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情妾意剑,虚竹的内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新辉网

郎情妾意剑,虚竹的内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大家好,我是狂生。

我们今天来聊聊,虚竹的内力,到底有多少水分?

郎情妾意剑,虚竹的内功到底有多少水分

虚竹的出场

虚竹本是一个少林寺普通的小沙弥,他在少林寺中属于底层的存在,好的功法什么的都是没学到的,走的是外练筋骨皮的路子。

虚竹第一次遇到阿紫,还被阿紫调戏,让坚守了24年少林寺清规戒律的虚竹初次解禁。

虚竹的奇遇

虚竹和师傅下山后无意中救了四大恶人之首号称【恶贯满盈】的段延庆,误打误撞下破了五伢子摆下的珍珑棋局,得无崖子传授逍遥派掌门之位,并传于他70年毕生功力。(其虚竹并没有破了无崖子摆下的珍珑棋局,而是误打误撞破了死局,段延庆暗中助他破了棋局)

虚竹得无崖子传授毕生功力之后,其实实战水平并不高,因为空有一身内力而无任何拿的出手的武功招式。

于是,金庸给他送去了第二份奇遇,天山童姥的生死符绝技,灵鹫宫密室内的神秘武学。不仅如此,还送了他一场艳遇,天山童姥把西夏公主绑到他床上,干柴烈火,郎情妾意,少林寺的清规戒律早已是过眼云烟。

虚竹的艳遇

虚竹误打误撞就来天山童姥之后。两人为了躲避童姥师妹李秋水的追杀,躲到了西夏皇宫冰窖中。结果多日相处,童姥也接受了虚竹是逍遥派掌门的事实,并想方设法让虚竹破戒(堂堂逍遥派掌门居然要去少林寺做小和尚,童姥就算杀了他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眼见让虚竹吃肉破戒不成,童姥想了一招妙计【美人计】:半夜,将西夏公主脱光了半夜丢到冰窖里和虚竹独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女子又生的美若天仙,还身无寸缕,虚竹本可以坚持,但见女子冻得瑟瑟发抖,便起了爱怜之心,两人渐渐相拥在一起,越抱越紧,情到深处水乳交融……

虚竹22岁学武,24岁下山,内力全部来自传功和吸取内力(自己修炼的2年少林内功被无崖子全部化去了),所以说虚竹的内功水分在90以上!

我是狂生,人不轻狂枉少年!

如果你觉得我的这个问答写的还可以,有点干货,还请帮我点个赞呗。谢谢哈~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女诗人?

我国号称“诗国”,女子的诗歌同样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有着卓著的贡献。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305首诗歌中,有案可稽的就有《载驰》、《柏舟》……等12首诗出自女子之手。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女诗人,她们的才名诗名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几经淘洗,依旧熠熠闪光!

蔡文姬(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名琰,字文姬,一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悲愤诗》一(节选):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苏惠,字若兰,武功人,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当地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苏惠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这副锦缎被她命名为"璇玑图"。此后璇玑图被诸多名家解读,其中唐朝武则天曾专门为苏惠与《璇玑图》撰写序文。宋代才女朱淑真着有《璇玑图记》,成为堪与武则天所撰序文媲美的研究文章。

苏氏蕙若兰五色织锦回文璇玑图(节选)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桀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征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代表作品:《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论语赞》。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楼烦人,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怨歌行》(《团扇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左芬(?-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女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感离诗》、《感离赋》、《啄木诗》是其代表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倐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弥起长恨端。

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心情平和的接受老去的事实,按享高寿,终身未嫁 。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

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

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

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

不如初六。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 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月》

一轮蟾魄净娟娟,

万里长空现晶奁。

照地疑霜珠结露,

浸楼似水玉含烟。

有人饮酒迎杯问,

何处吹箫倚槛传?

二十四桥帘尽转,

清宵好影正团圆。

如何理解电视剧陈情令中蓝湛和魏婴的感情?

