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义斩杀,水浒传中掷飞蝗石百发百中?
前言
水浒传里有两个叫张青,读法一样,但字却不同。一个是没羽箭张清,一个是菜园子张青。一个天罡天捷星,一个地煞地刑星。排名座次相隔十万八千里。从武功忠义之分,一个飞石无敌,连败十五员大将;一个务农种菜,憨厚仗义。连老婆娶的,一个貌美如花是琼英,一个五大三粗夜叉星。相形之下,天壤之别。
今天所说,是没羽箭的张清。既是没羽箭,非平常箭矢,乃暗器之冠飞蝗石,数丈之远,突施暗袭,飞石伤敌,射石隐羽。东昌府一战,张清凭着一手飞石暗器,扬名天下。
飞蝗石在古代属于手掷暗器,与索击,机射、药喷的暗器不同。飞石讲究暗掷突袭,犹如蝗虫飞扑,数石如雨,取名飞蝗。因取材鹅卵,数量不限。平时与人交战,放在腰间囊中。不似索击机射,取用过于张扬,挥舞备射,让敌将有所警觉,无法实施暗袭。
若论江湖暗器达人,张清第一。
01没羽箭张清,原是东昌府守将,神勇无敌。卢俊义与宋江曾有个赌约,抽签东平东昌两府。谁先攻下其中一府,谁做梁山寨主。宋江抽的是东平府,首告大捷。卢俊义抽的是东昌府,碰到张清这个硬手,屡攻不下。
宋江暗暗得意,你卢俊义如此本事,区区一个东昌府,竟然弄得灰头土脸。我调兵遣将,相助于你,若是攻下,相当连取两府,功劳之大,寨主坐实。若是攻不下,是你卢俊义不争气,我也仗义相助,尽了人情。按照赌约,我拔得头筹,寨主之位,依然是我宋江所得。
对于张清,宋江并没放在心上。想到梁山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你张清不过是一名守将,本事再大,胜我几位战将,总不能胜过我杨志徐宁等麾下大将罢。
于是找来卢俊义,问询战情。宋江见卢俊义满脸愁容,面目消瘦,想必数十日久攻不下,茶饭不思,心中难免惆怅。宋江拍着卢俊义的肩膀,道:“小卢啊,这个张清是何来头,难道梁山虎将无一能战?”
卢俊义愁眉暗锁,道:“这张清暗器无敌,派了郝思文,樊瑞,李衮,项充等人上阵,皆铩羽而归。”
宋江一听,心中顿时明白。卢俊义调兵遣将,派上阵的全是地煞星,不败才怪。你咋不让天罡星的猛将上呢。其实,卢俊义当时也是小觑了张青,原以为地煞的几位战将,轻易能擒下张清,不需天罡大将,也攻得下东昌府。
宋江趁机借势,安慰道:“小卢别慌,我来指挥,必擒张清。抓过来打他五十大板,屁股开花,为你解气。”
卢俊义一听,暗道:你牛逼,你来。口上却道:“能有哥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小弟愿遵示听令。”
02城门外。战鼓齐擂,杀声震天。张清一马当先,前来搦战。宋江率领众将,摆开阵势。朗声道:“哪个将军上去一战。”说罢,向徐宁使了一个眼色。徐宁会意,纵马出列,喊道:“末将愿往。”果不其然,宋江直接派出天罡大将,势必拿下张清。
诸位容先介绍下飞蝗石战法,飞蝗分阴阳飞掷。阴是佯败回马,暗扣飞蝗,待敌追前,突然甩手飞掷,突袭敌将。阳是两人交战,兵刃相交之际,突然扬手飞石,打个猝不及防。所以取石飞石,一气呵成。讲究快准狠,不容偏差。
张清与徐宁都是使枪,一个梨花枪,一个钩镰枪。若论枪法,徐宁略胜一筹。两人战不下五回合,张青掉马就走。徐宁乘胜追击,欲邀头功。
张清佯走,已暗扣飞蝗石,使的正是阴飞战术。待徐宁奔近,右手一甩,飞石如矢,既准且劲。正中徐宁眉心,鲜血迸流,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若不是吕方,郭盛抢到相救,徐宁便成枪下之鬼矣。
宋江一见此等阵仗,早已心惊胆战。忽听卢俊义猛喝一彩:“好!”不由怒道:“好你奶奶,你看清楚,是我们败下阵,你咋长敌将威风?”
