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地带之越战风云,美国对日本的控制达到了什么程度

新辉网

战争地带之越战风云,美国对日本的控制达到了什么程度?

今天的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外交全都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用一句“生死操于他人之手”,来形容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恰如其分。当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1、军事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了美国的全面占领。从那时起,美国就对日本实施的全面的军事占领,同时根据《波兹坦公告》第九条内容规定,日本解除全部武装,不得拥有军队,所以从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国内的军事防御力量,基本上都全部被美国所掌控。

战争地带之越战风云,美国对日本的控制达到了什么程度

虽然在二战结束之后的日本,在1954年成立了前身为“警察预备队”自卫队组织,但是其军事指挥权利始终都被握在美军的手中。同时根据1951年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中的第六条里,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美国对日本国内驻军以及建设驻军基地的权利,这就使得美军对日本的军事控制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此外2013年日本陆上自卫队中央即应集团(CRF)司令部,从原来的朝霞驻地(即东京都练马区)转移至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所在地——神奈川县座间市。此举不但实现了美日两军之间的共存,而且可以使信息共享和彼此间的交流更加的活跃,从而进一步强化美日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美日两国海空军事一体化。

由此可见,一个没有正规军队的日本、一个被美国大规模驻军的日本,想要实现武装力量国家化,在目前的形势下基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日本在自卫队的军事装备以及规模上屡屡进行了突破,但是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在美军的默许下进行的,反而加大了美军对日本自卫队的控制强度。

田中角容

2、政治

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政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曾经对日本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做出过深刻的反思,而且在上世纪6~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便一直在努力推动与亚洲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的外交正常化,比如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石桥湛三、福田康夫、村山富市,鸠山由纪夫等首相。

福田康夫

日本这种努力虽然带有一定的自身目的,但是在当时主要开始为了配合美国对中国动作,即拉拢中国来共同对抗苏联。而等时间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威胁之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本对中国态度随之变冷。

鸠山由纪夫

当时的日本政府对中国变冷的态度来得非常的突然,即使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对华亲善的鸠山由纪夫,希望和中国、韩国一起共同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但是鸠山由纪夫执政还没有到1年就立刻被踢下日本政坛,随之消失在日本政界。

难道日本政府意识不到中、日、韩自贸区对日本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么?事实上当时的日本政府以及经济界是非常清楚这中间是有多大的利益的,但是美国对此不认可,日本政府就一点办法都没有,直接换掉首相,从此中、日关系降到冰点。

3、经济

今天的我们一提起日本的经济,首先想到的是两件事,一个是日本在1985年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另一个是美国在1985年,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定》,逼迫日元升值并在日本股市兴风作浪,造成日本股市严重泡沫化并最终崩溃,引发了日本严重的经济危机。

从此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在后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都呈现负增长,这段历史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日本失去的十年”。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的是,日本在军事、政治方面长期的“跛腿”,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呈现畸形状态,也就是日本国内经济并不能受到日本政府的有效控制,反而是美国政府在控制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形象一点的说法,就是对于美国来说,日本就是美国人手中的一个傀儡,需要的时候,美国人就会来割一刀,事实上从《广场协定》签订以后,美国不断的对日本大开血口,不断的要求日本提高对美驻日部队的军费供给。而且时不时的对日展开经济制裁,以削弱日本经济对美国的威胁。

今天的日本经济、军事看起来十分的强大,但是这种强大在美国人的眼里,事实上都是沙滩上的城堡,根本就不堪一击,因为在军事、政治上被美国全面控制的日本,想要自己有所作为何其困难,而日本今天的遭遇,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警醒,要求我们对美国人的压力随时保持足够的警惕,避免以后重蹈日本覆辙。

美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几次没有打赢的战争?

美国穷兵黩武,为了美国的私利残害世界人民,随意颠覆别国政权,践踏别国主权,为所欲为,成立短短两百多年,居然只有十六年没有打仗,真可谓名副其实的战争之王!

看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战争之王的朋友就会对美国的所作所为印象深刻,可以说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美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利用战争发家致富,可以说美国的发家史就是一场场血淋淋的战争堆起来的,是累累白骨。

美国没打赢的战争排名第一的当然就是朝鲜战争,可以说我们小米加步枪打赢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二场当然是越南战争,美国没占到便宜,却遗留了无数后遗症,让很多参战美国人找不到战争的意义何在?

第三场当然是叙利亚战争,美国同样弄得灰头土脸,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搞得美国全方位收缩,退居幕后搞阴谋诡计。

第四场当然是阿富汗战争,美国至今骑虎难下,形同鸡肋!阿富汗是帝国坟场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其他战争美国还是基本打赢了,最起码达到了美国的目的,同时也置其他国家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比如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至今美国霸占着所在国油田,牢牢攫取所在国资源财富,像吸血虫一样压榨其他国家的资源财富。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没有战争,他的军火卖不出去,所以美国千方百计利用中情局四处撒网,培植反对势力,到处煽风点火,以便达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目的。美国霸权两大抓手其一就是军事霸权,其二就是金融霸权。

美国唯恐天下不乱,举个例子,先是违反国际法和民主自由,采取残忍手段定点清除伊朗军事领袖苏莱曼尼,现如今又制造机会谋杀了伊朗首屈一指的核科学家,有人说是以色列干的,那也太天真了,没有美国中情局,没有美国点头同意,谁敢这么干?

总而言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跟党走,爱祖国爱人民,团结一致,砥砺前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拳头硬才是硬道理,撸起袖子加油干,爱我中华,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越南战争时美国实力远超越南?