一句话:前世今生,暗戳戳双箭头爱情。

蓝湛对魏婴:

a 玄武洞 吃醋名场面

玄武洞内,魏婴为了护绵绵,身上被烫伤留疤,一辈子去不掉。

蓝湛气得说出,“你要是没那个意思,就不要撩拨别人。”

一语双关,说的自己。

他在这吃醋了,不自觉话说多了,露了心迹。

b 表白名句。

“我想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带回去,藏起来。”

结合他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把爱的人,藏在自己可以守护的地盘上,不让任何人伤害,也不让他逃。

c 有悔,

蓝湛酒醉吐真言,不夜天没有和魏婴站在一起,失去了他,一失就是漫长等待,苦等十六年,在这十六内,逢乱必出,处处寻觅一人。在这十六年内,悔恨自责。

d 失而复得,宠溺有加。

魏婴回来,蓝湛就全心全意默默守护。

认出魏婴,就二话不说带回了云深不知处。

然后就不曾离开。

知道他喜欢喝酒,在家,在外,都会给他备着。

凡是打架,都会手持避尘,挡在他面前。

凡是针对魏婴的人,都是他的敌人。

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一个叫魏婴的人。

魏婴对蓝湛:

一 仙家众多子弟,独独对你特别。

魏婴是个风流才子,撩妹能手,但遇到真感情就像个几岁的小男孩,毕竟喜欢还是头一遭。

逗他,闹他,哄他,陪他,护他。

课堂无聊,拿纸人逗他,书房被罚,画人像戴头花,换画册闹他,天灯许愿画兔子哄他,寻找阴铁危险陪他,温狗仗势欺辱,护他。

喜欢的心情独一份,事事都是以蓝湛为中心。

二 修诡道,相见又怕见。

刚从乱葬岗回来,怕见蓝湛,先一步恶语相向拉开距离,转瞬又黯然神伤。蓝湛对他避而不见,他就百无聊赖,无趣得很。

蓝湛说信他,帮他,他第一次笑得特别明媚。

三 前世今生知己情。

在百凤山围猎时,他说,他曾经把他当做毕生知己。

16年后,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四 死在你的手上,不觉得冤。

穷奇道下雨天,蓝湛挡住他的路。

他激情陈述,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对当下世道的质问。

他何曾对谁有过这般陈情,他做事向来由着自己的性子,何来解释质问?

换成其他人,他二话不说,直接干。

对蓝湛,不是“咱俩正好打一场”“我未必会输”,直接就来一句“死在你手上”,你打不过蓝湛?

“不冤”,不就是“心甘情愿”了?

五 他的事是大事。

经过一些事,对16年前阴自己的幕后黑手,真相,不在乎了。

却对蓝湛背后的戒鞭,胸口的伤疤耿根于怀,心里一直念了那么长时间。

别人怎么说夷陵老祖,他都能一笑置之,但有人毁一句含光君,他立马上阵diss维护。

有事没事动手动脚,心虚了又小心翼翼,然后又下意识亲近腻歪。

六 实力卖惨装柔弱。

“还请含光君保护我这个柔弱的男子。”

这语气,是仗他护你向你就撒娇?

随便闭上眼睛,脑子里都能有他各种场面下喊蓝湛的样子。

真的是撒娇,耍赖,卖惨,求救,各种念:

蓝湛、蓝湛、蓝湛……

梁山最后一战前扈三娘为何月夜访林冲?

大战在即,生死未卜,一丈青扈三娘,夜访豹子头,所为何事?

