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 3d(如何评价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

新辉网

星际穿越 3d,如何评价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

受DC大片《正义联盟》和漫威《雷神3》的影响,《寻梦环游记》上映首日排片并不理想,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口碑和票房的逆袭和攀升。目前,除了几部受关注度较高的国产片外,该片成为同档期口碑TOP3的影片,并再次坐实了“皮克斯必出精品”的说法。

猫眼电影预测,该片最终票房将达到7.6亿元。如果一切如常,该片将成为皮克斯在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

星际穿越 3d(如何评价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

动画里的真情

《寻梦环游记》能在一众大片和国产良心片中脱颖而出,不是偶然和巧合。

去年,拿到了第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并在中国取得了15.3亿超高票房的《疯狂动物城》也是在排片不佳的情况下逆袭,最终豆瓣评分9.2,如今的《寻梦环游记》9.3暂时还要略胜一筹。

《寻梦环游记》实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没有那些凹造型的商业元素,更多的是温情的故事、绝美的视觉画面以及传达的精神内核。与此同时,也让大众对国产电影有了更深的思考:当人家把垃圾桶铁皮纹路都做得如此逼真之时,还是在好好讲故事。

皮克斯又一次给了我们莫大的惊喜。

这一次,再造了一个亡灵的乌托邦世界,有门槛,初入的“签证”是在现实世界的牌位照。这一简单设置,让人间和天堂有了玄妙的联接,也让人们或是儿童们相信人死后不会彻底离开,他们去了另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在那里和我们心相印。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不忘记。

故事其实不难看懂。小男孩米格出生在墨西哥一个鞋匠家族,他心怀音乐梦想,但音乐却是家族禁忌。亡灵节那天,因为梦想与家人发生冲突的米格意外踏入了亡灵世界——所有死去的人都在那里生活,如果谁不再被任何一个活着的人记得,那么他将永远消失。在亡灵世界的那一晚,米格发现了家族“音乐禁忌之谜”。

皮克斯在里面创造了无数个可爱的亡灵,简单来说就是骷髅,能让人把可爱和骷髅这样瘆人的物种联系在一起,已经是电影的一种成功。

据了解,为了不让孩子们看到影片的时候害怕,在设计骷髅亡灵的时候皮克斯用了很多心思。他们不再是眼神空旷黑暗的非生物,而是一个个有着情绪、大眼睛、穿着不一、走路摇摇晃晃的“骷髅人”。

影片的背景是墨西哥,选取的故事引发点也是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但片中对于生死的解读,是超越国界和文化的,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切肤体会着失去和思念。

在生与死的交替中,皮克斯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环节:与真实世界一样的房屋建筑、用万寿菊花瓣堆成的“亡灵桥”,激萌的亡灵神兽……这样带着温度的细节,过滤掉了死亡的痛苦,赋予了人们对逝去亲人新的想象。

了不起的皮克斯

早在这以前,皮克斯一度低迷。一方面,越来越倚重续集,被媒体评价为“创意破产”,甚至在第89届奥斯卡奖项连提名都没有。另一方面,被迪士尼收购后的皮克斯有点靠山式生存,从差钱到不差钱,金主爸爸让其失去了原有驱动力。

甚至连美国权威媒体《大西洋月刊》都认为关于皮克斯“江郎才尽”的评价让人惋惜但又无可争议。

即便在近期,皮克斯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还因性骚扰丑闻被停职,处于离职状态。而当时,媒体一度发出了“美国宫崎骏深陷性丑闻,你还会看皮克斯吗?”的诘问。

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会看,这一系列的花边影响不了皮克斯的专业。

该片大胆的色彩运用,把墨西哥原原本本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据媒体报道,导演李·昂克里奇曾表示是当地的民间艺术和节日里的明亮色彩,点燃了工作团队的想象力。仅片中参加派对的骷髅“群众演员”,工作人员都设计了500多套服饰,并以墨西哥民间舞者为模特进行现场临摹。

皮克斯还是那个皮克斯,专业,执着,工匠之心永在。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皮克斯的辉煌过往,IMBD的top250中,有七部它手,斩获过7座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全球票房超过一百亿。

但从1996年《玩具总动员》进入中国以来,皮克斯票房仿佛被诅咒,一直没有好成绩。

在此后,无论是新作还是续集,都没能激起太多浪花。如今2017,皮克斯在中国内地这部全新原创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似乎要打破这个魔咒。

此片以前,皮克斯共有13部电影在内地上映,票房破亿的只有4部,最高的为去年上映的《海底总动员2》。

眼下,皮克斯再一次证明了它的创造力,那些“枯竭、陨落”的评价也随着口碑和票房的持续走高而烟消云散。

以墨西哥的传统民族文化为引,皮克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没有说教,没有灌输,有的是全人类的共鸣:我们的不忘记让死去的人永远“活着”。

我们的文化怎么办?

