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主公赤壁鏖战(三分天下诸葛亮)

新辉网

全民主公赤壁鏖战,三分天下诸葛亮?

民间有句谚语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把两个神算子放在一起进行了硬性对比,从前半句中可以看出刘伯温比诸葛亮厉害一些,诸葛亮帮刘备三分天下,刘伯温帮朱元璋一统天下。

历史上,谋取天下,惊才绝艳,济世之才者不少,其中有二人极为出名,也大概是世人最为熟知的人。此二人便是诸葛亮和刘伯温。对于二人孰强孰弱,后世之人经常拿来探讨对比,结果却各有不同,支持二者的皆有之。那么,究竟孰强孰弱呢,二者能相提并论吗?在下也来分析一番。

全民主公赤壁鏖战(三分天下诸葛亮)

刘伯温曾写: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意思是我伯温要比你诸葛亮强百倍。你诸葛亮再强,不过是三分天下,而我刘伯温却能一统天下。因此要挖诸葛亮的坟,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坟,然后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写的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此诗为诸葛亮所写。说明诸葛亮远远胜过刘伯温百倍,因为刘伯温确实算不到他死以后几百年会出个什么样的大人物,而诸葛亮却知道千年以后会出个叫刘伯温的聪明人。

这一典故,能证明刘伯温强于诸葛亮,或是诸葛亮比刘伯温强吗?并不能。

三国时的诸葛亮,识天文悉地理,知阴晓晴,呼风唤雨;深韬略通历史,多谋善断,神机妙算。辅佐刘备打天下,运筹帷幄,百战百胜;治理天府蜀汉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才华盖世,有口皆碑,功勋卓著,垂范青册,时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济世奇才。历代百姓为之起敬,英雄豪杰为之折服。元朝末年的时候,中国又出了一个智星能人。此人姓刘,名伯温,精三韬六略,善深谋远虑,会遣风调雨,能料事如神。协助朱元璋串通百姓八月十五杀鞑子,兴兵灭元夺金陵,成为明朝鼎鼎有名的开国功臣。时称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再世,孔明又还阳转生。

刘伯温自恃才高技绝,德高望重,常对诸葛亮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言里话外明显流露出内心的不服。所以有了上面的典故,认为诸葛亮不如自己。有才能的人对自己自信点并没有什么奇怪,特别是刘伯温这种奇才,拿自己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也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诸葛亮一生传奇无数,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开始,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大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他的各种事迹,比如三分天下,草船借箭,舌战群雄,空城计等等,到现在后人还在津津乐道。

刘伯温也是一个朝代的传奇,元至顺年间,刘伯温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陈友谅、张士诚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时,不久即逝世。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由此可见,二人皆是经纶济世奇才。然而时代不同,对手不同,实在难以比较。所以说,诸葛亮和刘伯温各有千秋,都是惊才绝艳之辈,胜负难分。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此二人都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而整句流传都是表赞了诸葛亮与刘伯温的才学和谋略才能!只是后句远没有前句传得深远!刘伯温是一个传奇,因其料事如神,而被后人或借题发挥、或凭空杜撰出了许多“奇闻轶事”。而诸葛亮的军事发明(孔明灯、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木兽、孔明锁、地雷、孔明棋;)更被后世流传和考究。

历史上将诚意伯与诸葛武侯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不过是二人才智过人,运筹帷幄,尽心辅佐君主。像这种底子好、智商高、情商高、懂天文、明地理、晓兵法、通周易、会法术,莫说放在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东汉以及明朝,即便放在现在那也是绝对的人才。

谁是庞统的主公?

赤壁大战后,庞统来投靠孙权。

但是,由于庞统太小看周瑜(孙权觉得,因为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所以孙权发誓不用他。鲁肃就推荐他去刘皇叔(刘备,汉献帝的叔叔)那儿,庞统听取了建议,就来投靠刘备。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为什么说宁学桃园三结义?

马有垂缰之义,犬有湿草之恩。

羊羔跪乳报母恩,猿偷仙果自奔。

蛛织罗网护体,鼠盗余粮防身。

梅鹿见食等成群,无义之人可恨!