一部《水浒》,让很多朋友都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很多的水浒衍生小说应运而生,这个扈三娘月夜访林冲便是出自衍生品了。

扈三娘嫁给矮脚虎王英,好比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对于这个情节我也是相当的不满,所以,在这里,我也要凭借我自己的喜好,对这段场景做一番描述。

三打祝家庄的牺牲品:扈三娘

三打祝家庄,是宋江带领梁山兄弟取得的大大小小胜仗里比较出彩的一仗。

此役过后,祝家庄、李家庄和扈家庄的三庄同盟不复存在,祝家庄被梁山从地球上抹去,扈家庄就剩下了一个扈三娘,也差不多等同于被从地球上抹去了,而李家庄呢,则由扑天雕李应连人带庄全部献给了梁山。

梁山一口吞掉三个大庄,真是好大的胃口。

但是一丈青扈三娘就惨了,她的人生真的是一下子从高峰跌到了谷底,速度之快之突然,让扈三娘猝不及防,差点就扭到了小蛮腰。

本来在铁三角三庄联盟眼里,梁山不过是一伙山贼,不足为惧。

扈三娘替未婚夫助阵,披挂上阵,本不失为一段佳话,结果未婚夫被打死,扈三娘还没过门就先体验了一把当寡妇的感觉。

接着,一身好武艺的扈三娘不敌豹子头林冲,被真正的高手像猴子摘桃一样就给揽了过去。

宋江以扈三娘为突破口,劝服扈家庄归顺梁山,与梁山在之后的行动中暗通款曲,配合行动。

好好的大户人家的女儿,转个身就变成了女山贼,这也就罢了,可是扈家庄当山贼还没当热乎,就被黑旋风李逵的那一对大板斧给劈了个干净,就剩下扈三娘一人面对满装的死人彻底傻了眼。

但是扈三娘想不到的是,她还远远没到可以说彻底傻眼的时候,老天爷给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而之前这些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扈三娘那个一脸黑的义兄宋江,居然笑嘻嘻的作主将扈三娘许配给了矮脚虎王英。

王英人半如其名,矮是没有错,却不能称为乎,一只大肥猫更妥帖一些,王英活脱脱一只矮脚猫,矮挫的紧。

扈三娘已经傻到不知作何表情了,她这才知道,她这个义兄宋江,不但人黑,其实心更黑。

黑三郎宋江的小算盘

将扈三娘许配给矮脚虎王英,宋江是打了一手的好算盘的。

其一,还王英一个人情,了却宋江的一个承诺。

当初在打清风寨的时候,为了把知寨刘知远的娘子给放回去,宋江便找了矮脚虎王英。要从王英手里把女人给捞出来,这无异于虎口夺食。

为此,宋江向王英许了一个愿,那就是他日我一定给你找个好的妹子。有公平交易在前,又有大大小小的人情在旁,王英便勉强同意了宋江的要求,也因为这桩交易,王英成了宋江的人。

所以,当扈三娘认了宋江做义兄之后,宋江便有了兑现这个承诺的机会。

我敢说,王英怎么想也想不到宋江给自己找的女人是扈三娘这种条款的,王英虽然好色,却哪里见过扈三娘这种既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又有飒爽英姿,同时集美貌于一身的女子。