自宋江接手,见他得志意满,胜券在握的样子,卢俊义心中暗忿不服。见到张清飞石击败宋江爱将徐宁,挫了宋江锐气,心里爽快,忍不住叫出声来。
被宋江呵斥,卢俊义心知不妙,忙陪笑道:“我喊一声好,不是助威张清,而是发现了张清的飞石的规律。只要他战不到几回合,掉马就走,回头必发暗器。接下对战,我们也好防备。再派战将对阵,必胜无疑。”此话一出,飞得再远的谎,也能叼得回来。
宋江面色顿缓,再派出燕顺出战。这次竟然派的是地煞战将。宋江的战略,先派几个地煞出去试一试水,牺牲地煞倒无关紧要,天罡才是梁山核心,要保护周全。如果真如卢俊义所说,再派天罡大将攻而克之。
还是同样的招数,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张清和燕顺打了几个回合,又掉马佯走,燕顺策马去追。宋江和卢俊义一见,互望一眼,心中均想:傻蛋一个!
为啥你排地煞,别人排天罡。就是地煞有勇无谋,不会吃一堑长一智。明明看到徐宁被这招击败,你还重蹈覆辙。还是别人在打仗,你在玩游戏,所以没注意到?
只听铛一声,飞石击中燕顺护心镜。燕顺吓得屁滚尿流,跑得比兔子还快。
03宋江一见,心中怒极,大喝道:“这还有王法吗,还有谁?”只见众将沉默,鸦雀无声。
宋江指着韩滔道:“你上。”又是地煞。你这不是让地煞送死么。韩滔努了一下嘴,道:“我最近肠胃不好,老拉肚子,斗不了多久,就要拉屎,恐怕会影响战局啊。”宋江怒道:“你不去,不用张青杀你,老子先杀了你。”
韩滔一听,急忙策马出去迎战。这次韩滔虽为地煞,但再傻也不会再犯燕顺的错误。战不到几回合,张清又掉头就走,韩滔立刻勒马站住。不怒反笑:“又来这招,真当我傻啊!“
张清跑了一会,回头见韩滔没有追来,心想:“这哥们不傻啊,我以为梁山地煞都是傻子呢。”
张清调转马头,冲向韩滔,挺枪来刺。韩滔大喜,挥动枣木槊来迎。却不料张清的飞蝗有阴阳战术,阴的不行,换成阳的。两人奔前驶近,张清手一扬,飞石击中韩涛鼻头,鲜血长流,韩滔捂鼻转马,奔窜回营。
韩滔的搭档彭玘大怒,冲过去,还未交锋,就被打下马来。
众将里宣赞看的心焦,一马当先,冲了出来。大喊一声:“有本事冲我来。当年我连小李广花荣的箭都能接,还怕你........”话音未落,飞石已至面前,噗的一声,打落宣赞两颗门牙。宣赞翻身落马。在地上,半天晃不过神来。你这张清,至少等宣赞把话说完,这番偷袭,害的老宣满腹言论,正要激情慷慨。尚未开始,就连同两颗门牙一起,吞入肚中。
宋江越看越惊,心中也暗自侥幸。若是跟卢俊义调个头,他来攻东昌府,也必定久攻不下。还好抽的是东平府,要不寨主之位,只怕不保。形禁势格,地煞基本败光,现只能派出天罡大将,呼延灼。
呼延灼出马就被击中手腕,一败。杨志被击中头盔,二败。刘唐,朱仝,雷横等人也不济事,输得干净。关胜武功甚好,飞石过来,关胜挥刀格挡,铛的一声,火花四溅。想不到区区一块飞蝗石,力道如此强劲,震的关胜手臂酸麻。无心恋战,转身就走。
04轮到董平了,这个双枪将。此人身手武功非同凡响。董平和张清也是大战数回合,张清又走。这个董平因为最后上场,前面战局已观望已久,心中早有对策。当下纵马急追。张清忽然回头,甩手一挥,石子势若流星,急飞而至。
董平早有防备,一听声响,挥枪拨开石子,趋身上前,就要擒张清。张清大惊,双膝一夹,马纵跃而起,空中居高临下,又甩出一石。董平低头避过。两马此刻并肩,相距又近,再暗发飞蝗,已是不能。两人抡枪,你来我往,不由厮斗在一团。
后来林冲,花荣,吕方,郭盛一齐加入战团。龚旺,丁得孙也协助协助张清前来厮杀。本来单挑,转变群殴。张青也无心恋战,策马回营。