从文化传输角度来说,《寻梦环游记》对中国电影产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动画一直是尴尬的状态。且不说工业水准和成片水平,我国在2015年还发生着抄袭行为。《汽车总动员》抄袭《赛车总动员》被迪士尼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获赔135万,即便是这样本就理亏的硬官司,导演还是十分不服气,表示“这样的判决是中国动画产业的灾难”。

怎么不想想,恬不知耻的抄袭圈钱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灾难。

而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也有不小的进步和成绩。同样在2015年,《大圣归来》的出现就给了观众一个惊喜。豆瓣评分8.2,还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虽然后期营销过度招来了一些骂声,但放在当下的国产动画市场,《大圣归来》无疑是一个新的节点。

好的作品就会收获好的票房,《大圣归来》也迅速斩获9.57亿票房。在燃与爆的气氛下,国漫让人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一年后,《大鱼海棠》又让观众惊喜了一次。虽然最终票房没能到达预期,但仍旧收获不小,故事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传达。一帧一画,都是美的。

今年同样的暑期档,《大护法》又掀起了新一波的讨论。因为剧情的敏感,一度成为被404的话题,也成为“电影院一部能把孩子吓哭的动画片”。

有人评价说:“如果在国外,给司星,在当下的中国必须给五星。”

此刻的17年末,《大世界》在本届金马奖折桂最佳动画长片,并且定档2018年1月12 日,关于“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又有了新的讨论。

从《喜洋洋灰太狼》到现在,中国动画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也从侧面印证,我们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是看从业者的那份决心是不是纯粹。

诚然,从宏观的工业化角度去考量,我们离皮克斯、迪士尼还差得老远。尤其当我们的目标是他们之时,在特效和制作上的努力和精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路途。这既是好动画电影的硬要求,也是比肩高水平的起码条件。

但工业化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票房突破500亿的如今,讲好一个故事,才是动画电影的根本。

电影为什么是24帧?

不是24帧的电影是有的

比如《霍比特人》 使用的就是比较新的48帧技术。但是由于各种限制,普及率挺低的,除了北美有少数影院能使用上48帧片源,其它地区寥寥无几。虽然更高帧数会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是凡事都是有妥协在里面的,技术,成本,效果各方面都要妥协的。

〈喜剧之王〉有一个片段:

娟儿:喂!你知不知道一秒钟有多少格底片?

天仇:(高兴)有24格啊,娟姐。

娟儿:你知不知道刚才那个镜头有多少秒钟?

天仇:大概有一分钟。

娟儿:(气愤)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死,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机啊!!

就很好的说明了在胶片时代,帧数和拍摄成本直接挂钩的,即使是现在数字时代,庞大的数据量也是难题,像3D电影的话,数据量基本都是上千TB,如果48帧的话,还要翻倍。

虽然电影24FPS也不如60FPS的流畅,但是24FPS不会让人觉得卡,甚至12FPS都不会让人觉得卡,而24FPS的游戏能让人很明显的感受到卡,12FPS就是幻灯片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由两者图像生成原理不同造成的。

电影虽然只有24FPS,但是每一帧都包含了一段时间的信息,而游戏则只包含那一瞬间的信息。一个电影在一段时间内曝光,画面的每一帧,都包含有一段时间的信息,这段时间的长度由快门时间决定(不会超过1/24秒),所以视频中每一帧包含信息量较大。而游戏的第一帧包含第0秒的信息,第二帧包含了第1/24秒的信息,只有这一个瞬间的信息,这中间的信息完全丢失了,所以看起来会卡。

用图来解释一下,比如有一个圆从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第一帧是这样的:

如果是电影,第二帧可能是类似下图这样的(图画得不好但是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是游戏的话,第二帧就应该是这样的图:

看出区别来了吗?这是因为电影和游戏的画面生成方式的本质不同造成的,电影的画面是拍摄的实际场景,在快门时间内胶片/传感器持续曝光,这一段时间里人物场景的变化都会被拍到胶片/传感器上,每隔一段时间换下一张胶片再曝光一段时间。