王英本来以为宋江给自己找个半老徐娘也就凑活了,没想到天上掉下天鹅肉,这就要说宋江收买人心的高明之处了。

给你超出你预期好多的,你必然对我感恩戴德,宋江这一出手,王英就成了宋江的死忠心腹了。

其二,断了扈三娘的一切念头。

李逵把扈家庄给血洗了,这血海深仇就全部集中在扈三娘一个人的身上了。

宋江是不信扈三娘的,梁山把扈三娘整到了这不光景,难保哪一天扈三娘不会反水在背后捅宋江一刀。

可惜就可惜在,扈三娘不过是一个女流之辈,不是男儿身,在那个时代,要对付一个女人并不难,那就是把她嫁了,让男人管住她。

所以,宋江急不可待的就把这件事给办了,王英那么小心眼的人,到时候肯定把老婆看的很紧,

宋江这一手等于是给自己清除了后患。

其三,防止晁盖势力做大。

说这个就有点阴暗了,宋江上山之后,梁山就分裂成了至少两个派系,晁盖系和宋江系。

江湖不同于政府,在江湖中,想要出人头地做老大,除了本事大,小弟多也是一个必备的条件。

我有时候很奇怪宋江一个刀笔小吏,怎么就把草寇的事情看的这么明白。

宋江自打上梁山开始,就一直在收买小弟。

这一次,宋江的小算盘依然打的很好。

我要说一下,捉住扈三娘的是豹子头林冲,按常理来说,像扈三娘这样的女人,谁把她打趴下,谁也就等于征服了她。

加上林冲没了老婆,也是单身一人,将扈三娘许配给林冲,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是宋江不这么看。

宋江看到了林冲的本事,说实话,宋江带下山的这么多人,加起来还没一个林冲厉害,这就是三流选手和一流高手的本质区别。

但是林冲是晁盖系的,这里面的渊源我就不说了,大家都门清,宋江是不能再给林冲配个能打的媳妇了,这以后谁还能收拾的了林冲一家子啊。

所以,出于梁山政治考虑,宋江把扈三娘许配给了矮脚虎王英,忽略了立下大功的豹子头林冲。

这确实很不公平,但是没办法,谁让宋江是领导呢!

宋江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这一手算盘,至少一石三鸟,简直百利而无一害。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扈三娘月夜访林冲这个事儿。

月夜,扈三娘

月上柳梢头,佳人在摇头。

朝廷的大军已经在梁山下摆开了气势磅礴的阵势,各种攻城器械、火炮都已经摆到了预定的位置上。

晚上夜深人静,耳边甚至还能传来山下宋军磨刀霍霍的声音,声音传到耳中,显的好不刺耳。

一旁,矮脚虎王英已经沉沉睡去,枕面上还流着一摊口水,发出了沉沉的鼾声。

扈三娘翻来覆去睡不着,大战在即,不知道明天过后,还能不能看到后天的日出了。

这样的时候,扈三娘不禁开始回想自己的遭遇,从梁山三打祝家庄开始,扈三娘就感觉自己被命运给弄到了山上来。

看看身边那个会发声音的矮冬瓜,扈三娘一滴眼泪落了下来。

时至今日,她仍然常常回想起当日,林冲猿臂一展,就将她轻巧的掂到了自己的马上,扈三娘感觉自己就像一片羽毛,被轻轻的放在了马鞍上。

那一刻,她仰望着林冲,这是第一个把她打败的男人,那一刻,她忘了祝彪,那个本事不大却喜欢仗势欺人的小男人。

后来宋江说出要将她许配给王英,满堂的人,连带王英在内,都是惊诧无比。

扈三娘知道自己那时没的选择,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忍气吞声,吞下这个苍蝇。

那时候她偷偷的瞟了一眼站在堂上的林冲,可是林冲目视前方,似乎毫不关心自己嫁给了王英这个矮挫,哎,那一刻,扈三娘觉得自己心都碎了。

想着想着,扈三娘从床上翻身坐起,披上衣服就出了门,她不管了,也许明天就会战死,今夜,她一定要遂了自己的心愿。

林冲住的屋子她知道,虽然一次也没去过,但是在心里,无数个午夜梦回的时刻,她早已在心里走过了许多遍。

月夜,林冲

大战在即,明天又是见血的日子,林冲坐在屋子里,灯下,他擦拭着自己的那杆银枪。

老婆走了许多年,就剩下这杆枪一直陪伴着自己,林冲脑海又浮现出了妻子的影子,只是形象一天比一天模糊了。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声音很低沉。

林冲起身开门,看到了门外一身简衣的一丈青扈三娘。

林冲似乎并不意外看到她,他最后一次看扈三娘,是在宋江将她许配给矮脚虎王英的时候,那时候他看了一眼扈三娘,这个曾经在他马鞍上呆过片刻的美娘子,却要被矮脚虎王英这个矮冬瓜个娶走了,林冲说不上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自己更适合。