桃园三友与瓦岗三十九友(四十六友)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结义的初衷——义。

义薄云天桃花园

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

肝胆相照两昆仑,此生共赴黄泉间。

《三国演义》是妇孺皆知的文学名著,其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可谓感天动地,兄弟三人从结义起,从未离心离德,肝胆相照,打出一片天地。

可惜最终,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擒获,不屈被杀。刘备为兄弟报仇,起倾国之兵七十万伐吴,以张飞为先锋,张飞报仇心切,令部将范疆、张达赶制白衣白甲,下令全军挂孝,二人完成不了,于是趁张飞熟睡将其杀死,投奔东吴。

刘备悲怒交加,更恨东吴,一路长驱直入,打得东吴屡次请降,只可惜,此时的刘备一心平灭东吴报仇,结果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七十万人马全军覆没,刘备得赵云接应,退守白帝城,之后郁郁而终。

三兄弟的义让人叹服,但结局不好,所以才在这句话中用了一个“宁”字,这既是对刘关张兄弟之情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惋惜。

蝇营狗苟瓦岗寨走遍天下游遍州,人心怎比水长流?

初次相交甜如蜜,日久情疏喜变忧。

庭前背后言长短,恩来无义反为仇。

只见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白了头?

瓦岗的塑料兄弟情一直被人诟病,在诠释人性的《说唐全传》中,将所谓兄弟间的算计、背叛阐述的淋漓尽致。

不同于传统的四十六友,《说唐》贾柳店大结拜是三十九友,不过不重要,因为多数都是龙套墙头草。

秦叔宝落难潞州,单雄信对他可谓恩同再造,秦母大寿,又是单雄信传下令箭让天下绿林瓢把子齐聚山东。结果呢?刚结拜完,程咬金就吃饱了撑的挑拨离间,使的罗成把单雄信一顿毒打。

之后大反山东,徐茂公算出单雄信全家有难,不仅不出言提醒,反而算计单雄信,让他说出抛家舍业全义气的话来,最终所有参与造反的人只有单雄信全家被杀。

单雄信与李唐有大仇,瓦岗解体后在洛阳做了驸马,而这些昔日兄弟基本全跑去李唐,站到了单雄信的对立面。最缺德的就是秦琼、程咬金和罗成,你们既然心里向唐,为何去洛阳投奔单雄信?单雄信以为来了主心骨,日日款待,还建造了三贤馆,结果徐茂公一来,号称“小孟尝”的秦叔宝直接和程咬金去投了唐,还满嘴谎话骗单通。

罗成重病未走,又故意骂秦琼和程咬金给单雄信听,让单雄信误以为错怪了罗成,将他视为洛阳的救命稻草,谁成想唐郑刚一交锋,罗成就临阵倒戈。

单雄信心灰意冷之下,单骑踩唐营,徐茂公这个损人儿又推荐罗成去对战,将单雄信擒获,单雄信誓死不降,又是这个牛鼻子徐老道建议处斩,并推荐和单雄信不对付又撕破脸的罗成监斩。

刑场上,徐茂公和罗成的话更是将人性的凉薄发挥到极致,气的单雄信破口大骂,反而骂恼了罗成,一剑将单通砍成两截。

“单二哥,桀犬吠尧,各为其主。可念当初朋友之情,满饮此杯,愿二哥早升仙界!”雄信酒到面前,把酒呼来照茂公面上一喷,瞪着眼骂道:“你这牛鼻子道人,老子好好一座江山,被你弄得七颠八倒,今日还要说朋友之情,你娘的交情!谁要你酒吃!”茂公道:“二哥虽不吃,我是尽我的礼。”

罗成上前道:“单二哥,小弟不是怕你不过,因我们多是朋友,岂可不敬你一杯?但你与俺表兄何等交情?众朋友多归了唐,单二哥这等执意,觉得太过分了些。今番小弟奉令监斩,你若要性命,可速速商议。不然,你快饮此酒,待小弟开刀。”

看看,这俩人说的是人话吗?试问这些人有什么义气可言?诚然他们后来都成了李唐的开国元勋,可那紫袍金带上有曾经兄弟的血啊!

同为结义,为何差距巨大?