而游戏的画面则是由显卡生成的,显卡通过计算生成一帧画面,生成完毕后再计算下一帧,这样每一帧都是清晰的,不会有模糊,像我上面图中的那个圆,不管他的移动速度是快是慢,显卡只计算两帧画面,中间的移动轨迹一概不会显示,我们看到物体就好像老版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施一个法术“就”的一声飞过去了。

这里大家可以花10秒钟时间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先缓慢的挥手,发现手的影像是很清晰的,再快速的挥手,发现手的影像不清晰了,有了残影,但是你绝对不会觉得画面卡了,这就是电影的效果。我们再来模拟游戏的效果,先缓慢的移动鼠标,再快速的移动鼠标,发现了吗,快速移动的时候鼠标卡了,鼠标是一下下的跳动过去的,这就是游戏的效果了,发现为什么卡了吗。

游戏里无论移动速度快或慢,始终保持一秒钟60帧画面。当鼠标一秒60像素的时候,鼠标箭头是1像素1像素的移动,一秒600像素的时候,箭头就变成10像素10像素的移动了,中间9个像素的位置信息就丢失了,画面就不连贯了,就卡了。这时候无论鼠标的DPI和刷新率有多高,我们在电脑屏幕上一秒钟只能看到60帧画面。电影里里面一米一米移动的时候,每帧的画面是清晰,十米十米移动的时候,动作就会出现拖影,给人以动感的效果,连贯而不卡。所以看爱情片时是缓慢清晰的动作,看动作片时是快速带动态模糊的动作,看爱情动作片……是马赛克。人眼看物体和相机拍摄视频的原理类似的,人的眼睛不可能在第0秒看到一副画面,到第1/24秒又看到一副画面,而是连续的接受光照在视网膜上,持续曝光,所以快速挥手,可以看到手的残影,效果跟电影里面的模糊类似的,就算FPS不高也不会卡了,而如果在游戏里面快速挥手,就只能看到手在两边来回跳,中间的画面没了,就卡了。

在上面的实验中,如果试着更快速的移动鼠标,并且让鼠标做出更复杂的动作,例如画8字形,会发现中间丢失的关键帧更多了,越发显得卡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RPG游戏以较低帧数运行的时候不觉得卡,而FPS游戏以低帧数运行的时候会卡了。这是因为FPS节奏快,人物移动迅速,甚至可以一秒钟内整个场景转上一圈,一旦帧数不高,中间的动作就会有断档,会觉得卡了,所以射击游戏对帧数的要求更高。就像不管我们怎么移动鼠标,显示器始终60帧没变,但是快速移动就是会卡,这是游戏和电影生成影像的原理本质不同造成的。并且射击游戏对操作响应速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帧数低了操作也会反应不过来,RPG游戏对操作反应速度要求明显低多了,像回合制的压根就无所谓了,喝杯茶再来操作都行,射击游戏里的生死都在毫秒间,帧数一低随时挂掉,像Quake3中某个跳跃动作甚至还要求必须在125FPS以上才能完成。

现在很多游戏特别是赛车游戏,当速度变得很快的时候,会加入一个动态模糊的特效,就是模拟电影中这种高速运动的物体有拖影的效果,打开之后会觉得画面连贯一些。但毕竟是模拟特效,还是不能和真拍出来的效果比,做得不好反而会画虎成犬。

↑电影《星际穿越》画面,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动态模糊。

↑这是早期的极品飞车,没有任何动态模糊,一旦速度过快,画面就显得不流畅了。

↑这是现代的极品飞车,可以看到有较真实的动态模糊效果,这样就显得流畅多了。

想要体验像游戏般卡顿感的视频,大家可以去B站体验,找一个60FPS的视频,例如科技美学的评测:一代神机 诺基亚3310复刻版 开箱上手体验测评「科技美学直播实录」。打开视频后在右下角选择清晰度,超清为60FPS,其他则为30FPS,对比一下就会发现30FPS的版本明显卡了很多,这是因为B站的30FPS就是把60FPS的去掉了一半的画面,没有动态模糊,信息量一下子少了一半,毕竟也没有一种能自动补全动态模糊的技术,这时候你就能感觉到片头的字幕和画面是跳着走的,那岩的动作也极不流畅,这和游戏中的卡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这个视频一开头就是用30FPS拍的,那显然不会如此卡顿。