简单的说,再强大的美军也不擅长打游击战,而越南最擅长的就是城市、农村与游击战,即便是美国投了上百万吨炸弹(除了原子弹其他该用的不该用的都用了)也没有将这些像猴子一样的军队彻底击溃。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越南战争美国并没有被对手打败,只是自己的政治目标没有达到,最后宣布停战撤军,这顶多算是进行了一场错误和失败的军事活动。

首先,美国侵越战争就是为了输出自己的民主价值观,因此在最后的结果中并没有宣布战败或投降。美国在军事上是完全碾压越南的,说美国战败主要是根据其在越南的战争目标来定义的。

美国原本是想消灭北越政权,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北越政权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北方统一了南方。所以美国踏进越南的泥潭,并没有成功阻止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的诞生,就战争发起的最初目的而言它失败了。

其次,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国力。当美国发现政治目的已经无法通过军事行动来完成时,巨额的军费开支和大量美军伤亡的情况也在同一时间激发了国内民众强烈的反战情绪。美国人民强烈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停止干涉越南事务。

再加上苏联在各方面给予了越南极大的支持,这也成为了美国实现目标的又一大的障碍。所以在美国看来,与其付出巨大的代价还收不到效果,不如尽快从泥潭中脱身,宣布停止战争。于是,美国人果断的丢下南越政府这个烂摊子,走向了更务实的方向。

所以说,美国人所谓的失败,其实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政治上的。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用武力输出美式民主和价值观的方法不可行,美国最后不想打了,撤军了,但是它付出了代价,这就是它政治决策的失败。

迷彩先生-军事科普和时评,用专业易懂的语言解读最新军事资讯,期待能够在评论区和大家积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

海湾战争什么时候?

1991年,海湾战争发生在1991年

事件经过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4时,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在沙科、沙伊边界约500千米正面上由东向西展开5个进攻集团:阿拉伯国家东线联合部队,沿海岸向北进攻,占领科威特市;

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从沙科边界“肘部”向北进攻,夺取穆特拉山口,切断科威特市通往科东北部的道路,将伊军主力吸引到科威特;

阿拉伯国家北线联合部队从沙科边界西段向阿里塞米姆机场方向进攻,协同友邻部队消灭科威特境内伊军并占领科威特市;

美第七军实施主要突击,从巴廷干河以西向北推进,直插伊拉克纵深,而后挥师东进,与其左邻第十八空降军协同作战,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约8个师)围歼在巴士拉以南地区;

美第十八空降军实施辅助突击,从沙伊边境突入伊境至幼发拉底河岸,控制塞马沃以东通往巴格达的8号公路,孤立科威特境内伊军部队,协同美第七军歼灭伊军共和国卫队。

瓜伊多会被美国抛弃吗?

瓜伊多会不会被美国抛弃,这取决于他自身能力的表现,以及在后续的事件进程中是否还存在相应的价值,因为美国人对于手中的棋子一向都是这样,只要有需要就拿过来用,用完之后一般都会随手抛弃,在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主动消灭。

在历史上出现的诸如基地组织、韩国的各任总统、以及叙利亚的反对派武装等等,统统都经历过被美国支持又抛弃的经历。所以瓜伊多如果想要在今后的时间里,不想面临如同丧家之犬的结局,就只能好好努力,倾尽一切力量去推翻现在的马杜罗政府,坐上总统的宝座,否则他的结局将会是可以预料的惨。

因为到时候马杜罗不会放过他,委内瑞拉人民也不会放过他,甚至在有需要的时候,美国人也会牺牲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原因还是在于瓜伊多只是美国用来制衡马杜罗的一个棋子,而他的价值与马杜罗相比,很显然是远远不如的。

因为现在的委内瑞拉和当年的伊拉克不一样,当初美国之所以发动针对萨达姆的战争,是一方面是美国在石油霸权领域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也是萨达姆自己作死,被美国抓到了入侵科威特的把柄,这才使得美国有充分的理由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强国,但是毕竟他不是军国主义国家,可以无视和践踏一切国际规则,因此美国在进行对外活动时,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否则他对国际社会将无法交代,这样做对美国的国际声誉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没有必要,美国人也不会随便就这样蛮干。

因此只要没有充分的理由,美国也仅仅是可以发动针对委内瑞拉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围剿而已,在军事方面美国并不能发动针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战争,而且以美国现在的局面,也打不起这样的战争。

此外通过军事行动或者引发内战,把委内瑞拉打成一片废墟的话,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美国财团要的是一个拥有完整石油产能的委内瑞拉,而不是一片废墟。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美国财团可不愿意干,不然在查韦斯时代,美国针对委内瑞拉的战争就已经打响了。

所以美国与委内瑞拉之间的博弈,将很有可能是以谈判为主。也就是说只要马杜罗在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的博弈中达成妥协,那么瓜伊多就会自然而然的失去其价值,因为毕竟现在操控委内瑞拉政府的是马杜罗,只要马杜罗满足了美国人的要求,那么委内瑞拉究竟是马杜罗来管理,还是瓜伊多来管理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当然了,如果马杜罗政府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强硬到底的话,那么吃不到“葡萄”的美国政府,将很有可能会毁掉委内瑞拉这家“葡萄园”。

到时候美国将很有可能把瓜伊多推上前台,然后在委内瑞拉发动“颜色革命”,或者组建武装势力发动内战,直至推翻马杜罗政府,届时美国这么干究竟能不能获得成功,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杜罗的战斗决心,以及在随后的时间里,中、俄对委内瑞拉支持程度的强弱。

所以在今后的时间里,瓜伊多能不能获得美国人的青睐,可能还需要取决于美、委之间的博弈,甚至还会上升到中、美、俄、欧等国在这一地区的对抗,说白了一句话,赢家通吃,胜者为王。

不管是谁最终获得这片地区的话语权,不想付出足够的代价是不行的,而在付出代价之后,大家才会有资格坐下来“摇色子”决定最终的胜出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