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小钻鼠,小时候接电视的卡带游戏你能记住哪个?
小霸王其乐无穷~
对于80,90后的玩家,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有多少个午后,都是三五个小伙伴,外加一台小霸王,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下午!这些卡带游戏,你还记得么?
魂斗罗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恩 不知道我记得对不对
冒险岛
很有趣,那会和超级玛丽一样火,我更喜欢画风清新的冒险岛~尤其是踩了滑板以后
超级玛丽
还记得绿色加命蘑菇的位置么?
马戏团
也是一款比较不错的小游戏。
坦克大战
这款游戏的彩蛋超级多,感兴趣的玩家可以搜一搜
超时空要塞
这款游戏和沙鲁曼蛇是我为数不多喜欢玩的打飞机游戏~
忍者神龟
这款游戏当时我们那边很难卖,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款2.5D游戏,还有各种技能感觉很高大上
影子传说
很好玩的一款忍者游戏,在配合浓浓的日式音乐,也算是最早接触的忍着文化~
还有《三木童子》《双截龙》《赤色要塞》《热血足球》《雪人兄弟》等 都是非常令人怀念的游戏
对了 我小时候还玩过一款很有趣的游戏,应该是跟迪士尼有关,控制小人在一个游乐场玩,里面有各种设施可以进去,很多小游戏,有赛车的,有打枪的,还有那种很恐怖的鬼屋,一直不知道名字。
传说力量技能是什么样的?
传说力量:威力:40 pp:15 效果:等级越高,威力越大
荒野大镖客2负鼠必刷点?
以下是关于荒野大镖客2中负鼠必刷点的更多信息:
1. 大平原(Great Plains):在大平原的沼泽地周围,你可以找到许多负鼠。沿着河流和湖泊的岸边寻找,通常会有丰厚的收获。尤其是圣丹尼斯河(San Denis River)沿岸的沼泽地。
2. 蓝水沼泽(Bluewater Marsh):这个地区位于地图的东南部,有许多湿地和沼泽。在这里寻找被水淹没的树木和草丛,通常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负鼠。尤其是韦尔登格罗夫(Weerdengrove)附近的沼泽地区。
3. 犰狳镇(Armadillo):这个小镇位于地图的西南部,周围有许多森林和湿地。在镇外的森林和沼泽地区寻找负鼠。尤其是安尼斯堡(Annnesburg)以南的森林地区。
4. 瓦匹提河(Van Horn River):这条河位于地图的中部,沿着河岸寻找负鼠。尤其是在河流的弯曲处和分岔处,负鼠的数量会更多。尤其是瓦匹提河与圣丹尼斯河的交汇处。
5. 罗诺克山脊(Ronock Ridge):这个地区位于地图的东北部,有许多森林和岩石地形。在森林和岩石间寻找负鼠。尤其是罗诺克山脊东侧的森林地区。
这些地点并不是固定的负鼠刷新点,而是建议玩家在这些区域寻找,以提高找到负鼠的几率。在寻找负鼠时,可以留意附近的小径、草丛和树木,因为它们常常会在这些地方出现。
爸爸妈妈都是高学历?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说都是学习的素材,长远来看,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的好行为促使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父母的不良行为则更容易让孩子学坏,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9月8日,一名颇受关注的研一新生来到广西大学文学院报到。她叫原梦园,现年49岁,原本是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宿管阿姨,2018年底,她和儿子一起考研,母子俩一同中榜。
2011年,原梦园在儿子读初三时提前退休,到沪陪读。原梦园回忆道,陪读效果并不理想。“我发现他很焦虑,于是我坐在他旁边一起看书,而不是光看着他写。”久而久之,陪读成了一起读书。“我爱学习,也想让儿子有学习的氛围”。
奥巴马曾经在一份声明里说过:“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作为一名父亲是任何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他看来,做父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做总统。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还不懂事,所以在孩子面前做事毫无顾忌,这是大错特错。其实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父母的行为就已经开始影响孩子了,由此可见,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是何等重要。
一、父母是什么样子比孩子做什么重要
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个人郁郁不得志,于是喜好酗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深更半夜才回家。
一天,天上下起了雪,他和往常一样出门,朝酒馆里走去。走到半路,他发现后面有人跟踪,回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孩子顺着他的脚印跟上来了。
孩子边走边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走呢。”这句话像一记闷雷彻底惊醒了他,他想到孩子的将来,或许就像现在这样,跟着他的脚步,最终成为酒徒。
于是他返回家中,从此戒掉了酗酒的恶习。后来,这位孩子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正直大法官。他说:他的爸爸是他人生中最棒的导师。
很多人都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不仅是长相,更多的是孩子对父母一举一动的模仿,一言一行的重复。
二、父母要做给孩子看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对孩子的未来抱着无限期望,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他们拥有美好的人生。