第二个原因就是电影的FPS是稳定的,而游戏则是不稳定的。

电影虽然是24FPS,但是他固定每隔1/24秒换一次画面,画面出现频率是固定的,这点雷打不动,画面之间间隔时间是稳定的。而游戏乍一看是60FPS没错,但是为什么同样是60FPS,有的流畅有的卡顿呢,有人就曾经做评测研究过,为什么一模一样的FPS,有些显卡会感到“顿卡”呢。评测是这样的,他记录了在一秒里面,每一帧都在什么时候出现,于是一下子真相大白,流畅的显卡,他60帧画面差不多是每隔约1/60秒出现一次,也就是说显卡稳定的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生成一副画面,卡顿的显卡,可能前半秒生成了59帧画面,后半秒就只有1帧画面了,那个评测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帧生成时间”(现在很多显卡评测也会用到这个),也就是说两帧之间的间隔时间,如果是稳定的,那画面就流畅,如果不稳定,就会卡,有的显卡最大可达数百毫秒,相当于一秒才几帧画面,那自然会让人感觉卡了,如果稳定在33毫秒,只需要30FPS,就会让人觉得基本流畅了。

↑如上图,这是AMD两个版本的驱动测试的帧间隔情况,可以看到红线和蓝线的FPS实际上没什么区别,但是明显红线的帧间隔更稳定,蓝线更容易出现顿卡的情况。

除了显卡性能的不稳定导致上面这种情况出现,就是稳定性能的显卡,也会出现FPS不变帧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因为每一秒里面的画面有很多帧,每一帧的画面复杂程度都不一样。而且不管是PC还是主机,除非显卡性能大大超越游戏硬件需求,否则FPS都不可能稳定在某一数值,游戏评测里都会有平均FPS和最低FPS,最要最低FPS低于了某一数值,游戏自然会在某一时间顿卡。例如最近的大作仙剑6,显卡吧有人测试过用四路泰坦X,依然会在某一时刻FPS跌到0,这种游戏体验无疑是毁灭性的。

大家都知道,游戏的卡顿分很多原因。RTS游戏中单位出现过多,CPU计算能力不够,会卡,游戏特效变好,显卡算不过来,会卡,切换地图读硬盘,会卡,场景太大内存放不下,会卡。如果我们把FPS(每秒帧数),换成每分钟帧数,可能会发现,一个游戏每一分钟的帧数都会大于3600,也就是每秒都大于60,那这样就不卡了?可能前面30秒每秒有100帧画面,后面30秒每秒只有20帧画面,那后面30秒无疑很卡了。这样来看完全就是耍流氓呀,回过头再来看每秒帧数难道不也是在耍流氓吗?我们只看一秒钟总共有多少帧,而不去看更小的单位,每100毫秒有多少帧,这也是在耍流氓,在一秒钟内整体似乎是流畅的,可是分割到百毫秒十毫秒的时候,并不是每百毫秒十毫秒都是流畅的。所以光看一秒钟有60帧就认为不卡,是错误的,就像我们不能说一分钟有3600帧就不卡了一样,“卡”是发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而不是一秒。很多时候,稳定的帧生成时间,甚至比高FPS更重要,稳定才能带来流畅。

所以,60FPS的游戏会卡。

并且在游戏中,丢失的帧很可能是动画的关键帧,碰上这种情况,不仅卡,还会显得动作不真实,突然一下子跑了一大步。玩2D游戏就会感受到,即使帧数不高,也不会这样,因为2D游戏的人物动作一般是事先绘制的,游戏中人物做动作实际上是播放动画,不管帧数多低,都“不卡”,有些无良游戏商制作的2D游戏,人物动作一秒就几帧画面,虽然看起来卡卡的,也不是3D游戏的那种卡顿感。因为动作是稳定播放的,不是即时生成的,动作的速度是固定的,就不会出现原因一中动作过快“看不清”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原因二中FPS不稳定的情况。同时由于2D游戏是事先绘制的,关键帧都会画出来,人物的动作就是连贯的。当然有些2D游戏里面也有即时生成的光影,当硬件机能不够的时候,即时演算的速度跟不上了,依然会“卡”。

再补充一下第三个原因,这个其他的答主也提到过了,就是电影只需要看,只要画面流畅就行了,而游戏是涉及到操作的,如果FPS过低,或者帧生成时间过长,就会使得操作更加不流畅。先是人眼看到一帧画面,然后才能进行对应的操作,再体现到下一帧的画面上,一个操作需要数帧才能完成。这样一来,当FPS降低一半,也就是帧生成时间增加一倍,一个操作所需的时间会增加数倍,带给玩家的直观感受就是,操作不跟手了,卡了。特别是当帧生成时间不稳定的时候,不跟手的情况就越发明显了。所以当FPS提高的时候,不简简单单的是画面变流畅了,而是能明显感受到,整个游戏的操作都变得更加的流畅了。

哪个场景是最让你感到震撼和过目不忘的?