只不过林冲自从火并王伦之后,就彻底看明白了所谓的山寨兄弟,他无心卷入这些蝇营狗苟,他只想一个人安静的呆着,一个人安静的想娘子。

林冲站在门前,并没有让扈三娘进屋的意思,扈三娘出门走的急,就穿了一身睡衣,外面披了个披风,那样子,像极了把自己送给皇帝临幸的妃子。

许久,林冲好像想到了什么,侧了侧身子,将扈三娘让进了屋里。

月夜,对话

进屋后,又是一阵无语。

扈三娘扫视林冲屋子,除了一杆锃亮的银枪,屋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物,连装饰都简单到了几乎没有的地步。

低眉,轻语:“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林冲目视前方:“我知道,我却又不知道。”

“那日,宋江将我许给王英,你为何不说话?”

“无话可说。”

“既无话可说,那一日,你又为何要捉我?你可知害我有多苦?倘若那日你一枪取走我性命,我也好过忍辱偷生到今日。”

“我……不曾想过那么多,对不起了。”

“呜呜……”扈三娘抽泣起来。

本以为林冲会过来拥住她,却不料林冲依然目视前方,身子都未曾动一下。

“我知你怨我,更知你的小心思。我劝你打消这些念头,你我本如草芥一般,既无力回天,又何苦挣扎,不若善待自己便是。”

沉吟片刻,林冲继续说道:

“我娘子虽然走去多时,但我今日依然思念,我心已枯朽,枯木难再逢春。我知你心不甘情不愿,但王英好歹对你不错,你善待他也是善待你自己,你走吧。”

说完,林冲拎起枪,大步走出了屋子。

剩下扈三娘一人在屋里,本来牵肠百转的那些话一句都没说出口。

怔怔的坐了一会,扈三娘轻轻说一声罢了,便起身走出了屋子。

结语

其实,整部《水浒》里,林冲和扈三娘是非常般配的一对,两人的命运都很悲惨,林冲虽然本事大,却在梁山上一直是个边缘化的人物。扈三娘作为唯一的美貌女性,武功也是女将中最好的,却被人像货物一样随意安排命运。

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本该在一起慰藉取暖,但我实在不忍扈三娘犯下红杏出墙的错误,毁了她一世英名,因此,也为了保全林冲,我选择让那个月夜和无数个月夜一样,安静的,没有任何变化。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那为什么到死都没给她名份而只是个美人?

项羽是喜欢虞姬,但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生死不离,虞姬也并不一定殉情而死。

项羽与虞姬“霸王别姬”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史记》。

(霸王别姬)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项羽夜不能寐, 闻四面楚歌, 便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羽看着美人虞姬舞剑,抚摸着乌骓马的鬃毛, 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 项羽自知将败, 泣泪数行, 左右也都凄然泪下。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舞罢剑舞后,自刎而死。

(虞姬自杀)

这个故事很美,也很能表现项羽虞姬的爱情,但很可惜是假的。

清代吴永和有诗《虞姬》云:“大王真英雄, 姬亦奇女子。惜哉太史公, 不纪美人死。”

如果虞姬真的为了项羽而自杀了, 司马迁不可能惜墨如金,一点都不写;之所以没有写, 因为司马迁认为虞姬没有自杀。

班固、司马光等大史家对这段历史也进行了研究, 但查遍《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均未载明虞姬自杀于垓下之事。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的故事属民间虚构,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时, 汉军的包围并不紧密, 因为韩信判断项羽在这种情况下, 一定会采取速战速决、突击突围的战术。

所以, 他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封闭楚军外围出路, 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 亲率三十万主力在正面迎战,孔将军率军数万为左翼;费将军率军数万为右翼;刘邦率本部主力二十余万尾随韩信军, 周勃、柴将军率军断后。韩信采用“以逸待劳”战术, 施以“四面楚歌”之计, 涣散楚军军心。