但父母往往忽略了自己要与孩子一同成长,很关键的一点是: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再考虑孩子要怎么做。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父母的行为就是自己想法的最直接表现,一个嘴上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而自己整天却只会打麻将、追剧的家长,是不能让孩子真正信服的。
还有很多父母,苦口婆心告诉孩子要学习,自己在家中却从不读书;
孩子一玩手机就批评他,自己却拿着手机玩个不停;
告诉孩子要与人为善,自己却总喜欢对别人的事说三道四······
如果父母没做好榜样,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
一流父母做榜样,二流父母做教练,三流父母做保姆。
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不如想想别人家的父母首先是如何做好自己的。
三、从生活细节中为孩子树立榜样
其实,榜样的力量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里,父母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时间和精力,平常多注重自己的言行即可。但对孩子而言,这些点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生受用。
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父母要遵守社会公德,不违反交通规则、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扔垃圾等,父母做到这些,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举止文明的公民。
要保持良好品格。父母诚实守信,宽容大度,友爱善良,孩子才会拥有良好的品质、健康的人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早睡早起,注意卫生,时间管理规律,孩子也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和谐,彼此恩爱,对老人孝顺,对孩子关心,孩子就会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长大,将来也会是一个内心善良、情感健康的人。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对孩子承担养育之责。“养”是家长要管理孩子的衣食住行,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
而“育”则意味着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做孩子的榜样,力尽所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品格好、三观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家洛克说:
“务必接受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训,无论给孩子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们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很显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看护人行动的榜样。”
如何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任何“育儿建议”,都一定有其背后的基础原理。
基本功练好了,其它复杂的招式才接得住啊!
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一些基础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能掌握好家庭教育中的基础、关键的原则,那么,再判断这些育儿建议对不对,好不好时,头脑就清晰得多了!
今天就总结一下,写进正规的大学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导论》、经得起验证的家庭教育建议。
有效的家庭教育中,有两个关键因素:
1、沟通
2、纪律约束
自由和指导的平衡,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下面这些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一致性给予孩子自由,孩子才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深层感觉。不过,这并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
我们得给孩子明确地规定一个可接受的范围。这就是纪律和自由的一致性。
先举几个“不一致”的例子:
1、
宝宝想买玩具车,妈妈说“不行”;
于是宝宝开始大哭、耍赖……
妈妈受不了了,最终屈服,还是给宝宝买了玩具车。
2、
“你要是不吃饭,一会儿就不准吃蛋糕了!”
但过一会儿,觉得宝宝刚刚就没好好吃饭,肯定会饿,妈妈心里很内疚,又主动拿蛋糕给孩子吃。
3、
今天孩子因为打架、骂脏话,被妈妈批评,还送进房间反省;
第二天孩子又骂脏话了,但今天妈妈心情好(或没时间),就不予惩罚了。
前后不一致、随意惩罚,孩子会感到更加愤怒和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次的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而且,爸爸妈妈不一致的行为,也给孩子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别信我 ,我说的话经常不算数!
二、积极管教爸爸妈妈管教孩子的行为时,常用的方式有硬性惩罚、情感惩罚或正面教育法。
研究正面,对5岁以上的孩子,正面教育法是最有效的。
其它两种方法,当然都有作用,但体罚和情感惩罚一定一定要慎用。并注意这几个指导原则:
1、把指责孩子,和指责孩子的行为区别开
不要说“你真是个坏孩子”!