科幻片中令人震撼过目不忘的场景

《阿凡达》悬空的山阿凡达是第一部采用3D技术的科幻电影,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阿凡达里的震撼感至今历历在目,第一次视觉的终极享受《2001太空漫游》 太空漫步第一次看这部影片觉得前面亢长无聊,直到镜头从骨头抛起直到太空伴随着蓝色多瑙河的音乐的巨大反差感,如果直接是一个太空镜头可能并不会那么震撼《星际穿越》瓦冈图亚星际穿越之前已经看过无数科幻电影,关于宇宙的任何幻想已经很难在我心中激起什么风浪了。但是在星际穿越里第一次那么祥尽直观的看到黑洞的时候任然被震惊了,它是最接近我心目中黑洞的样子。另外星球上的滔天巨浪,球型的虫洞,都令人过目不忘!《独立日》巨大的外星飞船童年阴影,遮天蔽日的外星飞船,威力强大的武器。当时觉得这种巨大的危机下地球肯定要毁灭了,所幸人类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不放弃,最终击退了外星人。《独立日2》的飞船虽然更大,但是却再也不能给我小时候那种危机感了!《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国产电影终于有了自己的那一部优秀科幻电影!春节自己也是在电影院刷过两遍,自己本身在之前便看过原著,但在电影院里行星发动机任然惊艳了我,它完全超过我对原著里‘上帝的喷灯,的预期!《黑客帝国》被电脑圈养的人类刷过无数遍的影片。刚看完黑客帝国的时候总是在想,我是不是也只是电脑的一个代码,是不是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

imax3d拍摄的电影有哪些?

imax3D拍摄的电影有很多种。imax3D是一种电影放映技术,而不是具体某一部电影的名称,很多电影都采用了imax3D技术进行拍摄和放映。比如说,《阿凡达》、《星际穿越》、《侏罗纪世界》等电影都使用了imax3D技术。与传统电影放映技术相比,imax3D能够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情节,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技术和制作成本。因此,imax3D虽然是电影放映技术的一种选择,但并非适用于每一部电影。

有哪些美国科幻片场面非常震撼的?

美国十大科幻片

1、盗梦空间

评分:9.3

盗梦空间作为一部经典的烧脑科幻电影,在豆瓣评分9分的科幻电影中也被提到过,讲述的是一个能够创造梦境的人,带领着自己的小组成员潜入别人的梦境盗取秘密的故事。

2、星际穿越

评分:9.2

星际穿越作为一部与宇宙有关的科幻片,讲述的是一伙科学家在已知的虫洞理论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探索宇宙空间的活动,与精美的电影画面相比,剧情一般。

3、楚门的世界

评分:9.2

该部电影的男主角每一天都好似活在被人的目光之中,作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人,当他意识到一切都是在镜头的画面,电影的最后非常的让人震撼。

4、黑客帝国

评分:8.9

黑客帝国算是科幻片中比较早期的经典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在男主角们深处在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一个黑客的组织,开始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5、头号玩家

评分:评分8.7

头号玩家是近年上映的,作为斯皮尔伯格的又一部精彩作品,电影画面特效非常的炸裂,主要讲述的是五人组成的小队在虚拟的世界与大资本家对抗的故事。

6、蝴蝶效应

评分:8.7

蝴蝶效应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男主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出许多的杂乱场景,源于一个不好的童年,后来他通过将意识放进不同时期的自己身上,希望能使现状改变,结果却失控了。

7、阿凡达

评分:8.6

阿凡达作为詹姆斯卡梅隆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神秘星球的故事,人类由于对贪念,看中了阿凡达所在地盘的矿产,男主作为一个伤残退役的老兵,最后成为阿凡达中的一员,踏上了保护阿凡达家园的道路。

8、源代码

评分:8.4

一个拥有高科技的科幻片,开头就是男主角莫名其妙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场景,其后不断的变换场景,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恐怖分子……每次的场景变换都非常的短暂,充满危险。

9、复仇者联盟

评分:8.1

漫威宇宙里面唯一能一次性见到众多英雄结合的一部电影,每一集都承接上一季的梗,接上一季的坑,主要就是讲英雄打败反派保护世界的故事。这几部都不错,硬要说有没有超越阿凡达的科幻电影那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