须要重视经验,要总结生产的规律,渐渐形成了“养老”、“重老”的社会风俗。最后,发展到丧葬文化上,又形成了祖先崇拜。所以,中国的丧葬文化讲究厚葬,讲究哀荣,以此赖体现“重老”文化。这种习俗,围绕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亲亲善恩,以孝悌为根本,推近及远,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个人则因为修“仁”成为“义”、“智”、“信”、“礼”的极高道德修养的人。因此,“孝悌”又成了社会制度、伦理规范。
世界上多数民族都有这种以悲痛为表现形式的丧葬习俗,已约定俗成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且内化到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不过也有一些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一样的丧葬习俗,如本文中的加纳黑人抬棺,他们是一路上载歌载舞,欢快给过世的人送行。
在加纳人眼里,虽然亲人去世是一件悲伤的事,但死者的灵魂会经历轮回,在另一世界以同样的方式继续生活,所以加纳人并不很悲伤,并且很乐意在葬礼上搞气氛慰藉死者和亲友,所以就开始了这样的“喜丧”。
加纳的丧葬仪式更像是庆典,历时数天,包括教堂礼拜、招待会、下葬仪式等等环节。现场还有遮阳座位、抬棺人、DJ或乐队、海报、摄影师等,支出不菲。曾经有一位当地企业家去世,关于他的生平介绍印刷成册,竟然有500多页。
而且,这种抬棺舞蹈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们需要跟着舞蹈节奏跳三十多分钟,实际上是个体力活。
现如今,葬礼已成为加纳人最重要的社交集会之一,这个产业还在迅速扩大成长,高额的费用甚至让很多加纳人倾家荡产。加纳人也会随份子,不过这些份子钱跟葬礼的花销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加纳这样的丧葬习俗虽然与我们的传统认知有不同,可是略加解释后,作为“喜丧”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的丧葬风俗,就只能用可怕来形容了。
总之,加纳人有他们的生活习俗,我们不必刻意去比较、嘲讽,文化不同,习俗自然也不一样。君子和而不同,世界才多彩多姿。
病患马上突破120万了?
美国新冠感染者接近120万,医护人员在病区跳舞,被质疑“罢工”,可以理解,但要适当!
美国疫情的形势十分严峻,截止今天,美国确诊人数已经来到了1160838人,死亡人数为67448人。
面对这样的局面,特朗普选择带领美女助手外出度假,而与此同时,美国医护人员也开始在病区放飞自我,跳舞解压。
他们的跳舞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每天都需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新冠感染者,这让他们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以及压抑情绪。
通过在医院跳舞,可以起到舒缓压力,减压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令医院的严肃气氛,多了几分活泼,也有利舒缓病人急躁的情绪。
争议点在于,医护人员不戴口罩,在这个过程中,模仿黑人抬棺,做法有欠妥当。
此外,上传视频过于频繁,有哗众取宠的嫌疑,被质疑忽略了本职工作!
争议点一:不戴口罩这些医护人士,在病区跳舞,初衷是为了舒缓压力,这个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他们作为医护人士,却不戴口罩,没有起到示范作用。这是不恰当的。这是对于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于他们这个职业以及病人的不负责!
争议点二:抬着写着“新冠患者”的装尸袋,模仿“黑人抬棺舞”“黑人抬棺舞”原本是具有黑色幽默的,对于愉悦心情是有好处的。但是美国医护人员,抬着写有“新冠患者”的装尸袋在跳舞,这是对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不尊重”,容易遭到质疑。这一点确实不太好!
争议点三:医护人员拍摄跳舞视频过于频繁,被质疑忽略了主业作为医护人士,他们的本职工作是照顾和医治病人。但美国的医护人员,却多次上传充满欢乐气氛的“抬棺舞蹈”。次数过于频繁,就会有哗众取宠的嫌疑。病人们担心他们忽略了本职工作。
事件点评:美国医护人员之所以会在医院跳舞,初衷是为了舒缓情绪。另一方面,他们的物资匮乏,呼吸机这些必备工具缺乏,让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时也无可奈何。
只能通过跳舞,来舒缓内心的压抑情绪。跳舞缓解压力是好事,但需要适度,不要影响本职工作!
2020年流行梗盘点?
一、“网抑云”走红网络
“网抑云”是社交网络上的新热词,有人将“网抑云”这个梗解释为:指网易云音乐,一开始开始网友都以调侃看待这件事情,慢慢的演变成了群体心理问题,代表的是一种丧文化在音乐平台的流行。
二、“耗子尾汁”在网络奔走相告
流行语“耗子尾汁”走红网络是来自69岁的“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马保国的视频中,其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不讲武德,规劝年轻人好自为之。由于口音问题“好自为之”被引申为“耗子尾汁”。这一网络词语瞬间爆红。
三、“地摊经济”引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天津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地摊经济”建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共鸣。后上海、南京以及佛山等全国多个城市均发布相关政策支持有序占道经营,网民称其为“地摊经济”。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四、“淡黄的长裙 蓬松的头发”笑出强大
该梗出自《青春有你2》Melody小队李熙凝的rap,由于此段rap过于魔性且有点像朗读,现已在许多人脑中疯狂循环。网友们表示真的很绝,魔音贯耳,不绝如缕,谁听了不想尊称其一声姐。
五、“打工人”爆火
“打工人”成为了新的网络热词,与其相关的视频、段子、图片等也席卷了各大主流网站。诸如“加油,打工人”、“早安,打工人”等用语也成为了金句,被网友们用来互相调侃。
六、B站发布青年宣传片“后浪”
由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的青年宣言片《后浪》正式上线。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登台演讲,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七、“凡尔赛文学”引发热议
“凡尔赛文学”引发网友热议,网友将其统称为“凡学”。所谓“凡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即在自问自答、先抑后扬的话术中,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

图片来源-网剧《隐秘的角落》
八、“一起爬山吗?”让你瑟瑟发抖
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在剧中一位主角带着岳父岳母一起爬山,但在山中将他们都推下山,于是很多网友就将“爬山”与“谋杀”联系在一起。
九、“黑人抬棺”引发群嘲
黑人抬棺舞走红网络,创意源自非洲加纳人,葬礼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是沉闷哀伤的,可是在非洲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他们在葬礼上抬棺材跳舞,演绎实“坟头蹦迪”。
十、“尾款人”引爆双十一
2020年双十一,首次引入了两次预售+尾款的活动方式,那些参加了活动预售、之后还需要支付尾款的消费者,其中不少人需要支付的尾款金额,因此大家戏称为尾款人。
黑人抬棺播放量?
答:播放量突破2000万。
抖音上最近爆火的“黑人抬棺”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一改悲伤凝重的告别气氛,用专业的抬棺团队踩着魔鬼的步伐送别亲人,死亡、舞蹈、蹦迪在这一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切都源于加纳人对死亡的理解:死亡只是前往先祖世界的一个过程。
独特的死亡文化:
加纳有着浓厚的“视死如生”的丧葬传统,当地人认为死亡不单纯是一种悲伤的永别,还代表着亡者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新生。
基于这种文化思维,便衍生出了一门独特的棺材设计和雕刻手艺,不少部落地区都将这些棺材匠人看作德高望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