汉军的包围圈故意留有缺口, 以便楚军将士逃走,符合《孙子兵法》“围必有缺”的要义。所以项羽率800骑兵“直夜溃围南出”, 未经多少抵抗便顺利突围, 汉军直到天亮才发觉。虞姬在这种情况下毫无必要自杀, 完全可以跟随一道突围。

(虞姬)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第一次出现虞姬的和歌:“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这首和歌有很多疑点:虞姬不可能用五言诗来和项羽的骚体诗,秦末时盛行骚体诗, 还没有产生规范的五言诗。五言诗始于西汉, 戚夫人的《舂歌》被认为是五言诗的起源。

而“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这句诗更是似乎能够未卜先知的本事,虞姬怎么知道项羽不能咸鱼翻身?假如项羽不自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所以这首虞姬和歌应该是后人伪作。

《史记》也没有虞姬的这首和歌, 充分说明《虞姬和歌》应是后人伪作。

(英雄末路)

唐代冯待征《虞姬怨》一诗描述了虞姬的生活经历:“妾本江南采莲女, 君是江东学剑人。逢君游侠英雄日, 值妾年华桃李春。”

在项羽那个年代,美人是一个很高的名分。秦末汉初后宫有八个等级,分别是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美人在这八级中位居第三,如果要和后世相对应,那么第二级的夫人对应皇贵妃,第三级的美人对应的应该是贵妃。作为一个出身寒微的“江南采莲女”,这个品级已经是很高了。

项羽的正妻是谁,史料上面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不是虞姬。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常幸从”说明项羽的女人不止虞姬一个,只不过项羽喜欢带着她四处征战罢了。

“常幸从”绝对不会用在正妻身上。

比如刘邦喜欢带着姬夫人,《史记·吕后本纪》记载:“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只有年轻的妾才会带在身边,以解作战的单调孤独,这是人之常情。

君主的正妻身份尊贵,是不能带着四处征战的。所以虞姬只是小妾,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妾能得到“美人”这样高贵的封号,正说明项羽对她的重视。

(虞姬)

谁才是项羽的正妻?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说过:“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陈平的意思是说项羽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的宗族和妻子的兄弟,哪一个才是项羽正妻之昆弟呢?

陈平说过:“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正因为项羽任人唯亲,这几个人中一定有一位是项羽的妻弟。

(项羽)

除去年老的亚父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三人谁才是?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这个中途叛变的周殷首先排除。如果他是项羽的小舅子,至少不会那么早叛变吧。

《史记·陈丞相世家》又说:“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

项羽这么容易相信钟离眛经不起考验,钟离眛极有可能不是他的小舅子。

(龙且)

那个始终没有背叛项羽的龙且,那个“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的亲信,才极有可能是项羽的小舅子。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妻弟,项羽才不会也不能轻易换掉正妻,所以虞姬最多也只能做到“夫人”这一级。

公元前209年项羽和叔叔项梁一起造反,公元前202年去世,中间七年。如果从公元前206年自立为霸王时算起,他的鼎盛时期只有4年。

在四年中,虞姬从一个没有品级的江南女子连跳数级,做到第三等的美人,相当于后世的贵妃的位置,不正是说明项羽对她的宠爱吗?

君王封王后,更多的是要综合考虑,平衡各方利益。所以没有背景,没有兄弟撑腰的虞姬,对“美人”这个封号应该满足了。

(王者之死)

虞姬最后的结局,《史记》也没有记载。

但一个弱女子在乱军之中能有什么好结局呢?我宁愿相信她死于乱军了,我可不想去猜测她被刘邦得到,被这个大流氓沾污,这会引起我的极度不适。

因为单纯从个人角度,我喜欢项羽多一些。

原创文章,喜欢的请关注!谢谢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

张守节:《史记正义》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