结语作为东昌府守将张清,大战梁山十五名大将。以一人面对众多好汉的车轮战,张清毫不惧色,施展飞石暗器,逐一杀败诸位豪杰。论武功枪法,步斗马战,可能不及杨志索超呼延灼等人。但说暗器战法,无人能出其左右。
战场只论结果,不分武功高下。不管你武功有多高,上了战场,中了埋伏或被人暗袭,落败斩杀就是你输。
张清力克数敌,战斗力当值。张清也为人仗义,后在征讨方腊,为救董平,不料枪入树身,被敌将厉天闰偷袭,血染沙场。
以张清的神勇冠绝,豪义干云。在梁山诸位好汉中脱颖而出,甚为出彩。好汉虽多,各有特色,但我独服张清。
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笔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
黄忠是五虎上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事实上,关羽都不是黄忠的对手,黄忠才是五虎上将武力第一。而壮年马超却跟老年张飞打个平手,说明马超也是不如张飞,如此一来,谁是武功最差已经一目了然!
声明:本文所讲武功指的是武力值高低,而非“文治武功”中的武功,所以只谈《三国演义》。
关羽VS黄忠: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中,刘备刚进位汉中王,就听说曹操准备结连东吴,欲要夺取荆州,诸葛亮献计给刘备,让坐镇荆州的关羽出其不意,先起兵取樊城,以瓦解敌人攻势。
关羽见到使者费诗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问:“汉王封我何爵?”
费诗回答:“五虎大将之首。”
关羽又问:“哪五虎将?”
费诗回答:“关、张、马、黄、赵是也!”
没想到,关羽一听到老将黄忠竟然也名列五虎上将之列,顿时怒火中烧,大怒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莫非关羽记性不好?
要知道,就是这个老将,曾经差点一箭结果了关羽,从而有了这么一个歇后语: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要说三国中众人武力高低,一般很难判定高下,但是有些人真刀实枪大战过的,却不在此列,比如黄忠与关羽。
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中,有这么一段,刘备袭取荆南四郡,赵云取了桂阳,张飞取了武陵,于是让关羽前去夺取长沙。
在出战之前,诸葛亮特意对关羽交代:“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
谁知道,关羽对诸葛亮的良言不屑一顾,大放厥词道:“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
等关羽兵临城下,第一天便与黄忠斗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后来关羽再次前来攻城,韩玄对黄忠说:“你射箭百发百中,何不射之?”
也就是在这一次,黄忠屡次拉空弦虚拽,一直不忍心射杀关羽,这才让关羽逃得一命。而关羽拿不下长沙,不得不请刘备和诸葛亮前来支援。
从二人的比试中,其武功高低已经很明显了。
当时关羽正当盛年,而黄忠却年近六十,两人大战一百余回合,竟然以平手为结局,其武功高低立判。
另外,黄忠最拿手的可不是在刀枪之上,而是他的箭术,百发百中,是三国中箭神级别的,他在老年阶段,以己之短攻关羽之长,都能不相上下,要是使用弓箭,关羽根本不可能留下命来!