究其原因,桃园结义和瓦岗结义在本质上有两点不同。

第一,桃园三兄弟属于理想高于自身利益,而瓦岗恰恰相反。

桃园三兄弟有共同的理想:安民建功、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基于此,三人才能百折不挠,抵御诱惑,自然而然的就不会被富贵收买,也不会被困难阻挡前进的脚步。

反观瓦岗,从贾柳店结拜开始,多数人就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随着规模扩大,这种将个人发展或小团体利益优先考虑的做法更是成了普遍现象,以至于在利益受损时,内部就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结果就是利益降临各自飞。

第二点就是明确的领袖,桃园三兄弟中大哥刘备是绝对领袖,毋庸置疑,瓦岗恰恰缺少了这样一个人物,无论是名满天下的“小孟尝”秦叔宝还是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都无法让这些人甘愿居于其下,以至于在瓦岗寨建立之后,捧上来一个闹着玩一样的程咬金。

其实除了这两点,还有就是人数不同和人性不同。“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人过一千,彻地连天”,瓦岗虽然没有那么多,但也有三四十人,他们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甚至三观不同,想同心同德不太现实。再有就是有的人天生重情义,比如单雄信和关云长,但有人天性凉薄阴狠,比如徐茂公和罗成,这也就注定了瓦岗结义无法与桃园结义相提并论。

汉末英雄刘关张 ,隋唐豪杰推瓦岗。

三人同心扶汉室 ,众友齐力反隋炀。

麦城余恨悲白帝 ,洛阳萧索二贤庄。

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

短短四句话,大概就是对两种结义不同之处的最好概括了吧。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46310798740975741&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347031854804121658&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347031854804121658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347031854804121658\",\"product_id\":\"3346310798740975741\",\"title\":\"【聚优佳】说唐全传说不尽的英雄事讲不完的兴衰史国学经典书籍\",\"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FpH5h15mvv7zfbSRFy2nVodtiBYbwww800-800~400x0.webp\",\"price\":3500,\"market_price\":3500,\"cos_fee\":175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46310798740975741%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47031854804121658%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47031854804121658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eCJmJL-nrg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2,\"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46310798740975741&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47031854804121658&alkey=13_85777155145_0_3347031854804121658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eCJmJL-nrgu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说唐全传\"}","commodity_id":"3347031854804121658","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46310798740975741%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47031854804121658%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47031854804121658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eCJmJL-nrg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35,\"price\":35,\"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46310798740975741&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47031854804121658&alkey=13_85777155145_0_3347031854804121658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eCJmJL-nrguMAE\",\"shop_goods_id\":\"3346310798740975741\"}","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FpH5h15mvv7zfbSRFy2nVodtiBYb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35,"promotion_id":"3347031854804121658","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聚优佳】说唐全传说不尽的英雄事讲不完的兴衰史国学经典书籍"} --}

找穿越成汉献帝刘协的三国小说?

三国:不装了,我就是汉献帝

作者:监正大人

军事历史

小说简介

刘协穿越到汉末,成为了汉献帝,为了避免成为傀儡皇帝,便逃出洛阳。

刘备:“二弟三弟,你们为什么要走?”

关羽涨得满脸通红地道:“大哥,我们要去辅佐刘贤侄。”

刘备垂泪:“说好的生死相依呢。”

周瑜:“我身在东吴,心在刘贤弟。”

鲁肃:“刘主公,那孙权已经被架空了。”

…………

曹操煮酒与刘子厚对饮,信心满满道:“刘先生,你看当今天子如何?”

刘协:“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曹操:“哈哈,怎么可能?!所有文武都是我的人,他有什么?”

刘协:“哦,真的吗?”

曹操笑容为之一凝:“此话怎讲?”

刘协笑而不语,转身离去。

曹操大怒:“来人啊,抓住此僚!来人啊,咦?人呢?”

“你……你到底是谁?”

“不装了,我就是汉献帝。”

三国志孙权周瑜吕蒙可以组一队吗?

当然可以组一队,孙权、周瑜、吕蒙三人都是东吴灵魂人物,孙权是主公,周瑜是大都督,吕蒙是大将。

孙权,东吴主公,才智超群,胆识过人,善于选拨、使用人才。他十六岁接班,坐镇江东,将东吴治理的有条有序。面对强大的曹军来犯,他力排众议,坚决抵抗,在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

周瑜,东吴大都督。他辅佐孙策收复江东,操练出强悍的水军;辅佐孙权,作为前线总指挥,率领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名垂千古。

吕蒙,周瑜的继任者,东吴大都督。出奇谋,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取得成功,走麦城生擒傲慢的关羽,并斩杀,为东吴报仇雪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