而应该说“你做了这样的事,让妈妈很失望”。
2、具体说出你所惩罚的行为是什么
一定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为什么爸爸妈妈要限制孩子这样的行为。
3、惩罚不能过于粗暴,不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不要在自己发怒的时候打孩子;
让孩子觉得“爸妈不爱我了”,这是比任何惩罚都严重的痛苦和伤害。
4、惩罚要及时
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后,立即惩罚才最有效,比如训斥、取消一个孩子喜欢的活动或待遇。越幼小的孩子,越需要及时。
5、尽量不体罚
体罚对2岁以下的孩子效果不好,因为孩子会感到困惑并受到惊吓;
对5岁以上的孩子也不好,孩子会感到羞辱,产生敌对情绪。
如果非要说什么时候可以体罚,最多只能在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时使用这样的惩罚。比如孩子一个人在马路乱跑,一旦出事就是人身危险,面对这种很严重、很危险的错误,体罚有一定的惩戒作用。
6、奖励比惩罚更好
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奖励,比在孩子做错事时惩罚更有效。
三、亲子关系教育孩子的核心问题,就是亲子关系,积极的亲子关系包括:
1、相互尊重
父母不仅尽量不打、不藐视孩子,同时也不会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包办代替。
因为剥夺孩子的学习、负责的机会,同样阻碍孩子独立和自尊的发展。
2、分享快乐
每天都和孩子做些双方都快乐的事情。
3、爱
孩子不会理所当然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所以,用语言、行动进行交流很重要。
4、鼓励
不仅鼓励孩子的成功,也鼓励孩子在努力、进步的过程。经常得到鼓励的孩子更自信。
四、有效沟通
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做到“有效”沟通,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不能作假的。
允许孩子跟自己的想法不同,允许孩子自由地把想法表达出来,才是父母和孩子坦诚交流的关键。
如果认定孩子的某些想法就是“坏的”,那等于是否认了孩子生活经历中真实的一部分。
更好的做法是,让孩子明白:
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否则,阻碍孩子的想法,往往成了阻碍爸妈和孩子交流的“罪魁祸首”!
举个例子:
儿子:琪琪不跟我玩了,幼儿园里没人喜欢我!
爸爸:琪琪不跟你玩,你再找别的小孩子玩就行了嘛!
儿子:我找了,没人喜欢我。
爸爸:怎么会呢,大家都喜欢你的。
儿子:不,他们不喜欢,我知道的。
爸爸:(大声)不会的,人家喜欢你的!
儿子:不喜欢!
爸爸:喜欢的!你真的烦死人了!
爸爸与孩子争执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
孩子“觉得”自己不受欢迎。
如果爸爸能鼓励孩子说出“为什么你觉得小朋友不喜欢你呢?”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比如,爸爸可以问问儿子:
你真觉得大家不喜欢你吗?你在幼儿园是不是不开心?
如果爸爸这样问了,孩子有了被理解的机会,才更有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愿望。
第二、正确使用关于“我”的信息
儿童心理学家Thomas Gordon,建议父母应该多将关于“我”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而不是只传递“你”的信息。
举个例子:
妈妈想休息一下,但孩子很吵闹。这时候很多家长会用关于“你”的信息作出反应:
你给我出去玩!
你别吵人家休息!
你是不是就爱惹人生气?
真是把你宠坏了!
而关于“我”的信息如何表达呢?
“妈妈好累,你弄这么大声音,妈妈很难受,妈妈没法休息了”
这样不仅清楚地表明妈妈反对某种行为、还告知了孩子行为的后果以及家长的感觉。
一个传递“我”的信息的模板:
当你(指出孩子的行为)的时候;
我觉得(说出自己的感受);
因为(指出孩子行为的后果)。
五、使用自然后果和逻辑结果如果孩子的某些无理行为,有自然后果,那么这些无理行为自然就会终止的。比如:
孩子赌气不吃饭,一会儿就自己饿的难受;孩子撒泼打滚却无人理睬,最后除了自己哭得很累,啥都得不到。但有的行为,不会出现这样的自然后果,那家长可以建立一个逻辑结果,也就是规定一种理性、合理的结果。比如:
我们现在要吃饭,你要么现在现在好好吃饭,要么离开桌子,发完脾气再回来。
把建立逻辑结果和关于“我”的信息结合起来,有助于纠正孩子日常生活中很多无理行为。
如果爸爸妈妈说明了结果,孩子也做了选择,就的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刚才那个例子,不论孩子选择继续吃饭,还是离开桌子去一边儿发脾气,我们都得接受。
但别忘记了,等大家情绪都好一些了,要给孩子一个和爸爸妈妈重新连接、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