所以,我说关羽可能有点健忘,竟然骂一个自己都打不过的人是“老卒”,还不屑与其为伍,难怪是一个大红脸!
张飞VS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人物形象与历史形象是完全相反的,他就是“大孝子”马超。
锦马超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并与虎痴许褚大战而不相上下,打响了马超的名声。
在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中,马超曾与张飞有过正面一战。
当时,刘备军队驻守葭萌关,张鲁派马超率兵前来攻打,诸葛亮对刘备说:“马超威名在外,除了赵云和张飞,恐怕无人能敌。”
这时候赵子龙另有任务,张飞被诸葛亮一激,便立下军令状,去迎战马超。
那一日,马超从天明便带领大军杀来,当日下午,马超与张飞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各回阵中。
略歇马片刻,张飞又出阵与马超厮杀,再次斗了百余合,两人都精神倍加,刘备担心张飞有失,鸣金收兵。
到了晚上,两军点了火把,马超再次来到阵前叫阵,二人斗了二十余回合,马超见自己占不到优势,诈败佯输,准备偷袭张飞,却被张飞躲过,二人不得不再次打成平手。
单独从这一天二人三场相斗来看,可谓是龙争虎斗,棋逢对手。
可是,这一战其实并非公平一战,此时的马超正值巅峰,而张飞已经48岁,步入老年,身体素质开始下滑。
从而得知:如果在同等情况下,马超的武力是比不过张飞的。
关羽VS赵云在得知五虎上将是“关张马黄赵”时,关羽不仅骂了黄忠是“老卒”,对另外三人也有评价。
“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
意思是张飞是他结拜兄弟,自然可以作为上将,而马超出自世家名门,也无不可,赵云虽然不咋样,但是跟随刘备已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勉强也可以与自己同列。
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不仅看不上黄忠的武功,其实对另外三人也是看不上的,张飞是自己结拜兄弟,不好说,而马超呢,关羽不提他的锦马超威名,也不提他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只说是出自名门,赵云更惨 。
那么,赵云果真没有什么战绩可言吗?
作为三国中一个文武双全的武将,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三国最完美的武将形象,其迷弟迷妹数之不尽。
要说赵云没有战绩可言,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说他在长板坡上,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杀得敌人丧胆,就说他七十多岁的时候,还能阵前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就足以名声远扬。
但是,不得不说,韩德这个“万夫不当之勇”,与“零陵上将”邢道荣、“上将潘凤”等人差不多,都是用来搞笑的,或许算是一员武将,能衬托对手的高强,却不能衡量具体有多高。
真正能衡量赵云的武力的,是赵云出场之时的那一战。
在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中,公孙瓒与袁绍会战于磐河桥上,袁绍手下猛将文丑与公孙瓒交锋,不到十余回合,公孙瓒便被文丑打得落荒而逃。
文丑继续追杀,公孙瓒马失前蹄,正要被文丑当场斩杀,这时候忽然出来一位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二人大战五六十回合,不相上下,这员小将就是赵云。
但从这一战就可以看出,赵云的武力与颜良文丑是一个级别的。
可是在后来,关羽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与袁绍相争,颜良在关羽手中没走到一个回合,便被斩首,而文丑略好,也只交战三个回合,便被当场斩杀。
可以说,颜良文丑与关羽也不是一个级别的,难怪关羽看不起与他们相差不大的赵云。
至于张飞与关羽,孰高孰低,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结论,桃园结义之前,关羽张飞各自出手试探,虽然并未生死相斗,但是两人能握手言和,说明他们武功应该相差无几,否则的话以他们二人的心气,是不可能看得上对方的,又因为关羽是二哥,所以我觉得关羽应该略胜张飞。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手底下见真功夫,通过实战才能判别上下。从这些战斗中可以总结出,五虎上将的武功高下,依次是:黄忠、关羽、张飞、马超、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